历时十天、六大城市巡回、一千五百多位业界精英参与的
2024年中国税务大会
现已圆满收官。直击问题核心的探讨和兼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交流,成为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会体验——正如本次大会主题图“
蓝脚鲣鸟
”所寓示的——
我们期许着财税人也像蓝脚鲣鸟那样,既能上天又能入海;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协同作战;既能保持清晰的洞察力又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应变谋远、破局前行!
即日起,让我们共同回顾中国税务大会的精华观点。首期我们将聚焦2025年企业面临的五大税收趋势,助力您接下来的战略规划:
企业应关注税务机关如何运用大数据和风险预警机制来提升稽查效率,识别并应对潜在税务风险;同时建立税务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定期自查,并利用电子税务局等数字化平台,及时响应税务机关的数据请求,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税务风险。
针对预计会产生重大税务影响的事项,企业应提前规划并可申请税收事先裁定,特别是在像上海、北京这样有明确的相关规定的城市。需与税务机关作充分、有效沟通,制定相应的策略,充分利用这一机制降低税收不确定性。获得税收事先裁定书面结果后,一方面应将其作为税务规划的重要依据,调整税务结构和交易模式,确保实际操作与裁定一致,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它的失效场景,从而降低税负和风险。
数字化征管已进入深水区——关联指标、微观或定量指标,将受到更多关注;大数据和云应用等技术支撑将更加有力;信息交互将作为证据链的补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伴随征管方式与流程的变化,税务机关组织架构也在持续调整中。企业需顺应上述趋势,以数据为“基”,模型为“核”,专家为“领”,机制为“理”,沟通为“道”,主动夯实内部控制和流程,认真进行税务风险自查,积极利用数字化税务工具,并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国际税收方面,支柱二行进正当时。鉴于多数欧洲国家和部分亚太国家已经于2024年开始实施IIR(收入纳入规则)和QDMTT(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香港和新加坡也将于2025年开始实施相关规则,部分中国企业将很快面临一系列的与支柱二相关的合规遵从、财务报告及税收规划的挑战。第一批支柱二的税务申报将于2026年6月30日截止,然而由于数据收集、系统设置等困难,企业需要尽快开始布局。2025年将是大型跨国企业准备支柱二申报和规划的高峰年,提请各位企业主管及早应对并适时寻求专业支持。
预计关税大棒的力度将更加猛烈,不单是国际化的中资企业受影响,返销海外的跨国企业一样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财税人首先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全貌,细致到产品、原产地、供应商等,才能知己知彼;其次要做场景化测算,以沙盘为基础,密切跟踪贸易政策与监管环境的变化,根据实际变量快速调整策略;第三需要有全局观视角,从预防性、前瞻性、整体性的高度对全球供应链作出策略调整。
四大君重磅推出职场
圈子小程序!
入圈可实时了解四大圈职场的最新资讯、专业知识经验、政策解读等;在线收听圈内资深人士的职场和专业话题分享;通过与圈内职场经验人士互动解决自身的各种职场疑惑;下载本圈收集的各种数据报告、专业干货等,进行自我学习提升。
点击下方“财融圈”小程序,即可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