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的父子,弦歌不绝的文化
文|潘采夫
人过三十,脑子就开始不再灵光,表现是忘性渐大,到嘴边的各类名字叫不上来,急得将太阳穴都戳透了,从潘冬子说到了潘仁美,“潘美辰”三个字还是踪迹不见,有时甚至要拜托梦里遇见。另一个表现是记不进东西,中学时一堂课能背熟一篇《我的空中楼阁》,如今重读半天,除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再多背一句不可能了。
作家张大春。
读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也是,阅读之时思绪万千,合上书本空空荡荡,并没有多认得一个字,只记得“浮一大白”是指罚酒。沮丧得连浮好几大白。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记忆不行了,感情倒走向细腻,动辄幽幽叹上一声,多情起来,还在无人处掉几颗眼泪。一边看张大春这本书,一边体会老男人的心境,某一篇温暖得不行,下一篇又陪作者伤感,到他深夜为小儿洒泪那章,再也读不下去,草草收尾拉倒。我俩的孩子年龄相仿,我们又都是老爸的儿子,书中让我伤怀的地方,都是写父子情深的章节,这是一本最好的亲子书。
张大春家学深厚,自小受读书人老爸熏陶,写得一手好诗词,一手好文章,还有教孩子学文的好习惯。他想方设法引诱小儿女多认几个字,儿子多思,女儿善问,其乐融融,而随时又想起父亲教自己认字,往日重现,心下唏嘘,这本书写的就是这个。他说他只是教几个字,我以为他在阅读孩子,怀念父亲,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
张大春是个妙人。
张大春是个妙人,两个孩子也长得天性自然,灵气逼人。在他教“离”字当天,五岁的小女儿离家出走了,妈妈大惊,大春在文末写道“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呢?”在教“最”字的时候,大春对七岁的儿子解释,“最也许是一个年轻人喜欢用、甚至要追求的字,年纪大一点的人反而不随便用这个最字。”这时女儿接着问,“是因为老人家最后都要死掉吗?”
有一天,张大春估计在教导小孩子不要顶嘴,儿子问了一句,“你骂陈水扁算不算顶嘴?”张大春语塞半天说,“那是我自失身份,你不要学。”然后与孩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女儿受了小委屈,对父亲说,“你想害我顶嘴吗?”
讲“罚”字的时候,张大春想起自己小时候,上桌跟父亲喝酒,举杯对父亲说,“我且浮一大白”,父亲就讲起“浮”原是罚的意思。父亲检查作业,有未发现的错儿老师给改出来了,罚大春一行字,父亲笑着说,“俺儿罚一行,俺也浮一白!”多年以后,张大春持杯看儿子作业,错漏不少,忍不住罚儿子,要他改完作业后不许玩,儿子泪下,女儿抱打不平,“你不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小孩——随便处罚人家,还说话不算话!”“算了,我浮一大白好了。”张大春最后说。
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我浮了一大白老汾酒,温暖得“眼泪一红,眼圈差点掉下来”。我父亲是语文老师,但好像没教过我读书,他曾有一次心血来潮,扔给我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要全背下来,我背了一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忘了是不是开篇,书就再找不到了,到现在那本书还只会背那一首。多年以后,我开始教女儿读书,惟一的办法是买几十本一放,她小人家自顾自读书去也,我从来也没一句教过她某个字怎样用法,父亲没给我这样的习惯。
张大春著《认得几个字》。
“吝”字让张大春伤了心,某日儿子九岁生日,不让用他的新橡皮擦妹妹的字,大春大怒,历数儿子悭吝之事,要儿子逐条写出不愿与人分享的东西,儿子哭着想着,最后写下一条,“我的身体”。“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不能碰你,是吗?也不能抱你?”儿子继续流泪,顶嘴说,“反正你也快抱不动我了。”大春无言以对,抄下一阕几个月前儿子顶嘴后他写下的词,《金缕曲答子》:“侧袖揩清泪。怨阿爹,惊声雷出,骂人容易。执手只勘勤习课,不许流连电视。才八岁,情尤如此。纵使前途无尽藏,料生涯说教平添耳。无奈我,是孩子。谁将岁月闲抛弃。看儿啼,解儿委屈,付吾心事。称意青春浑轻放,旦暮逍遥游戏。渐老懒,惟存深悔。词赋伤心成玩具,便才名空赚仍无谓。儿顶嘴,我惭愧。”张大春最后写道,“展读再三,我哭了,发现孩子没什么长进,是因为我没什么长进。”
我读之再三,羞愧无地,至一“吝”字,此书再没有读完。看似简单的认字书,看似讲了简单的父父子子,其实讲了太多的文化,弦歌不绝的文化,这文化就在那几个字里,更在我们经意不经意的日常生活里。
-END-
▌六根为一点号签约作者。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大象出版社直营店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