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周
,
《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让「得到」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成为江湖热点
,
专栏也在本周突破
18
万的订阅人数。
「得到」作者薛兆丰老师和你分
享
10
个
经济学入门概念
,
带你走近经济学。
1.
成本
释义:
成本是你做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代价。
案例:
你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你可以选择打游戏、看电影或者看书。当你选择了打游戏时,电影和读书这两个选项当中带来的价值更高的那个选项,就是你的成本。
2.
沉没成本
释义
:
沉没成本,是指你无论做什么也无法挽回的那部分成本。沉没成本作为一种历史成本,对当下的决策而言,其实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记住,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案例:
比如花钱买了张电影票,电影一开场,买电影票所花的钱就无法挽回。当你发现这部电影是“烂片”的时候,应该立即起身走人,不要觉得电影票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不看就亏了。
3.
科斯定律
释义
:
一项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属于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的人手上。
案例:
十六世纪时,西班牙在南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银矿。但是这些新发现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长期占有,而是自然的流入了那些能生产更好商品的国家,西班牙仅仅相当于一个白银的中转站。
4.
边际效用
释义
:
边际效用就是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新增享受。你愿意花多少钱买一个苹果,取决于这个苹果对你来讲是第几个。手头一个苹果都没有时,你比较愿意出高价;已经有很多苹果时,你的出价就会变得很低。
人是平衡边际的高手,哪个选项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收益更大,就会在那个选项上投入,直到它的效用递减到和另一个选项一致,则开始转向别的选项,
案例:
水维持我们的生命却很便宜,毫无用处的钻石竟然可卖天价。
5.
租
释义
:
有一种资产,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就是租。
案例:
歌坛巨星猫王一开始是个卡车司机,每年收入不过十万美元,成为歌星之后,收入可达千万。
但是,即使他收入只比十万美元多一点,他也会选择当歌星——这部分比原来十万美元更高的收入,就是他作为歌星的租值。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
6.
个人估值
释义
:
一个人为了得到一件商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代价,就是这个商品的个人估值。
个人估值有三个特点:是个人的,不是集体的;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是由行动支撑的,不是凭空的愿望。
案例:
一张你小时候的一百分试卷,在你眼中是很珍贵的东西,而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废纸一张。
7.
交易费用
释义
:
人们为了改善人际关系,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费用。
案例:
警察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人与人之间的危害行为;中介公司、交易平台则是要防止交易中的欺诈行为。这些机构都是为了改善人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
8.公用品和私用品
释义
:
私用品就是你用别人就不能用的商品,而公用品就是一个人用,不影响别人用的商品。
我们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公用品就是政府提供的,私用品就是私人提供的。
案例:
苹果和鸡蛋是私用品;歌曲和科学定律是公用品。
9. 耐用品和易耗品
释义
:
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易耗品,一种叫耐用品。所谓易耗品,就是一次性就能够把它消费完毕的,耐用品是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的。
案例:
苹果和鸡蛋是易用品,油画和房屋是耐用品。
补充:
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必须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发挥功能。
10.
价格歧视
释义
:
价格歧视就是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不同的需求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这里,“歧视”是一个中性词,仅表达区别对待的意思。厂商把不同的需求进行了区别对待,为的是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促进生产的最大化,尽可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好事儿,不是坏事儿。
案例:
很多软件都会有企业版和家庭版。飞机票也会根据你购买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价格浮动。
那么到底作为商家应该如何施行价格歧视策略?股市到底能不能预测?在面对沉没成本的时候该如何做决策?
每时每刻,你都在面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得到」App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和
18万
人一起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订阅指南
① 如果你
是安卓手机用户:
▽ 戳此直接购买
② 如果你是苹果手机用户:
-
请下载「得到」App,注册登录;
-
搜索“北大”或“经济学”,点击产品完成购买。
推荐阅读
关于如何用成本思维做决策的清单
Q:
哪些经济学概念刷新了你的世界观?
又有哪些帮你做出了更好的决策?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请把「罗辑思维」推荐给你的朋友
转载 / 投稿请联系:ljsw@luoji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