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我们分析了那些营收上亿的卖货大号,发现他们都对用户做了这件事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02-01 06: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去年11月份,网易考拉海购发布了一个名叫《入职第一天,网易爸爸教我学做人》的H5。


上线仅3天,点击量就冲破了500万,相关话题量冲破了2000万,为网易考拉海购导入无数用户的同时,活动转化的卖货量也高达数百万。


抓到重点了吗?卖货量高达数百万。


现在人人都在讲用户运营,讲如何抓用户需求,如何挖出用户痛点,如何低成本获客,如何引入更多的用户......


却唯独忘了最关键的用户转化:用户数不是最重要的,能卖货才是最重要的。


在2017年罗振宇跨年演讲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超级用户思维”,其本质就是用户分层,针对性服务,将用户变现。


这也是曾担任百度、东风日产等企业营销总监的CCTV高级品牌顾问、麦肯锡特聘高级营销顾问王子璐老师提出的一点:对用户分级,搞明白谁会买?谁会再买?


2


第一,有一定关联性的普通用户。


所谓普通用户,就是与品牌或产品有一定关联性的用户。


这类用户正处于对自己需求认知最低级的阶段: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或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正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比如一次逛街的时候,我被一个小哥拦住,问要不要给设计个发型。


因为我的发质较为干枯,真要对发型进行改善的话也应该是从改善发质开始,而这个小哥一上来就要给我换发型,说实话,很让人反感。


因为那时的我还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认知阶段,远远没有到“搜寻、评估用哪个产品”的阶段,只是一个普通用户。


而这个小哥却自以为是地把我提到了目标用户的范畴内,他提供的信息并不能解决我当下的需求。


对于这类普通用户,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用户找到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再结合解决方案针对性地推出产品的卖点。


比如用户最近皮肤变得很差,你要帮她分析是不是因为最近天气太干燥,紧接着给用户提出解决方案——皮肤该补水了,之后再告诉用户你的产品最大的卖点是什么——比如补水效果有多好。


3


第二,具有社群性的目标用户。


所谓目标用户,就是具有社群属性的用户,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需求与你的产品卖点有所契合。


到这个需求认知阶段的用户,已经脱离了认识问题和需求解决方案的阶段,他们已经进入了开始锁定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评估对比的阶段,相较于普通用户的淡漠和粉丝用户的感性,目标用户更会理性地对产品进行分析比对,再决定购买选择。


对于这类用户,首先要做的就是推出你的产品的特色和卖点,也就是说,告诉用户为什么要购买你的产品而非同类的其他产品,然后再用信用背书或者公认事实等方式来打消用户的疑虑,解决他们对品牌的信任等顾虑问题。


比如你的用户正在搜寻能够补水的护肤品,你要告诉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如它是纯天然的,不添加刺激或损害肌肤的成分,它能很好地控制水油平衡,它能适合所有肤质使用,它是正品,它的价格相对其他品牌的护肤品比较优惠,性价比高,它的销量很高等等。


所以,面对目标用户,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你的产品的卖点是什么,为什么它最适合这类用户,同时也要解决用户的顾虑问题,而不是拉着这类用户赶快掏钱买单。


如果解决了目标用户的需求问题,这类用户购买产品的转化率是比较高的。


3


第三,高度粘性的粉丝用户。


所谓粉丝用户,其实也就是罗振宇所说的“超级用户”,他们对品牌有高度的粘性和忠诚度,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该买哪个品牌。


这类用户是离购买决策最近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贡献销量的超级用户。


· 亚马逊的会员年消费金额是1300美元,比普通用户整整高出一倍;


· VIPkid拥有20万的超级用户,2017年预计收入50亿人民币;


· COSTCO靠超级用户盈利26.8亿美元,如果没有他们,每年还会亏损1000万美元;


· 野生时尚王国里的雪梨靠着运营粉丝用户,在2017年双11一天卖出3个亿;


· 头部时尚自媒体“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同名品牌开售,7分钟交易额突破100万,2小时候首批2000余件商品全部售罄。


这一系列的数字都在印证了粉丝用户强大的决策力和购买力。


所以,对于这类用户,你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他们马上就下单购买,比如提供一些针对用户的优惠和激励措施,或者帮助用户更快、更多地创造价值。


4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只要运营好粉丝用户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一个“是金子,需要被人看到,才会发光”的时代,除了要拥有粉丝用户,也要找到更多有需求的普通用户和目标用户,才能在将他们逐步转化为粉丝用户的同时,让他们贡献同样可观的销售额。


那么,问题来了:对用户进行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对于不同层级的用户,该如何沟通,才更容易成交呢?基于用户分级,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盈利转化呢?


王子璐老师在单仁教育开设的 《如何用互联网做好运营》 课程,不仅讲解了如何来踩用户的点,抓用户的需求,用低成本获取新用户,更详细讲解了如何来对用户进行分级,了解用户不同的需求层次,提升用户的转化率,通过实操方法的介绍,系统落地的解决问题。


如果你的货卖不动,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学一学如何将用户“变现”。


点击“ 阅读原文 ”也可以开启学习之门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