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
↑
免费订阅
编剧帮
编剧帮专栏作者 刘开建/文
在前面的文章《喜剧的逻辑在哪里》中,我们提到了喜剧创作的逻辑问题,即仅仅为了好玩完全不顾及故事的逻辑,人物的逻辑,场景的逻辑,最终使得故事反而不好笑。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呢?为什么作者出现了这样的严重问题,反而是自我感觉良好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你会坐哪辆车?
在繁华的H市有这样两班公交车,111路,112路。
111路公交车,始发地:麦子街,终点:稻香村。有清晰的路线图,比如,这条线一共25个站点,全程2个小时,每个站点都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行车路线:完全按照规划的线路,要尽量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终点,以方便和下一辆车交接。
112路公交车,始发地:麦子街,终点:不明确(司机想到哪就去哪),无清晰的路线,一共经过多少站不确定,有可能是3站,有可能是四十多站,全程时间不确定,有可能是半个小时有可能是七八个小时,经过的站点不确定,有可能是人群密集区,有可能是郊区荒凉的地方。行车路线:完全凭司机心情,高兴了想去哪就去哪,不高兴了想不去哪就不去哪。
假如你是一个正常的人,有正常行程安排的人,你今天想乘坐公交车出门,你到了家门口的麦子街,你会选择哪一班公交车?
一般会出现如下情况:
1.我选择坐111路,因为我要去稻香村或者我要去这条线路中的某一站。
2.我选择111路,111线路中并没有我的目的地,但是我要到其中某个站,换乘其它班的公交车到达目的地。
有没有人会乘坐112路公交车呢?一般不会有,有的话,会是这样的人:
非常无聊、时间不值钱的人。
二、喜剧设计的方向
当一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发问,你举的例子都很可笑哎,怎么会有112路这样傻×的公交车,怎么会有112路这样傻×的司机。现实中可能没有这样的车和司机,但是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却有很多很多和112路司机一样的作者,他们不仅仅没有意识到故事缺乏基本的方向,反而会对攒出来的作品,拍手叫好:瞧我这作品,太TM好笑了!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小品A.老张耍猴
老张出门逛街,发现在闹市区有一个耍猴的,周围围了很多人。猴子的表演非常有意思,周围的人连连喝彩。老张一旁乐得前仰后合,老张上前对老板说,这猴子挺好玩,能不能让我耍一下,老板答应了。于是,老张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刷猴的戏,因为老张没有耍猴的经验,猴子不听话,现场闹了很多笑话。耍完猴,老张满意的走了。
这个小品怎么样?观众看了会不会乐?肯定会,因为无论是猴老板的耍猴表演还是老张的耍猴表演,都具备观赏性,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反应。但是,请问这是一个好的小品吗?别说好,恐怕连及格都算不上吧?作者不服?作者有话说?那我问几个问题:
1.该小品中,为什么要老张上前去耍猴?
2.该小品中,老张的方向是什么?
3.该小品中,老张见了耍猴的,于是上前去耍猴,耍完猴,故事就结束了。那么,请问,作者想说什么呢?
通常作者的答案是: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那么你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
通常这样的作者都会有同一个答案:好玩。
仅仅“好玩”能撑起一个小品或者一个场景吗?它的逻辑在哪里?它的方向在哪里?
这样的作品,在一些演员现场攒戏的时候会非常常见,导演和演员一起会玩的非常嗨,嗨到连基本的逻辑都不顾及,嗨到连基本的方向都给改掉了。
在这里,我们要再三强调:
不要为了“好玩”而什么都不顾,不要为了“好玩”而使得你的作品没有了方向,没有方向就是没头没尾,没头没尾算不得是一个作品。
三、方向、方向、必须要有方向
小品A,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到根本算不得一个作品。但是,这样的现象现在却非常普遍。在一些有热度没意思的网络剧和喜剧电影中,在一些高人气小品演员的作品中,这样的问题随处可见。
下面,我们尝试调整一下小品A,以使得小品A有方向,有头有尾。
小品B.老张耍猴
老张出门逛街,在闹市看到了一个刷猴的,观众看得不亦乐乎,耍猴的还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拿着茶缸子朝观众要赏钱。老张看到后,上前挑战老板,说我可以耍得比你好,老板不信,让老张耍耍看。结果老张一出手,猴子耍的要比猴老板强多了,观众连连叫好。老板心想这是来砸场的,刚想动怒,这时候老张向观众作揖要赏钱,观众看得高兴给了很多。老张向猴老板说,自己也是个耍猴出身,老家是哪里哪里,两个人一聊,发现他们是来自同一县城,而且老张和猴老板有个共同的朋友,他们多少还沾点亲。这下猴老板完全把老张当自己人了,老张问这两小孩哪里来的,猴老板说是在哪个地方通过谁买的,老张点点头。
这时候,突然冲进来好几个警察,上来把猴老板拷住了。原来,老张是一个老刑警,盯着这个猴老板很久了,为了跟一些猴贩子接近,他特意学了耍猴的技术,为的就是套出买卖儿童的相关信息。最后,警察把猴老板带走了,两个孩子成功被警察解救。
重新调整后,故事是不是有头有尾了?整个故事就是:警察老张假扮耍猴人成功解救被拐儿童的故事。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那么,我们再问之前的那两个问题。
1.该小品中,为什么要让张去耍猴? 因为老张是警察,是假扮的耍猴人,为的是逮住买小孩的猴老板。
2.该小品中,老张的方向是什么? 逮住买孩子的猴老板,方式:假扮耍猴人。
3.该小品中,警察老张假扮耍猴人最后抓住猴老板成功解救被拐儿童,是想说什么? 我们要严厉打击儿童买卖现象。
假如老张耍猴这段戏,是电视剧中的一个场景,怎样的前史设计才会使得这个场景是合理的呢?
调整后的电视剧场景C.老张耍猴
老张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生活态度也非常积极,但是就在几天前偶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他生命只剩下半年的时间,除了好友老李,他身边的人并不知情。他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消失了三天,实际上是跑到一个乡村里呆着去了。他痛苦,愤怒,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他放不下他的家人,他几乎要崩溃。三天后,他回来了,他在家睡了一觉,做了详细的生活计划,他知道该如何度过剩下的日子了。
这一天,他出门逛街遇到了耍猴的,于是兴致大发,也上前耍了一段猴,因为本身并不会耍猴,所以闹了很多笑话。而此时,他的好友老李就在旁边看着,老李看着老张耍猴,想到这么一个好人很快就要离开自己了,眼泪就掉下来了。老张耍完猴,发现了老李,老李问他没事吧,老张说他经过几天的思考,已经考虑清楚了,已经计划好了该如何走完最后一段路,他兴奋的告诉老张,他做了多么有趣的计划。老张又变回了那个乐观向上的老张。
重新调整后,老张耍猴,成为电视剧中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老张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消失了三天后,第一次上街,第一次重新回到以前那个乐观的状态。那么,这场戏,有没有方向?当然有的,为的是展现老张重新调整后的心情,老张,一个曾经积极乐观的人,现在却身患癌症,现在他回到以前的状态,像个孩子一样在耍猴子玩,此时此景,好友老李看到后,怎能不落泪?而作为观众的你,如果了解了老张的前史,看到他耍猴子的场景,虽然一些动作非常好笑,但是你会笑得出来吗?你也许开始会笑,后面就会哭,你替老张这个好人难过。
方向、方向、必须要有方向。喜剧的设计,必须要有清晰的方向,合理的逻辑。否则就是杂耍,是卖弄丑相。如果作者致力于靠下三路的手段和低级的方式逗观众发笑,并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极大的快感,那么,我想你可以不用顾及方向,不用顾及逻辑,你也最好不要听编剧给你的创作意见和建议,自己玩嗨了就可以了。只是,你这样的方式在喜剧之路上到底能走多远,一个凭你“任性”创作的喜剧电影能不能收回成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刘开建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剧帮
及作者信息、并保留此版权信息,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刘开建
(新浪微博
@编剧刘开建
)
编剧帮专栏作者,男,专注于轻喜剧创作。
编剧帮招聘啦!
新媒体主编
(影视行业)
|
商务媒介
(拓展)
影视策划
(项目评估方向)
|
产业记者
(可兼职)
会计
|
执行策划
|
平面设计
以上职位均需
2-3年
影视行业及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合则约见
;
欢迎自荐
/
推荐,推荐成功者,
大红包
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