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陆家嘴传媒
专注新金融、新价值、新思维的金融人知识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2025央国企春招群 ·  19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华为2025届校园招聘全球启动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策略 ·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中概股,逆市大涨! ·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一天之内,万科的两波人事变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陆家嘴传媒

富达国际周文群:2021年选股能力非常重要

陆家嘴传媒  · 公众号  · 金融  · 2021-01-06 21:11

正文






导读


在A股人声鼎沸的当下,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投资主管、基金经理周文群却对市场异常冷静。在2021年初的市场展望媒体会上,她用“偏谨慎”三个字来概括自己对2021年股市的判断,这是她过去三年以来第一次使用这样的字眼。


“我觉得今年市场的波动性会非常大,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些因为高杠杆会产生的一些信用的事件或者说是货币紧缩的政策会导致市场的波动,可能都会令市场的波动性非常的大。”


她说,“在这种环境下,选股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我们最看重的就是业绩的兑现,因为在A股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高估值很多时候也是基于在高业绩成长的预期上面的,所以如果业绩不兑现的话,可能它下行的压力会非常大,有杀估值和杀业绩双重的压力。”


在诸多进驻陆家嘴的外资资管机构中,富达国际可以说是行动最为迅速的外资资管机构之一 2015年,富达国际在上海成立WFOE(外商独资企业)——富达泰利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1月富达泰利获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富达国际成为第一家获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格的外资资管公司

在这次年度展望媒体会上,周文群首先回顾了2020年宏观经济,并对2021年宏观经济做出判断:中国还会是引领全球的增速,全球共振复苏趋势明显。


她特别提到,2021年通胀将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原因是:


  1. 过去多年来在整体商品领域的投资是不足的,在需求起来比较快的时候,商品的供应跟不上,整体商品的价格向上的风险会比较大;


  2. 很多行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提升,乳制品、调味品和白酒、啤酒甚至家电行业龙头在2021年都有提价的计划;


  3. 租金也有normalize(正常化)往上的动力;


  4. 油价往上的动力比较强。


她认为,今年在宏观复苏的大状态下,A股市场会经历一个比较明显的“正常化”的变化,传统的行业凸显投资价值。


她指出三个板块值得关注:


第一,顺周期板块。她对今年顺周期的板块有一定的偏好,她认为,传统的顺周期指标都有比较明显的恢复,这在今年上半年会持续,也会带动业绩恢复;并且顺周期板块的估值基本非常便宜,都回到了可能是历史最低的水平。


第二,可选消费的重启。去年必选消费的估值的重估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今年随着疫情的恢复,周文群认为可选消费会有比较明显的恢复,所以在表现上比较滞后的可选消费的品种在她看来是比较好的方向。


第三,龙头的强者恒强。她认为这是非常长期的主题。在疫情状态下,更多的中国企业借助疫情的机会增加出口,走出中国,她相信这部分还是会持续的,但是也要结合估值来看。


最后她还提示了一些风险:1.疫苗推进;2业绩的增速下滑和信用事件;3贫富分化加大的潜在风险。




以下为周文群演讲的速记,编辑有删减修改



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投资主管、基金经理周文群


我今天的标题是“全球复苏共振”,市场会有期待已久的正常化表现,相信大家对于复苏在 2021 年应该不是特别陌生,因为经历了 2020 年非常不平常的一年,相信不管从主观意愿以及客观条件上我们都具有复苏的背景,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看来复苏会有怎样的不同之处。

回顾 2020 年:中国供给端恢复快于消费端恢复,美国消费端恢复快于供给端恢复。


首先看一下 2020 年的市场回顾, 2020 年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一年,我们看到在不同国家对于疫情不同的调控政策下出现了非常不一样的表现。


在过去的 12 个月,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 GDP 的增速还是人民对国家的信心,中国和尤其是西方国家,拉开了比较大的距离。


我们再具体看一下货币政策上面的一些变化,中国政府虽然也是有放水的动作,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有节制的货币放水,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从二季度开始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反弹,虽然最早经历疫情但是也最早走出,所以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上不需要给予特别大的刺激。因为所有政策的刺激其实都具有不可避免的后果,这点上中国政府控制疫情的方法很明显是 强行政的控制,但是比较轻货币以及财政的托底经济 ,收到的效果相对比较好。


再反看美国政府作为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应付疫情的方法,首先他们是 比较弱的行政掌控 ,可能由于国家的制度或者是一系列的民众习惯问题,从一开始甚至到现在美国政府对于行政方面的疫情掌控一直是比较宽松的,这也比较直接地导致了疫情的反复,尤其在这个冬天相对来说防疫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在财政和货币上面,我们看到美国政府有非常大的刺激政策。 我们看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去年的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基本上扩表了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由于扩表的内容很多都是转到财政上的支出,做了一些直接对民众的补贴,这样的补贴类型我们觉得很大可能是会持续的,在 2021 2022年 预计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是会持续上升。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基本上可能预计到 2022 年会达到 9 万亿美金的水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基本上可能占到 40% 美国 GDP 的水平,所以这是非常典型的靠央行扩表来刺激经济,靠放水来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其实我们看其他的主要市场这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段,新兴市场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整体来说上升了 6 个点,占 GDP 的比重从 30% 提高到 36% ,也是非常明显的,平均来说基本上是扩表了 20% 这样一个水平来应对这样的疫情影响。


总结来看,我们看到全球都有一致性的放水,用时间换空间这样一个应对疫情的方法,它所导致的结果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看到中国跟美国的复苏驱动因素完全不一样。

中国供给端的恢复快于消费端的恢复,美国其实是消费端的恢复快于供给端的恢复。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刺激经济政策没有那么大的规模。而美国政府就是直接把这些补贴寄支票去民众的家里,所以在需求方面的刺激还是力度非常大的,导致了不一样的经济恢复的动力。


中国虽然消费相对弱一些,但是由于出口,大家可以看到因为美国的消费需求很大,带动了中国的出口,投资相关的增速还是比较稳定,所以中国经济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复苏。

2021 年宏观展望:中国还会是引领全球的增速,全球共振复苏趋势明显

放眼 2021 年, 2021 年复苏的方式也有很大的机会持续不一样。

虽然我们觉得消费跟科技还是中国长期增长的动力,但是在 2021 年我相信可能在一些顺周期的领域里复苏的动能会更加强劲。


首先我觉得消费其实在 2021 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复苏 ,刚才提到 2020 年整体消费对 GDP 的贡献是下降的, 2020 年中国本土的消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


2021 年来说,首先可能很多疫情对于本土消费的限制会取消,所以在服务业相关、可选相关的消费上面相信会是比较明显的复苏。


美国方面来看,由于去年各方面对商品的消费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在今年来说,有很多可选类的消费在今年要持续这么强的消费力并没有特别大的理由,比如可能我买了一些家用电器不会第二年这么大强度来买,所以 相对来说我觉得美国可能 2021 年在消费类的增长会受到一定的放缓,但是可能在投资相关的增长动力会得到一定的恢复。


对中国的影响,我觉得会有比较明显的一些影响,一个体现在对商品价格的上涨上面, 其实我们看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包括像一些基础的金属、铜、铝之类的以及其实油价也有明显的上涨,只不过可能油价在去年二季度的时候跌的位置比较低,所以还没有涨回年初的水平, 整体来说今年通胀的压力还是会比较明显


美国消费品的需求会放缓,可能受投资的拉动,机械和工具这些产品的需求会增加,所以整体来说,可能对中国出口还是会有一定的支持,但是结构上会有一些变化。另外中国的需求恢复可能对进口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整体来说对明年整个宏观判断是,中国还会是引领全球的增速,但是全球的共振复苏也是有非常明显的趋势。


所以刚才提到的复苏是 2021 年的共识,但是它能够持续多久和多强?可能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它可能会比我们预期的更强劲,但是时间可能会比较短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取决于疫苗的推进的速度以及可能各国政府对于货币政策退出的时间表。


我认为通胀在 2021 年非常大可能会产生,尤其在今年上半年。 因为今年上半年如果疫苗的推进是比较顺利的话,全球会出现非常短期的需求爆发,我们看到全球来说还是有很多的线下活动受到限制,大部分的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以及线下的一些聚会、会议这样的活动其实还是非常受限制的,所以 如果在短时间之内解除了疫情的警报之后,相信对需求会有非常快的拉动,也会为通胀造成非常明显的回升的空间。


中国会是第一个进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家 ,其实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能看到十年期国债的指数已经有一些反弹,反弹的速度也很快。整体来说我觉得中国不管从客观条件上以及主观的意愿上都会是对货币政策非常谨慎的国家。这基本上是我们对于 2021 年的判断。

通胀压力明显


接下来我想具体说一下通胀,可能从自下而上的方面为大家解释一下 过去的 5-10 年阶段整体通胀都不是特别大的原因,以及未来为什么我觉得通胀今年上半年会有令大家比较惊讶的增长。


首先在过去的十年内,也是互联网增长非常快的这段时间 ,其实它减少了非常多的线下需求,比如说可能不太需要更多的线下交易场所,大家可能不太需要去逛商场了,商场的开业需要用的一些能源消耗也都减少了。


另外每个人非常感同身受的是有很多共享经济出来,其实对传统的一些单体的需求也是减少的,比如说像在汽车领域,虽然今年下半年我们看到了一些复苏。其实汽车在 2018 2019 年经历了两年比较大的销量下滑。 所以整体上来说,我觉得互联网是比较能降低通胀的。


供给角度来说,其实商品在过去比较长一段时间也是非常不受待见的投资品种, 除了需求的原因之外,另外比较大的因素就是 ESG 碳排放的考量,阻碍了非常多的资本进入比较传统的商品投资领域。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整体商品领域的投资是不足的,在需求起来比较快的时候,它的供应应该是跟不上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可能在需求比较强力恢复的上半年,整体商品的价格向上的风险会比较大。


我们从更微观的角度也看到,在很多行业经历了 2020 年大幅的市场份额集中度提升的情况,市场的这些领导者在 2021 年都有提价的考虑在里面 ,其实这两天的市场表现大家都能看到很明显的包括像乳制品、调味品和各类的白酒、啤酒甚至像家电这样的产品,其实在 2021 年都有提价的计划。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也是对通胀比较明显的拉动的力量。

2020 年的租金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其中比较大的原因我觉得还是经济活动的一些放缓, 2021 年如果一切恢复正常,租金也有所谓 normalize (正常化)往上的动力 。整体来说我分析了一下通胀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因素。


最后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因素,一个就是油价, 当然油价它的决定性因素非常多,供给和需求有的时候还是比较难说的,但是我觉得大宗商品也不会特别脱离它主体的方向,理论上油价跟煤价和其他的大宗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因此我们看到最近油价往上的动力比较强。虽然 2021 年唯一可能有下降动力的就是猪价,这也是比较明显的 CPI 指标,但是其他 factors (因素)往上的压力都很大, 整体来说我觉得通胀会是比较明显我们需要关注的点


其实从固收的市场上大家会对今年的恢复和货币政策退出有担心,可能担心货币政策的退出会比恢复要更快一些,当然这个变化也很快。

A 股市场判断:三年来第一次对市场偏谨慎


接下来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今年 A 股市场的看法, 整体来说可能我会今年偏谨慎一些,这也是区别于之前。如果有 follow 我们这么些年的市场看法的话,这是我们过去三年以来第一次对市场偏谨慎。 整体来说我觉得因为去年我们看市场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牛市,主要牛市的原因还是在估值的提升,业绩方面虽然预期今年会有明显的业绩恢复,但是我们用去年的业绩来看估值的话,其实估值还是非常高的水平。


所以,我觉得今年整体市场的走势会取决于紧缩的时间表以及公司业绩兑现的程度,但是基于现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从估值的角度来说我感觉风险还是会比较大的。


所以我觉得今年市场的波动性会非常大 ,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些因为高杠杆会产生的一些信用的事件或者说是货币紧缩的政策会导致市场的波动可能都会令市场的波动性非常的大。在这种环境下,选股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我们最看重的就是业绩的兑现,因为在 A 股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高估值很多时候也是基于在高业绩成长的预期上面的,所以如果业绩不兑现的话,可能它下行的压力会非常大, 有杀估值和杀业绩双重的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金融早实习  ·  2025央国企春招群
19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华为2025届校园招聘全球启动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策略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中概股,逆市大涨!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一天之内,万科的两波人事变动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