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Pixabay,文中插图来自作者。
作者:筱萸,「一场」学员,心理咨询师,坚信每个人都应该坚定地选择成为自己而非他人,希望能够成为你敲开那扇虚掩的门的同行者。小红书ID“小鱼爱吃橘子”。
时间过得很快,去年诞生在一间改造过的卫生间内的「一场」,转眼走入了它了第二年。(关于「一场」,可点击文章查看《给可能在找工作,又不是在找工作的你》)
作为「一场」最早期的组织者和学员,同时也是一名刚开始与来访者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一场」第一年的浸泡,帮助我形成了对自我敏锐的觉察,接纳的态度,以及敢于尝试的勇气,让我能够以一个相对澄澈的内在状态去面对自我、他人、来访者。
所以我满怀热情地写了一篇文章来总结过去一年我在场内的经历与收获(《我跟着华章做学徒的这一年……》)。文章发布后,有一条读者留言特别戳中我:“一个好的开始,加油!”是的,真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慢慢地,我逐渐感到,一个好的开始,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好的开始之后,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考验……
几个月前,我发现自己不想做「一场」的工作了。
说实话,这有点吓到我了。心里立刻冒出一个烦躁的小人儿,指着另一个小人儿说:你怎么了?之前明明感受很好啊,为什么你又想放弃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放弃?我真搞不明白你想要什么?这里的环境这么好,你还在不满什么?
另一个小人委屈巴巴的喃喃:我不知道,就是有点不对劲儿……
这种不对劲儿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如果是以前的我,会选择一个人硬扛,在心里持续地指责自己。但是这次,我没有,因为在【一场】一年多的浸泡,让我虽然内心很想对那个烦躁的小人举白旗,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没有一种内心的声音是无缘无故的,它都在提醒着你去关注一些重要的东西。所以,要去追问发生了什么?
于是我带着一点担忧紧张,但又信任和期待的心情敲开了华章老师的门,选择跟他聊聊。说不担心是假的,毕竟他是你的领导,而你想要和他聊的是,你不太想干了,这在任何一个职场,都是比较有压力的。但这儿又好像不太像一个职场,而且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让我直觉地相信他会愿意跟我聊聊。
果然,让我担忧的指责与不满没有出现,他沏好了茶,然后慢悠悠地,问了我两个问题: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你当下最想做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就聊了两个多小时……
这两个小时让我看到了:我追求的是什么?当前具体的困扰是什么?
我是一个追求价值感的人,我相信:如果有机会,每个人都是想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每个人或早或晚,终有一天,都要踏上追求自我的道路。而我想做的,就是通过心理学或其他学科的方法,帮助人们跨过内心的阻碍,成为他自己。
那「一场」,不也是在做这样的事吗?
有点区别,如果说心理咨询是通过一对一的陪伴与支持帮助到他人的,那一场就是通过打造一个更大的场域,利用伙伴间的力量,来帮助更多人成长,提供支持与接纳。这么一看,殊途同归而已,没必要离开啊?同时兼顾不行吗?但是,你要知道,打造这样的一个场域,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多的,这让我无法再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咨询的工作中,而我目前又真的很喜欢和来访者在那 50 分钟心与心的贴近。所以,这是一个有点无解的问题。
于是,在沟通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华章老师说:我想好了,我决定暂时离开「一场」,去投入更多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他像是毫不意外一样,露出了招牌笑容,说:去吧去吧,enjoy,但也别忘了看看其它的可能。
然后,我看到,那个烦躁的小人儿消失了,那个可怜巴巴的小人儿笑了。
后来,我回忆那天下午,才慢慢理解,原来一个好的环境,一个真正充盈自信的环境,是允许和接纳他人因为内心需求的变化而选择离开的,而想要离开的人,也可以不用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因为,当我们内心的需求变了的时候,尊重内心的声音,尊重内心的需求,才是我们踏上“成为自己之路”的开始。变化会带来恐慌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加明晰自己想要什么。
这样一想,我虽然离开了「一场」,但是它对我的滋养留了下来。
当有了更多心理咨询方面的实践后,我又开始忍不住折腾了,好吧。我开始好奇除了心理咨询外,还有哪些助人工作可能是我感兴趣的呢?通往罗马的其它路长什么样呢?
最好是没听说过的,没做过的,这样更有意思,视角也更多元。这个问题一出现,便吸引到我了,越想越觉得,得分一些时间,走出书房去了。
可出去以后往哪儿走呢?尝试什么样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以前,说实话挺难很快解决的,哪有那么多现成的机会等着你去试呢?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背后有「一场」、一土学校这样优质的资源可供我挖掘,甚至「一场」的办公室就在一土学校内部,隔壁就是一土营地。
有一天,我无意间听到两位老师的对话,一个循循善诱的声音说:
“当你指导孩子这样写作更优美时,其实是在告诉他,你自己的写法是不好的、不被认可的,那作为营地老师,鼓励孩子探究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去了解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写,他的感受与想法是什么,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他自己的,而不是成年人塞给他的”。
这样的对话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接纳和以人为本吗?这不就是心理咨询中常用到的探索想法与感受吗?这个老师好厉害,把抽象的概念理解、运用得如此透彻和丝滑!
于是我赶紧上前,展示一套流畅的三连动作:
表达赞叹;
毛遂自荐;
也是最重要的,询问有没有我能参与的活动,希望能跟老师多学习……
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营地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又能干啥?甚至,这位老师,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呢……但那有什么关系!「一场」不是提倡别想太多,说干就干嘛,再说我当时也有自己的考虑,这位老师能这样清楚地表达、并且落地像“接纳”这样抽象的概念,那她一定懂得更多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看看她在做什么,跟她学习准没错儿。
冲动为我带来了好的结果,对面的老师接住了我的跃跃欲试。她告诉我可以叫她天山(真好听的名字),几周之后一土营地会有导师培训课程,欢迎我来。
就这样,运气好到有点离谱的我,参加了她亲授的四天线下营地导师培训课程。
这一参加,可是让我见到好东西了……
营地导师、营地教育,一个看起来与心理学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我却在这里感受到了原来在心理咨询室之外,有这样一份工作可以把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融入得如此之顺滑与美,充分感受到对孩子的爱与欣赏。
“情绪的识别与调节、有效地沟通给予反馈、识别需求与回归感受、积极倾听应对冲突”等等这些,在我咨询工作中常使用的,也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一些的心理学知识,都在天山老师的这四天的讲授与演示下,化繁为简,变成了易懂好用的工具,完成了一整套“即学-即用-即反馈”的循环。
四天的课程,让我清晰地看到心理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之外落地生根的可能性,它们被很好地整合进营地的具体工作任务中,为营地中真实的教育目标而服务,为营地中的导师和参与营地的孩子们赋能。上课过程中,天山老师给我们放过一个视频,并介绍视频里那次营地活动的教育目标是“锻炼孩子的意志”:
视频里,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在长城上缓慢地前进,小的那个,是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大的那个,是营地老师。男孩可能是爬累了,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走几步停一下,一只脚在地面上蹭来蹭去,偶尔有路过的行人停下来看一眼,一旁的营地老师看起来应该也累了,满脸是汗,而且他背了一个好大的包。
画面一转,能看到其他营地的孩子和老师已经在前面了,这两个人被落得有点远。小男孩仍旧走得挺慢的,甚至走几步呢,还会停下来看看蚂蚁……一旁的营地老师呢,不知道为什么,也不催他,就在小男孩旁边不远的地方,当男孩停下来脚蹭地的时候,老师就摸摸他的头说“你可以的”,男孩就能再接着走几步,当男孩又停下来看蚂蚁的时候,老师背着大包竟然也蹲下了,一起看蚂蚁。
我心想,这得走到啥时候去啊……
视频看完后,天山老师问我们,如果你是那时候的营地老师,你会怎么做?
大家的反应挺热烈,中心思想是:围绕营地的教育目标,催一催他,鼓励他克服一下困难、尽力赶上大部队。然后,天山老师给我们补充了更丰富的信息:
当天的气温是比较高的,而这个小男孩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第一次参加营地活动。当他不停用脚磨蹭地面的时候,旁边的营地老师就感受到了,他现在又累又难受。于是主动提出慢下来,自己陪他一起走。如果这个时候催促他,让他跟住团队的节奏,那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太多,所以这位营地老师选择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按照他的节奏来,陪着他一点点地往前走。就这样,孩子最后走到了终点,而这个过程中,虽然他走得慢,但是没有说过一次“我不想走了”。
听完以后,我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天山老师反复强调说,营地活动、教育目标虽然是提前设计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营地导师,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的愿景才是一切的前提,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况,不能够用一套框架去套住所有的孩子,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恰当的调整。所以营地老师一定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做到要随时关注营员的需要,尤其是营员个人成长的需要。
这样的态度与认知,让我有一种大脑放烟花的快感和志同道合的喜悦。我看到了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我为因结识这条路上的人和风景而感到开心,我为每一个参加一土营地的孩子感到幸运。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会不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要找另一条路?不是说要专注在心理咨询上吗?怎么又做起营地导师了呢?
想来想去,答案很简单,可能就是因为好奇。我好像并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只有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咨询师,我想要在自己认定的助人道路上,去知道、去尝试、去了解更多的有趣又梦的事情。我感受到,无论是在「一场」、还是心理咨询,又或者是营地导师,它们其实都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本身。我也感受到,在实现目标的路上,要多去尝试不同的方法,不要固步自封,停留在单一认知和单一方法上。在营地中,我看到了很多营地导师,他们不拘泥于自己现有的工作,创新地将自身的经验能力和营地中的活动做出结合,这些都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
在学校教语文的学科老师,可以在自然中培养孩子利用五感来写作,提升孩子们对自然的感知力和美感,可以将诗词融入在季节交替中,在季节变换中感受诗意。
历史文化工作者、研究古籍的学者,在营地中,可以创造性地以历史线路为脉,带领亲子团、成人团,深度游览河西走廊、敦煌、黑悟空的取景地等。
心理咨询师、成长教练,在营地中,可以通过开发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习得成长型思维、情绪管理等技能……
当今时代,谁又能说,我这辈子就只专注于这一个工作了?房地产、教培、互联网,曾经人声鼎沸的行业,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与其战战兢兢地生活在被 AI 取代的焦虑中,不如打开视野,主动接触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技能点的前提下,去触碰另一种可能,这也许就会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说不定就搞出点好玩的东西了呢?在尝试和拥抱不同的可能性后,我们便会更清楚自己要走哪条路,如何走。
因为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成长环境也好、职场经历也罢,我们总是能听到内心很多嘈杂的声音,也有很多不舒服的感受,但迫于现实的压力或者其他的因素,那些声音和感受都被摁下来了,我们都很擅长和习惯于告诉自己,再忍忍、再忍忍。但是忍来忍去,终有一天,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一时不知道要去哪里,想做什么。
我也不例外,虽然看似从一个很好的开始出发,也相对清楚自己想走的路大致方向,但是过往的经历,它的塑造力量是如此强大,我们不可能真正摆脱心中的杂音。当它积累多了,便成了我们常提到的精神内耗。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去打开自己一些,去减少一些心中的杂音呢?我实践出来的答案是,首先为自己寻找一个开放的接纳的环境吧。在这里,它不会把你的困惑看成是想太多、不会把你的不舒服看成是矫情不够坚强、不会把你的主动积极看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它更不会去片面的、先入为主的看待和理解你的言行、你的想法。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下,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愿意相信和维护身处其中每一个人的自主自尊和自信。在这样的环境下,也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他的潜能。
我看到,「一场」是这样的环境,营地也是这样的环境。它做不到帮你脱胎换骨,也做不到直接地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困境与挑战,但是它可以让你看到世界的另一种声音、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会让某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有所松动。
我的第二个答案是多去尝试吧,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
虽然我很想推荐你,尝试一下营地导师这样的一个行业,虽然这是本期「一场+」的方向,但是如果你看到这里,并不感兴趣的话,那也没有关系。就从你的身边开始,就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去了解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让你想要去尝试去触碰的,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你一想到就会跃跃欲试的、感到我必须得去做的,那这个就是你的答案,你要去走走看的路。
而如果你看到这里,会有所好奇——“诶,营地导师是什么?”“听起来有些触动我。”……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了解一下,因为教育也好、心理也罢,把自己投身于一个自然的环境中总是不会错的,当我们能够在营地中感受到草木的枯荣,当我们能听到看到孩子的欢声笑语,我们便可能从心底生出成为自己的勇气。
最后,与你分享的一个场景是,当我走在下班的路上时,当看到前方笔直的长长的公路时,当身边划过川流不息的车辆时,当远方斑斓的晚霞在闪耀时,我都会从心里感到一种踏实和平静,因为我确信我正在走自己的路。
希望,你也如此,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