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A:
十年亚丁湾不仅引领人民海军走向大洋,还有助于嫌短加长
】
之前帧察曾经简单介绍过,台陆军的训练课表上虽然依旧写着“城镇战”的训练科目,但自2014年之后,巷战的日常训练逐渐被荒废。但在本月我们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台军陆军个别部队,开始重新练习城镇战了!
化台北为斯......斯大林格勒?
据我们得知,恢复城镇战训练的台军陆军部队,首先是和平时期驻扎在新竹斗焕坪的步兵206旅5营3连。训练内容非常简单,仅仅包括基本的“敌机”临空处置、城市中炮击、防毒等内容。
其中一位班长还教了下属士兵诸如攻坚、突入住所、人质救援等以前野战部队根本不练的内容,也算得上很“精实”了。
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一度非常惊讶,因为我们之前介绍过驻扎新竹桃园片区的台陆军6军团的战术打法——先以各种临时动员的、武器只有66mm火箭弹和步枪的,总规模大约8-10个旅的“草莓”动员兵为主,“蹲守”在桃园近海海域,意图“拘束”住(俗称拖延时间)登陆的我军两栖合成旅/海军陆战旅。
由于平时装甲兵训练指挥部等单位的相关人员需要对普通台军官兵进行测考任务,好歹也是“教官”,所以这些单位战时动员编成的战斗群,也是全台湾仅有的几个在理论上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动员旅
随后542、584、269等打击旅,在装甲兵训练指挥部下属“后备装甲战斗群”、步兵训练指挥部下属“机步战斗群”(这两个均为乙种动员旅)的配合下,出动反击!要是推不下去的话......就反击反击再反击。如果成功不能,那就只能被我军突破“最后确保线”,之后的命运,也就由不得他们了。
在台军的作战思维里,“最后确保线”有其重要的战术战略意味。战时这条线一旦被突破,就意味着台军在军事上已经遭受了全局性且不可挽回的失败,而这个“最后确保线”的位置和当时台军的战略、用兵理念有直接关系。
强敌前去台湾视察台军的时候根本不会去看这种后备旅,因为人人都知道他们是沙包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战时台军一旦无法“
毁敌
于滩头”,下一步就会躲进台湾西部城镇的水泥森林里,同解放军展开顽抗,直到强敌直接介入干预。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台军也是真想过这么搞的。
咱就不说太远古的事情了,就说李登辉时代(1990-2000)。那时候台军的作战构想、用兵理念的全称是“拒敌于彼岸、击敌于半渡、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听着十分武德赳赳。排在“毁敌于滩头”之后的这个“阵内”,自然就是指台湾西部平原地区的各种既定作战地域了。
所以台军一度将作战的“最后确保线”放在了台3线上,这是一条几乎贴着平原山地分界线的公路,倒也符合后来那些“依托中央山脉打游击”的YY。
台3线地图,可以看出,这一区划还算是留了很足的余裕的
进入21世纪后,受到车臣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两次费卢杰战役的影响,台军陆军一度掀起了“城镇战热”。上至桃园龙潭的陆军司令部,下到各大军校、基层部队,无不以练习城镇战为荣。可是最后台军陆军发现,虽然城镇战作战确实符合台军之前“毁敌于阵内”的作战理念,但又不符合陈水扁时代“决战境外”的总体战略了。
而且更尴尬的是,好多台军基层官兵即便深受“城镇战热”的熏陶,竟然不少人仍根本不了解住民地、城乡结合部、市区战斗之间的区别,战术动作也是问题多多。加上各类裁军案后台军陆军总员额越来越少,那怎么办?
于是到了陈水扁马英九时代,台军的最后确保线就前推到了国道1号。
国道1号基本上是从西边连着从北到南的几个大城市,最后确保线定在这儿,可以理解为大规模城市战有点受不了,但小城镇范围拉磨还是得拉两下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台军将其战略改变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作战构想是“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用兵理念是“拒敌于彼岸、击敌于半渡、毁敌于水际、歼敌于滩头”,不仅五句话变成四句话了,同之前的“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截然不同。
回到刚开始的话题。我们了解到,步兵206旅5营3连也是目前该旅唯一一个执行城镇战实战训练的连队。
该连队搞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同该连指挥员的个人意志(也就是“以武拒统”的决心比较坚定)有很大关系,
并没有改变该旅总体训练状态费拉不堪的局面。
意志坚定当然不是坏事,正好可以用上今天吴大校这句话
不过目前由台陆军所把守的“最后确保线”以西的台湾西北海岸、特别是桃园市的海岸,建筑密度相对而言并不太高,甚至不少地方都是大面积的农田,一直到新竹市一带,才有紧贴海岸的建筑群。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台湾北部陆军对城镇战采取放弃态度,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策略。
桃园新竹之间靠海的这一片,确实以大面积农田为主
而在台湾岛的另一端——负责南台湾防务的8军团,12月中旬也举办了“战备任务训练城镇战斗”示范。
这位老弟在演示使用66mm火箭筒......打直升机?
当年咱们也搞过40火打直升机的战法研究,后面这几根线表示尾焰波及范围......一家亲,一家亲
同北台湾地区不同,南台湾的地形相对更加复杂,台南、高雄都是紧贴海岸的城市。所以8军团的玩法和北边就不一样了——让“沙包草莓”们全部放去屏东以及台南-高雄之间的海岸,然后让海军陆战队99旅、564旅等单位缩进高雄市区,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掩体同我军展开顽抗,随后用“云豹”甲车之类的装备展开反击,以此在市区内一口一口咬掉我们的登陆部队。
蓝色为敌后备旅预定部署位置,绿色为敌海军陆战队预备收缩防御的高雄市区,可见与新竹-桃园之间大面积的农田不同,台南-高雄之间城镇密度较高
高雄南部地区卫星图,台军海军陆战队99旅就打算在这里一块和我军打巷战
这么高的城镇密度,要打城市战少不了往里填人,但以目前的台军现役部队人数看,恐怕无法在南台湾的城市里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本月台湾当局“立法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就是审议“国防”经费预算;而“国军”现在有多少人,预算编制的公开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我们姑且当如今的台军没有吃空饷这一说了
虽然台湾当局号称拥有21万大军,但工资表还是暴露了他们现在的实际总兵力:将军286人、校官16510人、尉官17579人、 士官长13582人、士官60523人、士兵42405人(志愿役2等兵在半年后变成1等兵,所以8176人不在此列),总兵力150885人。由于没有考虑到吃空饷等因素,这还是最大化了的数字。
至于这15万人里有多少是战斗部队?这个也不用估算哈,预算书同样已经暴露了真实数字。
为了鼓励台军官兵留在军营、顺带激励士气,台军所有的战斗部队人员除了工资外,还有额外的“战斗部队勤务加给”。而符合这个补贴的连队总共多少个?全军也不过635个连而已。
合着营部直属的弟兄还得被区分对待
以此计算的话,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台军陆海空三军的总战斗部队人员总数也就7万人上下。台海空军规模又相当大,落给陆军的人头那就更少了,能不能有4万都是问题。然后这不到4万人里,还得分个两三万放去北台湾、中台湾和东部地区,再算上其他边边角角的,剩下不到万把人要在台南高雄打城市战?这难度可是地狱级的啊。
所以啊,随着台军一次次改革兵役制度——也就是日常开玩笑说的“精粹之后是勇固(划掉)精光”,帧察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绍过的,
令大家感叹“活久见”的,“最后确保线”不断前推的事儿
,我想大家也就能更能理解其“深意”了。
老读者都知道现在的最后确保线是哪儿——差不多就是沿着海岸线往岛内画一条距离大约3公里的平行线,大致就在台15-61这条公路附近
“国军”末代义务兵于本月26日前,全数退伍。各军种末代义务役人数及(梯次)分别为陆军299人(2225梯次)、海军舰艇兵39人(735梯次)、空军33人(892梯次)、海军陆战队41人(811梯次),共计412人;随着海军陆战队811梯次在12月26日最晚退伍,义务役已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告终。
支付宝/微信打赏码
感谢新老朋友鼎力支持,我们
会
再接再厉,希望您的打赏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