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这里有人“搭便车”!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10-18 17:00

正文

文:小草莓

编辑:豆豆菲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有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想要 不用付出 就可以 获得共同利益 ,我们非常生动形象地把这种 坐享其成 的行为称为 “搭便车” (free ride)。

(乌龟:注意我的眼神——生无可恋)

当面对“搭便车”行为时,我们时长会对不劳而获者产生 反感 ,甚至 鄙夷 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不是当我们开始经历各种心累的合作、小组任务才开始有的呢?

研究发现,其实在我们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就开始成为共同利益的 守护者 ,反对“搭便车”行为了!

心理学家们是怎么发现的呢?他们又给小朋友讲故事了……


一种故事是关于 共同资源 的。

规则 :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猪猪存钱罐和 四个小朋友 ,当大家都把巧克力放进存钱罐的时候,猪猪就会变一个 大的巧克力蛋糕 出来,大家就可以分着吃,但是如果只有 三个人 的放巧克力的话,就只能得到 较小的巧克力蛋糕

一个故意搭便车者 :现在有一个小朋友,没有给巧克力,所以小组得到了较小的蛋糕,大家分了它。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 共同努力

规则 :这里有一个花园和 四个小朋友 ,当大家把种子种到花园里就可以得到长出来的 番茄 ,大家就可以分,但是如果只有 三个人 种了种子,那得到的番茄就 少了一些

也有一个 故意搭便车者

(右上角的种子:被小兔子吃掉了)

同时心理学家在两个故事中都涉及到了不是故意搭便车的小朋友,比如种子或者巧克力 被动物吃掉了,或者受伤了

让小朋友在听完故事后对搭便车者和其中一个付出者分别进行 评分 (觉得他/她好不好呀,喜不喜欢他/她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