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八娱乐圈(ID:
iiibagua
)
在湖南卫视,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管他叫“大哥”。
从金鹰阁路过湖南经视,再到湖南广电主楼,再到T2。
几分钟的路程,他从21岁进入湖南广电开始,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
汪涵
在大多数人心里,他给人一种学识渊博,舌灿莲花之感。
与何炅的活泼相比,他身上有种说不出的沉着。
中专毕业后的汪涵进入湖南经视做剧务,刚从学校出来,
汪涵也调侃过当年的自己:学的是播音专业,做的是订盒饭,打水,撒金粉,放气球。
他人缘好的特点在年轻时就表现了出来,也因为人缘好又厚道,很快的他获得了走上舞台的机会。
1998年,《真情对对碰》栏目需要一个男主持,当时颇有名气的仇晓就推荐了汪涵。
当时的内地,娱乐节目少之又少,《真情对对碰》很快就火了起来。
接着第二届《超级女声》彻底让汪涵成为继李湘、何炅之后,湖南广电的第三根娱乐台柱。
在进入广电十年后,他终于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节目《越策越开心》。
他和马可的一唱一和,不仅让观众见识了他强大的语言天赋,也将他的机智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之后的《天天向上》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做的更加丰富,汪涵在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将自己的机敏才华展示给了全国观众。
记得有一期吴京谢楠夫妇做客《天天向上》,因为吴京是凭借《太极宗师》火起来的,所以采访免不了聊聊太极。
汪涵回忆小时候在公园看见的太极推手,看似很慢很柔,实则力道很大。
说完不忘记调侃,比如:小伙你家在哪?东三环是吧,走你!轻轻一推,到家了。
《天天向上》与其他娱乐节目不同,它肩负着传播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责。
做客节目的嘉宾更多的是生活中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涉及的知识面包括了佛教建筑、海洋、以及医学等等。
面对各个岗位各个职业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他都可以从容不迫、安然自若的解决。
在这里处处都可以看出,汪涵的博学多才,甚至有点像普及知识的老先生。
可以说没有汪涵,就没有《天天向上》。
私下里,汪涵也是个爱看书的人,爱书爱到开了间书屋。
对于书屋,汪涵解释说:因为我爱看书,也收藏了很多书,很多朋友都会来我家看书,借书,聊书,久而久之,朋友们就撺掇我说开个书屋。
在家里,汪涵也有个属于他读书的小天地——六悦斋。
洗手,点燃一根檀香,放一段古琴曲,泡上一杯好茶,这是他读书前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他来说,读书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
与此时宁静的他相比,汪涵之前是一个忙碌的人,特别是零几年,他平均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就连唯一的休息时间也被他拿去应酬交际。
后来回忆起来,汪涵坦言:那时候虚荣心很重,总觉得很多事情非我不可,不能不去。
最忙碌的时候一周录16集节目,奔波于四个城市。
终于2007年,突如其来的肝病强行打断了他疯魔似的生活节奏。
出院后,他在长沙附近的小镇上修养了半年,养虫子,做木工,收古印,搞收藏,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就算复工后,也杜绝了大部分应酬,下班就关机,与书籍呆在一起。
“印第安人赶了三天路后会停下休息一天,因为要等自己的灵魂跟上来,我现在也正等我的灵魂跟上来。”
汪涵说。
每周工作三到四天,下午彩排晚上录制,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十二点都是我的读书时间。
在他看来:挣的钱能养起费钱的爱好,养得起家人就行。
他活在自己的书屋中,与老先生读四书五经,写诗绘画。
与世无争,与己有益。
不用电子书,不会用电脑,始终与网络保持距离。
他说:
现在过度依赖网络的人,大多已经失去阅读和书写的能力。
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寂寞、害怕孤单,所以需要用别人的热闹来缓解自己的无所事事。
(小编的心脏受到一万点暴击!)
像老一辈人一样,他也有一颗恋旧的心,这也就不难理解袁弘分享的他用了十年的背包和拖鞋。
正是因为的他怀旧,也是因为他是主持人的关系,使他对语言异常敏感。
我们明确可以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话,粤语,武汉话,四川话等多路方言,成了无数人的“谜之老乡”。
“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不过,这些语言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很可怕!”
因此他自掏500多万筹备
“響應”计划,为的是保护这些珍贵的方言文化。
作为一个主持人,他的节奏有搞笑也有严肃,在正式的场合中他是严肃机敏的。
比如《我是歌手》歌王争霸夜,孙楠的突然退赛是全场谁都没有想到的,接下来的几分钟后来被人们称为芒果台的
“黑色七分钟”
。
汪涵虽面带惊讶,但是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好语言,收起词卡,沉着冷静,力挽狂澜。
而他临场说出的一番话,则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应变控场”的典范。
一夜之间,汪涵被推到了神坛的位置。
曾经主持过三四百台电视节目的他,终于在不惑之年坐上“中国第一娱乐主持人”的交椅。
此时的汪涵,不仅主持功力名声在外,人缘也好,朋友圈更是让人佩服。
在湖南广电,台长喜欢他,拿他当小老弟,摄影棚场工喜欢他,因为他没有架子,工作之余会和场工一起打一块钱一把的小麻将。
商界大佬喜欢他,在他40岁生日时,马云发来长文贺词,除了马云,汪涵与任志强、潘石屹等商界大佬都交好。
刘涛在丹麦丢失了400万的珠宝,手足无措的她只得发微博求助,汪涵知道后马上联系了了丹麦驻华大使馆,得以找回。
原来,他与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私交甚好,还获邀参加“中丹建交65周年晚宴”。
去捷克总理家里做采访,和丹麦王子一起骑单车,法国《世界报》更在头版刊登对汪涵的图文采访。
他被法国媒体称为:“中国新面孔”。
人缘好,情商绝对也高,何炅和汪涵常被放在一起,说什么“一哥之争”。
用何炅的说法,汪涵给了记者一个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
“当然是何老师是一哥,我是他大哥。”
这个回答,既给足了何炅面子,同时又表明,两人是非常亲密而要好的兄弟关系,不存在什么“一哥之争”。
关于这个问题,在何炅作客《天天向上》时,汪涵也用另一种方式回应过:
“我经常说,湖南卫视如果是一个深宅大院的话,我们两个就是这个门口的一对石狮子。”
在做客《开讲啦》,撒贝宁问道:如果何炅和杨乐乐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汪涵的回答是:我还没下水呢,何炅就把杨乐乐救起来了。
撒贝宁接着问:如果你和杨乐乐掉水里了,何炅会先救谁?
“老何应该会先救乐乐吧,因为他可以从我的眼神中读出我最想要他做什么。”
2014年汪涵当了爸爸,为宝贝取名:汪十安,取十方平安之意。
荣生爸爸的他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家庭,他希望儿子在多年后提及自己,不是在外面的那些成绩。
而是靠谱负责,对妈妈很好的好爸爸。
他活在镜头边缘,下班就与平常人无异。
去超市买菜,穿拖鞋加油,没有公众人物意识。
他活在科技边缘,不开微博不用电脑,与他的卷卷古书为伴。
汪涵像一株兰草。
花虽不艳,却静雅淡泊,幽香不绝。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