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饕餮海投资  ·  黑铁时代 ·  11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最后的空头 ·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财神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调仓,第一阶段|十年之约 #33

也谈钱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11-27 13: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对十年之约账户的调整,从原来的定投主动基金改为定投长钱账户和海外长钱,比例是7:3。调整的原因包括重视海外投资、资产配置的分散以及开始关注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式。作者强调投资理念的重要性,提倡有效努力、顺应财富规律,并提醒投资者理性思考、长期持有,选基金和看行情相对次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账户调整概述

作者调整了十年之约账户的配置,从原来的定投主动基金转变为定投长钱账户和海外长钱,比例为7:3。

关键观点2: 调整原因

作者开始重视海外投资,让资产配置更加分散;同时关注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式,以实现主动基金的「战略平庸」理念。

关键观点3: 投资理念

作者强调投资理念的重要性,提倡有效努力、顺应财富规律,并提醒投资者理性思考、长期持有。

关键观点4: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随着人生阶段和认知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非常重要。他强调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审视每一笔投资,定期复盘、再平衡。


正文

从这个月开始,我对十年之约账户做了调整——从原来的定投主动基金改为定投长钱账户 + 海外长钱,比例是 7:3。已经持有的主动基金则保持不变。

2 年前 给大家分享过后续规划 👇 这是第一阶段

还是计划中的节奏,不过具体投资和当时的计划有了些调整。没了主动基金 FOF,多了海外投资。

十年之约是实证从零开始积累、打理一笔本金的过程,和我自己的投资理念也是对应的。这个调整是因为这两年的两个思考:

1、我开始重视海外投资,让资产配置更加分散。7:3 这个比例是我自己当前资产配置的目标。这是增加海外投资的原因。

2、上周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 指数基金 MSCI A 股 ETF 的观察 。这让我注意到,通过指数基金的均衡分散+简单筛选+低成本,原来也能做到主动基金的「战略平庸」理念。背后理念一致,为了从简,十年之约我就只保留了长钱,去掉了主动基金。

……

这里也补充一句,有的小伙伴会参考我的具体投资,但在我看来,这次调整的理念比“代码”重要—— 在本金达到一定量级后,思考方式从定投向资产配置过渡 。重要的是思考方式,不是买哪笔投资。

上一期 的图再贴一次 👇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笔投资(也记得考虑房产、负债和人力资本),想清楚每笔投资仓位多少、为什么,定期复盘、再平衡,这才是重点。

如果只是抄一笔投资,却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也不清楚一笔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和理由,即便持有相同的投资,最终结果也会相去甚远。

……

对了,上期留言还有小伙伴问我:

加入资产配置后,十年之约实证最大的意义(躺赚)是不是就变了。

因为我的投资理念是「躺赚」,所以每次操作常会被大家问到类似问题。但躺赚其实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

1、区分有效努力和无效努力,尽量少做无效努力,所以大部分时间看起来是不动的。

但这不等于不努力,随着人生阶段和认知变化,我们总会发现一些值得做的有效努力。

2、顺应财富规律。大部分人、大部分财富,还是来自主动收入。再加上时间精力有限,选择合适躺赚的投资,把精力放在主动收入上,更有利于积累财富。

长期投资未必会长期持有每一笔投资,躺赚也未必会永远不动。

实证账户 2024-11-24

投资记账工具: 有知有行

十年之约并非投资建议,更多是想以此给大家一个思考的起点——如何从零积累起一笔本金,不折腾、不挑时间、不高抛低吸、不看新闻预测未来、不盯盘,长期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我对年化收益的预期是大约 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饕餮海投资  ·  黑铁时代
11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最后的空头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财神到!
5 天前
同道大叔  ·  12月10日十二星座运势分析
8 年前
算法与数据结构  ·  知其所以然(以算法学习为例)
8 年前
食尚知味  ·  央- 视 -沉 痛 播 放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