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商业评论
《长江商业评论》(Cheung Kong Business Review,简称CKBR)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商业评论。我们尊崇“跨界、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并以此作为价值准则,努力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内容。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商业评论

挂科、破产、被10亿美金收购,Twitch华裔创始人的游戏人生!

首席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6 12:38

正文


作者:昊昊

来源:硅兔赛跑(ID:sv_race)



他考上了耶鲁大学,

却每天喝酒、派对、打游戏。

他入选了YC的第一届夏令营,
却因为创业项目和Google撞车,直接倒闭。

他曾濒临破产,被迫上eBay出售自己的公司,
却绝处逢生创造出价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

他就是世界最大游戏直播平台Twitch的联合创始人,美籍华裔 Justin Kan


此路不通

另辟蹊径


Justin Kan出生在波音、微软、亚马逊和星巴克的老家美国西雅图,他的一家子都是企业家,Justin也天资聪慧,轻轻松松地考上常青藤的耶鲁大学。

入学后,Justin发现自己跟耶鲁格格不入,习惯了西雅图自由创新的环境,耶鲁严谨的学术气氛压得他喘不过气。Justin对学术研究完全不感兴趣,他开始party、喝酒、刷夜来打发时间,却越来越迷茫不安。先是险些挂掉专业课,再是挂掉LSAT与法学院无缘,Justin在耶鲁的学霸圈中沦为彻头彻尾的Loser。


然而他来自西雅图啊! 那片充满创新力的土地。 为何一定要逼自己融入不适合的圈子,何不另辟蹊径?


彻底知道自己不是做学术研究这块料后,Justin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去特么的专业课,反正再怎么学都是挂!他拉着也在耶鲁读书的发小Emmett,开始一起捣鼓事情,尝试自学编程。捣鼓捣鼓着,竟然做出来了一款网络日历,他和Emmett给它起了个朗朗上口的名字:Kiko。2005年,这款应用入选了YC的第一届夏令营。



组队重要

选择竞技场更重要


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对他们的评价是 “这里有三类人,好团队和好点子,坏团队加坏点子,好团队加坏点子,而你们无疑是第三种。” Paul建议他们改变创业方向,有了新点子再回 YC。

站在Justin的角度上,Paul的意思是他选对了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却玩错了游戏。就好比该玩英雄联盟的团队去玩了炉石传说,结果肯定是输。

他们从加州飞回了波士顿,憋在一个便宜的小黑屋里,开始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想新点子,却毫无进展。

“不管了,先做出来再说!” Justin不顾Paul的忠告,决定坚持做日历。 然而并非所有的坚持都会迎来好的结局,不顾市场的信号终将迎来的是粉身碎骨。

Google出其不意地推出了Google Calendar (谷歌日历) ,包括Kiko在内的所有日历产品都受到了巨大打击。辛辛苦苦做的Kiko直接给破产了。“I am just sad.”如果与Google继续对抗,他们将失败地更加难堪。

真的不能再拿鸡蛋碰石头了! 干脆忍痛割爱,卖掉公司,拿到筹款,重新开始!Justin开始在Ebay上拍卖Kiko,一开始他们的项目无人问津,但在拍卖倒计时阶段,Kiko的卖价却一路飙升,从1000美元最终涨到258000美元。

Justin没有光顾着高兴,而是回过头来对Kiko的失败做了反思, 他发誓再也不做连自己都不用的产品,有了合适的队友后,选择正确的竞技场,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作为学生,我和Emmett都不用日历,因为我们的生活都太简单了。我们知道Google有一天会做日历,但我们都不愿意去想,或者说我们都不愿意相信它 (Google Calendar) 会来的这么快。”


火力全开

为用户而战


创新者的窘境在于你不知道你创造的东西是否真的打开了一个新兴的市场。Justin与他的合伙人开发了各种应用,一个家庭云分享的软件,一个类似myspace的个人博客,甚至还有一个照猫画虎学YC的创客营,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厚着脸皮又去找Paul Graham,对话中Justin提了自己各种各样的点子,Paul都摇头,直到Justin说他想做一个名为Justin.tv的直播频道,24小时全天候直播自己的生活。Justin回归到人的本性,他坚信人类总是好奇的,总会有人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

得到了Paul的肯定后,Justin开始新的尝试。他几乎为Justin.tv使尽浑身解数:他直播自己在party上脱光衣服只用剃须泡沫遮住下体,直播自己睡觉打呼噜…… 平均下来,他一天中至少有18个小时都贡献给了那个小小的摄像头。没有隐私,没有生活,他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曝光。


很多人笑话他,骂他神经质、变态。一位MIT的教授,Robert Morse实在看不过去,施舍般地给了Justin五万美金,留言说,“你把自己整的这么傻,我给你点钱吧”。

即便这样,他仍日复一日地做着直播,不断地向周围的人推荐自己的频道,直到他的出格行为惊动了当地的媒体。Justin的坚持终于带来了回报。作为网络个人直播业的鼻祖,Justin.tv上线后粉丝越来越多,产品也从Justin的个人舞台秀,变成了大家都能直播的直播大秀场。



高速发展了几个月后Justin.tv遭遇了增长停滞。眼看着产品又要被做死了,这次坚决不能像Kiko那样埋头苦干硬碰硬了。Justin决定将团队的重心,从“个人秀”拉回到用户上。他们开始手动与用户聊天,咨询他们的看法。用户提了上百条建议,分享了很多他们希望有的功能,Justin带着团队挨个进行尝试。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切入点——游戏。

Justin.tv开设了游戏直播板块,高速发展后Justin决定将它独立出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游戏直播平台Twitch。


Twitch一路高歌猛进,到2014年时,它已拥有每月1亿的观众数。最终在谷歌和亚马逊两巨头的竞争中,被后者以9.7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参透法律

掌握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Twitch帮助Justin实现了财务自由,也让他成长成熟,Justin决定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这一回他要做一个正经的项目。法律服务团队Atrium的使命是“用技术重构法律行业的现有规则”。


Justin认为现在的律师与其客户的交流方式是极其原始的,他从中看到了一个机会。“律师服务是一个艺术与重复性行为相结合的工作”,Justin希望Atrium能参透这个价值960亿美元市场的规则,改造重复性的工作部分,用技术手段将低价值工作自动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