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11 小时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11 小时前  
李楠或kkk  ·  elon musk ... ·  昨天  
十点人物志  ·  拍下5000栋千禧年老楼:站在世纪末,憧憬一 ... ·  2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拍下5000栋千禧年老楼:站在世纪末,憧憬一 ... ·  2 天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3 天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踔厉奋发,积厚成势!OPIC开学典礼/CCI第九期开学典礼&首站培训圆满举办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09-15 14:29

正文

金秋送爽迎学子,启航新程谱华章。


9月14日,在美丽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洋溢着笑脸,迎着朝阳走向大礼堂,前往参加一场重要的盛典——“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人才高峰论坛暨OPIC开学典礼/CCI第九期开学典礼”。


典礼现场高朋满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CCI主席/创新学院校长、OPIC院务委员会主任 葛均波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 赵丹丹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凌宇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李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领导总编辑 杜贤 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倪瑞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 刘厚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钱菊英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创伤中心主任、OCI主席/OPIC荣誉院长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OCI秘书长 杨鹏飞 出席。在一众领导/专家和同道们的见证下,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OPIC)新生和CCI创新学院第九期90位学员正式踏入创新殿堂,开启创新转化学习之旅。


典礼现场


在这场盛典上,为献礼CCI成立十周年,CCI首本关于解析医学创新转化路径和关键步骤的工具书——《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磅发布,“OPIC-Siemens联合影像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CCI实现理论升级和实践拓展两大跨越!CCI创新学院第九期首站培训也于同期进行,并持续到15日上午。


共融共创:用行动和实践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葛均波院士发表致辞表示,创新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医学科技创新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主战场。为着力完善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路径,解决心血管创新中“卡脖子”问题,2015年,CCI成立,至今九年,无论是项目孵化、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医学创新转化生态建设,都取得了瞩目成绩,且已搭建起一个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复合型的创新平台。


在面向即将到来的的CCI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他期待和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OPIC以及众多企业和同道们,未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下, 秉承最初的以临床为导向的创新理念,探索未来产业孵化新范式,畅通“转化-孵化-产业化”链条,引导高质量孵化器链接“强资源”,推动高质量孵化器拓展“硬服务”,打造 CCI“科创核爆点” 。他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将临床一线的声音与工程技术的力量紧密结合,突破底层的核心,以医工融合的方式共同推动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的创新与转化,创造更多产品为人类健康服务。


葛均波院士致辞


从百年校史出发,上海理工大学王凌宇书记指出,今年OPIC首次独立招生,共计招收50余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这是其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希望OPIC以上理工试点建设为契机敢于先行先试,勇挑大梁,积极开展博士创新机制试点,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期待新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主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下真功夫、求真学问、学真本领 ,为推动泛血管器械领域创新进步贡献自身的价值和力量。


王凌宇书记致辞


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倪瑞副院长表示,苏州高等研究院正在做四件事: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管理和商科4大学科,引进400位专任教授(已有近200位),招收4000名研究生(在校生已有3000名),拥有4块校园。热烈欢迎各位学员前往苏州,多参加研究院的校友活动,同时希望各位学员未来能与同为校友的相关企业、投资机构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


倪瑞副院长致辞


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发言称,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花九年时间培养创新人才,解决“卡脖子”问题,搭建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些都和国家战略一脉相承,休戚相关。 今天专著《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发布,是全方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创新行动和创新成果 ,可喜可贺。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为OPIC、CCI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最重要的政策指引,今天的开学典礼正恰逢其时。希望各界精英们能用创新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原创的学科理论与学术实践体系, 解决“卡脖子”、“卡嗓子”、甚至是“卡脑子”的技术难题,用实践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杜贤总编辑致辞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刘厚佳主任表示,CCI、OCI、上理工三个不同的主体,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能凝聚在一起,相互合作,是一种模式的创新,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范式、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成果转化方面都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展望未来,当然还有路要走,后续国家乃至各地包括上海都会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作为市科委直属事业单位,任务是协助科委完成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0-100的全链条创新,从idea开始,从临床医生的困难、问题、诉求开始一直到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营造。今天在此表态,中心非常乐意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学员和各位同道一起为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


刘厚佳主任致辞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赵丹丹书记表示,医学科技创新 首先一定是围绕着临床来开展,其次是造福于病人,第三要医工交叉,第四要有人才培养的基地,储备干部和人才 。申康中心也希望加入共同谋划发展。中心即将在9月20日成立上海市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更加明确的公司形式助力做临床成果转化。在此,也代表中心向在座各位专家同仁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也期待未来能够携手共同为整个上海的生物医学产业发展,为健康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赵丹丹书记致辞


开场和致辞环节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创伤中心主任、OCI主席/OPIC荣誉院长刘建民教授主持。


刘建民教授主持


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代表张海军教授和CCI创新学院第九期学员代表朱建兵教授作为新生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并一致认为,对于全体同学而言,这是全新的开始,也是新的征程。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修炼,不断格物致知。在座的同学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期待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久久为功。


新生代表发言


该环节由OPIC副院长沈悦主持。


沈悦副院长主持


献礼十周年:新书发布和联合实验室揭牌


2024年是CCI成立第九周年,九年过去,CCI在推动国内医疗器械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2024年亦是我国建国75周年,75年来,我国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和突破,但面对新格局,国际新形势变化,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一个十年该如何在医疗器械创新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和探索?


CCI在理论探索上发出“首发弹”, 由葛均波院士领衔、CCI联合行业内40余位专家,历经两年多精心编纂的力作——《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磅发布 ,以此献礼建国75周年,也是提前庆祝CCI成立十周年的礼物。


葛均波院士、王凌宇书记、杜贤总编辑、倪瑞院长、李涛书记发布新书《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作为一部解析医学创新转化路径和关键步骤的工具书,该书内容涵盖医学创新原则、创新转化路径、可借鉴的创新模式等方面,并附有可供参考的创新案例,将为国内心血管领域创新及整个医学创新转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这也是CCI在理论探索上的重要升级。


为庆祝CCI成立十周年,后续CCI还将举行“八个一”十周年系列活动,除发布新书(“一本十周年培训教材”)外,其他七个“一”包括 “一本十周年纪念册、一个十周年回顾视频、一个十周年纪念手办、一个CCI展厅、一个十周年挑战赛、一个创新峰会、一个创新共同体”。


同日,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OPIC与西门子医疗(Siemens)携手打造的 “OPIC-Siemens联合影像研究中心” 也在开学典礼上隆重揭牌,开启了双方在医学影像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新篇章。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浦峥嵘发言表示,未来实验室将开展影像技术的探索、介入耗材的研究、人工智能用于自动导航技术的探索,血管介入机器人的研发等工作。期望通过依托西门子医疗的庞大网络,实现更多共享共创,推动更多创新项目产业落地,以及人才交流。同时希望通过此次创新联合,携手OPIC为医疗器械创新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浦峥嵘发言


该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CCI秘书长沈雳教授主持。


沈雳教授主持


从“新”启航:第九期首站培训进行时


开学典礼结束后,本期创新学院首站培训随即启动。


据悉,第九期历经4个月的宣传招生以及严格的多轮筛选测试,考虑 精英培训原则 ,最终确定录取90位新学员。整体学员构成保持医生+工程师+企业+投资及媒体构成比例, 增加“人工智能专项”人才 ,其中医生组37人、工程师组26人、企业组20人、投资及媒体组7人。


第九期学员合影


第九期培训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为“1主+2辅+1拓展”,更加系统地开展培训;在课程上逐步提升“理论-demo-孵化”各阶段课程能力,并分层次、分阶段明确不同学员的学习目标和终点。同时,第九期重点优化了项目转化服务流程和学员互动参与机制,让学员学之有所用,用之有所回响。


CCI培训部部长张宁作第九期整体介绍


首站培训内容涵盖行业发展现状、创新转化原则、临床需求的挖掘等多个方面。


葛均波院士首先为学员们带来了第一堂课。他以“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体系” 为主题,引领学员穿越创新的长廊,指出了心血管创新领域的五大趋势,即:医学成果转化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逐步转变为政医产学研的创新合力;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在医学创新过程中的价值正在逐步验证和强化;面向未来中国医学创新范式亟需变革;逐步凝练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得到指引;2023年-2024年为高水平医院系统性、规模性开展科技创新转化元年。他指出, 创新要加上投资人的助力,没有投资人所有创新都会停留在纸上。因此,他将CCI的创新理念升级为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 Powered by investors。


葛院士授课


第九期整体介绍及葛院士授课环节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OCI秘书长杨鹏飞教授主持。


杨鹏飞教授主持


9月14日下午, 刘建民教授、沈雳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潘文志教授 等先后围绕神经介入的创新与转化、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探索——回望CCI九年发展之路、医疗器械创新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路径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又一堂精彩课程。



左右滑动查看


刘建民教授、沈雳教授、潘文志教授授课


9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首席创新官、CCI副秘书长/医工协作部部长 吴轶喆教授 及CCI创新培训部部长、OPIC硕士生导师 张宁 就如何发现和筛选临床需求,医学及成果转化的趋势、痛点与实践作了精彩讲解。


吴轶喆教授、张宁部长授课


这一系列课程,不仅全面覆盖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刻剖析了创新转化的内在逻辑,还细致入微地探讨了临床需求挖掘的关键技巧。在每位导师授课后,学员们踊跃提问,与导师们进行了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欢乐又活跃,学员们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激发。


该培训授课环节由OPIC院长助理、副教授、OCI副秘书长张洪剑教授主持。


张洪剑教授主持


为加强新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CCI创新学院特组织“破冰”活动。依据后期培训需要,第九期90名学员被分为A、B、C、D、E、F、G、H、I九个小组。每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选出了本组组长,确定了组名和口号。每组学员分别上台作自我介绍,由组长当众宣布了自己的组名和口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