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起来,就像那个“把大象装进冰箱”的脑筋急转弯。
看似简单,实际回答起来还真是——很难!
时间回溯至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推出之际。
当时,“中国科幻大片”这六个字似乎还离我们很是遥远。
但就在《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前19天,奇迹发生了!
2019年1月18日,笔者有幸代表科幻世界参加了《流浪地球》的成都看片会。
就是在这场堪称“超前点映场”的看片会上,“中国科幻大片零的突破”这几个字如“思想钢印”般深深烙在了笔者的脑海中。
正因此,2019年1月25日,笔者为科幻世界撰写的观后感中国科幻大片零的突破,一个科幻迷眼中的电影《流浪地球》,经电影主创团队认可后发表,成为影片首批口碑宣传文章,阅读量破50w+,并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
在文中,笔者充满期待地写下这段话:
事实也正是如此。
有趣的是,这场中国科幻电影的“壮丽航程”,是在2023年,由《流浪地球2》所续航。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精彩、刺激、够科幻、够感动、票房大卖,“小破球2冲鸭!”.……
但是若要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拍好《流浪地球2》,一共需要几步?”
身为《流浪地球2》的联合出品方,《流浪地球》原作的发表地,科幻世界深知这并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讲清楚的。
而是需要一部扎实、匠心、富有科幻使命感(甚至保留未公开精华)的纪录片,来揭秘!
这,就是即将于9月15日上映的《流浪地球2》纪录片——《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
9月11日晚,“科幻世界x机核内邀试映观影会”在成都百丽宫影城(LUXE太古里店)举办。
我们与现场近百位幻迷,再一次观摩了这场“壮丽航程”的诞生。
影片伊始,跟随着吴岩、姚海军、飞氘、刘慈欣等科幻名家的描述,一副中国科幻史的图景跃然于银幕。
从鲁迅的译作《地底旅行》《月界旅行》,到梁启超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
从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到杨潇、谭楷、刘慈欣;
从1991世界科幻协会年会的破冰召开,到19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的美俄宇航员共聚;
从期刊《科幻世界》的创办,到原作《流浪地球》的发表;
……
薪火相传,断代承继,是中华科幻文脉的发展历程。
“刘慈欣是(中国科幻)集大成性的人物。”——科幻学者飞氘
“大刘的小说,总结为两个字,就是悲壮和浪漫。”——《流浪地球2》编剧王红卫
“大刘所希望的好的科幻片,是关于未来的历史。”——《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
科幻是未来,电影是造梦。
当科幻与电影产生反应,当《流浪地球》需要回应期待,再拍出一部好的续作,造一个怎样恢弘的“未来梦”,就成了一个问题。
一些想象中的画外音——
大刘:我觉得拍成一部未来史就不错!
郭导(记小本本上):未来史……那就要够逼真……那就要加速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那就……前……前进四!
接下来,诸位将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是:
太空电梯、月球基地、1:1还原版联合国总部……都是如何先后完成“狂魔”式搭建的?
16套门型机器人,是如何从“漫画家”郭帆的图纸中变为现实的?
8套工型外骨骼,是如何在2个月内从概念设计到迅速投入使用的?
战损版“黑鹰”直升机,是如何在一个月内辛苦制作又“含痛”报废的?
26身全套组宇航服,是如何在一个月快速量产拼装的?
1000+群演名场面,是如何统一调度完成拍摄的?
“魔方”“齿轮”等数字解码UI交互界面视觉系统,是如何正式实现视觉体系统一的?
……
正是对场景、服化道、群演规划的高效把控,造就了《流浪地球2》的宏大感、史诗感与真实感。
如此未来史诗式造梦,想必“主”很欣慰!
关于《流浪地球2》中那种“真实感”的营造,大家将会在纪录片中看到,背后极其专业的科学顾问团队功不可没!
要知道,其中多位专家就来自中国科学院!
不仅如此,该片的科学顾问团甚至还细分为“理论物理组”“天体物理组”“人工智能组”“地球科学组”等多个顾问专家组构成。
可以看出,这一次,身为有理想的科研人员,《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组的专家们对于能在影片前期就参与其中这事也感到兴奋!
比如,影片中月球引爆的桥段,就是专家组提出要借鉴“相控阵雷达”的方式,达到核爆增益的效果。
主创:???教授们,有点难想象是个啥……能不能说得再通俗一点?
专家组(咧嘴):图发你们了,自己看!
*图源网络
主创:哟呵!这不包饺子嘛?!
……
经过一段时间科幻影视化头脑风暴过后,专家们纷纷表示:
嘿~你别说~还真别说,干这活,一旦接受了设定……就根本停不下来!
追求真实感诚意满满,真情实感也少不了一点!
在《流浪地球2》中,观众熟悉的明星刘德华扮演了图恒宇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父亲角色。
而在纪录片所展示的拍摄片场,他也一次次亲眼见证主创的认真细致、不畏艰苦,深有感触。
一个例子,就是本片中投入使用的亚洲首台“泰坦”机械臂的使用。
由于疫情期间的交流访问受限,在组装使用“泰坦”机械臂过程中遭遇了很大困难。
首先是他们不得不跨国视频通话,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组装设备。
其次是组装后发现,发货过来零件居然还漏了!(本片一大笑点预测!)
没办法,只好把缺失的零件用自制的替代上,这就可能为以后的拍摄埋下了“隐患”。
果不其然,“华哥”的一场戏就“中奖”了。
为此,他不得不等了6小时才得以拍摄。
事后,“华哥”表示:“中间我知道他们是遇到困难的……(即使)等了6小时,我也觉得我需要配合。”
而当看到郭导那股“遇到问题,必认真解决”的劲头,“华哥”说:“他是对每一个特别微小的事情都特别认真的,虽然辛苦,但我忽然间(就跟他们一样)找到了那团火。”
吴京:“(郭帆)这个人基本就是个疯子,一天睡四小时,喝五杯咖啡!”
郭导:“这喝的不是咖啡,喝的是梦想……”
郭导还说:“我们都是很多独立渺小的个体,但有意思的是,我们真的在创造‘未来的历史’。”
编剧龚格尔:“我是在10岁那年,第一次买到《科幻世界》,从此爱上了科幻。”
相信,没有那团对科幻的热爱之火,《流浪地球2》就无法延续那场“壮丽航程”。
但是这团火,一旦燃起来也很是费脑啊!
纪录片最后,大家期待的《流浪地球3》剧本创作近况也有所揭秘!
“新建文件夹”已建好的郭导激情介绍:
“可以看到……几位编剧(看似恍惚…实则)兴奋激动的眼神,(看似痛苦…实则)斗志昂扬的神态……”
离2027大年初一还早呢~
别催!再催他们下一部要“炸太阳”(搞不好还是三颗)啦……(我乱说的!)
……
以上,就是《流浪地球2》未公开精华揭秘(部分)啦!
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走进影院,观赏纪录片《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一起寻找“拍好《流浪地球2》,究竟分几步”的答案吧!(如主创团队前往娘子关电站参观刘慈欣创作地的趣事,电影后期视效剪辑、配乐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以及大家克服狂风席卷拍摄场地的惊险事件……等等,都值得一观!)
今后也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科幻世界与机核!
愿科幻与你同在!
等等!不要走开!
最后,就让我们趁热进入纪录片主创的“独家专访”预告环节!
是的,还有高能!
看完纪录片第二天,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三位机核的小伙伴,分别是——纪录片《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导演郭思文(Moby)、制片人吕莹莹(口哥)以及科幻文学策划林子微(四十二)。
在一个半小时的激情交流中,我们打探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干货(搓搓手)。
其中就包括纪录片立项与机核的机缘,纪录片小组“套娃”式跟拍的各种趣事与感动,机核小伙伴离“演员”生涯最近的一次,以及片中对中国科幻史素材的筛选取舍及考量……(没错,在此为大家揭秘!片中的不少中国科幻史素材就来自科幻世界的友情提供!)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还在专访中“八卦”到,那些大家有所听说,却未公开的《流浪地球2》画面“彩蛋”,在纪录片里也有埋入噢!
具体内容,在此可以卖个关子,分享几点作为小提醒,大家可以去影院中自行找找:
1. 加蓬基地
2. 联合国
3. 太空电梯-维和作战
4. 图恒宇的微笑
5. 战地医院
……
以上,就是关于这部纪录片目前可以公开的情报!
更多精彩专访内容,敬请期待《科幻世界》杂志后续的独家专访特别策划!
这个中秋节,
让我们走进电影院,
一起观看《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吧!
即日起至9月30日!
凡在科幻世界官方任意平台下单,
即可随机获得【限量版特色丝带】一条!
把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会送到你手边~
编辑:陈俊
一审:魏海童
二审:王璐
三审:拉兹
一校:陈天昊(实习)
二校:魏纯成
三校:何沛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