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杜尚(1887-1968)
我从来没有奋力制作,或急切地需要去表达自己,我从来没有那种需要——早上、下午、晚上,日以继夜不停地画的需要。我一生一点遗憾也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1887 年 7 月 28 日,杜尚出生于西方艺术史中,还没有第二个人,放弃了绘画却影响了一个世纪的画家。没有第二个人,独自发起了一场包罗万象的艺术革命,结构出所有尚未被超越的套路,却只创作过屈指可数的几件作品。没有第二个人,智商和情商都高到令人无法想象,却不为自己的天赋所累,选择了最简单、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从很年轻的时候直到生命尽头,他没有一刻被名利或精神的追求束缚、干扰或打击过,他说:“我喜欢生活,喜欢呼吸甚于工作。我不认为我的作品将来对社会有任何重要性。所以,我的艺术就是生活艺术,每一秒,每一呼吸都是一件铭刻于无处的作品,既不是视觉的,也不是思考的,那是一种恒久的陶醉。”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对他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津津乐道,但他醒世良言般的思想却仍未获得充分理解。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思想,及其所指导的生活之道。
法国里昂附近的 Blainville。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公证人,爱好绘画,从不干涉子女的决定,而且总是予以最大的经济支持。杜尚排行老三,他们兄妹六人中有四位都成了艺术家。为了逃避兵役,十几岁的杜尚向版画家外祖父临时学习了一点基本版画技法,通过了“艺术工作者”身份考试,于 1907 年成功退役。随后,他跟着两位学习艺术的兄长来到巴黎,进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学习了近一年。当时正是现代艺术流派纷争的黄金时期,杜尚很快也进入了艺术家沙龙。1912 年,他的名字就出现在最早介绍立体主义艺术的小册子中,似乎有可能发展成某个现代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同年,他完成了《下楼梯的裸女2号》,送到立体主义的独立沙龙去展览,却遭到拒绝,因为他的画面中以分解人物形态的方式探索了运动感,这一点被强调形态构成的立体主义指摘为涉嫌未来主义(后者强调画出动感)。
1、下楼梯的裸女
下楼梯的裸女 布面油画 147x89cm 1912 现藏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这便是年轻的杜尚离开艺术之都的核心艺术圈、变成独立艺术家的转折点。艺术圈不过是社会的一部分,派系斗争的存在让杜尚看清,艺术不是什么心灵净土,而只是人类众多的社会事务之一。他对沙龙、流派和任何艺术组织都不再依赖,独自踏上真正的自由之路。杜尚去巴黎的圣热内瓦图书馆做了图书管理员,每天为读者办理借书、还书的手续,自得其乐。
第二年,美国艺术家帕克来到巴黎,将《下楼梯的裸女》选入了即将在美国举办的军械库画展;杜尚也有幸结识了这位两年后邀请他前往纽约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朋友。来到美国后,杜尚受到当地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尊重,结识了一生的艺术家好友曼•雷和毕卡比亚,他居住的公寓也成为欧美现代艺术家聚会的沙龙。然而,他拒绝了慕名而来的画廊订画协议,只以每小时两美元的价格教授法语为生。
2、大玻璃-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试图表现运动之美,杜尚则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让艺术摆脱美,去掉艺术那美丽圣洁超凡脱俗的虚假光环。此时他开始把机器的形态纳入画面,尝试以机械制图的方式来取消传统意义的艺术语言:笔触、光影,以及它们想要营造的意境。1915 年到 1923 年间完成的《大玻璃——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实现了他对绘画形态和内涵的巨大突破。
大玻璃-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 玻璃、铅等综合材料装置 尺寸不定 1915-1923 现藏英国伦敦泰特艺术博物馆
这件作品是在玻璃上以铅作为边线,在其中填上颜色,再在表面镀上一层铅膜完成的。以往的艺术接受和批评标准无法容纳“这幅画”,它的标题和内容也没有直观的联系,人们开始感受到杜尚的难以理解。然而,这只是杜尚否定所有传统的和流行的美学观念、重建艺术概念的开端。
3、手提箱式盒子
1934 年,他把自己的创作笔记放在盒子里,做出了完全不是绘画的作品《绿盒子》。1938 年起,他又花了三年时间制作《手提箱式盒子》,在一系列手提箱里收集了他过去作品的袖珍复制品,赠给巴西艺术家 Maria Martins,当时她是杜尚的情人。这些作品进一步否定了艺术主要是为了营造视觉美感的观念,而强调了艺术应当具备思想的观点。
手提箱式盒子 综合材料 尺寸不定 1938-1941
如果说这些作品至少仍然保持着“制作”的成分,他早在 1912 年就开始实践的另一条路,就不得不说是对包括现代艺术在内的的所有“艺术创作”更加彻底的否定——这就是 Ready Made,杜尚艺术的灵魂标签,“现成品”。他认为,日常生活用品足以取消人们期待的“艺术属性”——当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东西被放在一个不属于它的功能的地方,并被赋予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后,它原来的作用就消失了,意义发生了改变。艺术是关于思想,关于生活,艺术就是这么回事。它不是任何崇高的存在,这里没有美与丑的界限,没有所谓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诣趣。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
自行车轮 现成品 1964(1913年原作的复制品) 现藏MOMA(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4、泉
杜尚说:“现成品放在那里不是让你去慢慢发现它的美,现成品是为了反对视觉诱惑。它只是一个东西,它在那里,用不着你去做美学的沉思和观察,它是非美学的。”1917 年,杜尚买了一个白瓷小便池,把它倒过来,签了个假名 R.Mutt(这是篡改了全美知名的卫生设备生产商 J.I.Mott 的名字),试图以此作为作品,去参加号称是思想最开放、最反对学院戒律的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据说,这个展览只要交 6 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参加,他们接受任何作品。
泉 现成品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摄 1917
但是,杜尚这回的玩世不恭真是超出了这个世界的边界,他的《泉》虽然交了 6 块钱的入场费,却被美国最激进的前卫艺术家们破例拒之门外。而杜尚呢,则不声不响地将这件作品和他自己一同撤出了组委会,所以,事实上这件作品并未展出过,也没有对当时的美国艺术界造成任何影响。上面这幅《泉》的照片,是美国摄影大师施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 )当时拍摄的,这个小便池原件很快就神秘失踪了,今天在泰特博物馆收藏的,是个新的小便池。。。不过,这次事件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巨大的冲击,后来它不断地被提及和解释,受到的关注反而越来越高,成为艺术史上尽人皆知的名作。
5、L.H.O.O.Q
现成品作为一种艺术,看起来简直容易得不像话,但它反映的思辨却是如此深刻,它那高级黑的幽默和对人类所有装腔作势的嘲笑是前所未有的。杜尚的现成品做得很少,因为他有意识地避免制造思维定势和艺术运动。他的现成品很少送展,绝不出售,只放在工作室自娱自乐或送给朋友,这其中就包括另一件举世闻名的大作:给蒙娜丽莎画上小胡子。他的创作动机仅仅就是为了好玩,给它起名为《 L.H.O.O.Q 》,也就是法语 elle a ehaud au cul (她有一个热屁股)的快读谐音。杜尚表示这揭示了原画中人物的另一面。后来这件作品引起轰动,是因为毕卡比亚自作主张把它拿去发表,还取了个煞有介事的名字“杜尚的达达主义作品”。
L.H.O.O.Q 现成品(明信片)19.7x10.5cm 1919 现藏法国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
杜尚一直在抵制人为的规矩和定义,他从不执着,他与任何事情都保持着一点微妙的距离。他认为科学也同样是人为的,并不意味着终极真理。
6、三个标准的终止
在《三个标准的终止》中,杜尚试图重新制造尺度。
三个标准的终止 1913
杜尚说:“我们毕竟要接受所谓科学的法则,因为这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事物的真相。也许它们只是幻象。我们太看重自己了,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地球的主宰,我对这一点非常怀疑。‘法则’这个词和我的处事原则完全抵触,科学则显然是一种封闭的循环,新的法则一出,旧的就得全部改过。我看不出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推崇科学,因此我要给出不同于实证的伪证,我全部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证伪。这就是我的个性,我就是不能对生活抱一本正经的态度,但是,给一本正经来点幽默,倒是很有趣的。”
7、给予
1944 年,他开始秘密地制作他的最后一件作品,这个至今依然显得超越期待的庞大作品耗费了杜尚将近 20 年的时间。在一扇不能打开的砖头拱门的木质门板上,有两个小洞,透过洞眼可以窥见门内的情形:一堵残破的矮墙后,一具真人大小的女裸体模型叉开双腿,仰面躺在一堆树枝上,左手举着一盏煤油灯,观者看不见她的头部。稍远处是一片写实的有山有水的风景,一道瀑布不停地哗哗流淌。这件作品名叫《给予:1. 瀑布,2. 照明的煤气》,没人能够对此给出足以说服他人认同的解释。或许杜尚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总是试着去理解,而是去感受无法理解是怎样一种真实的存在。
给予 1944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艺术,主要就是沿着杜尚的轨迹发展的,确实一点也不夸张。杜尚的思想在 1960 年代被美国艺术家重新发现,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都是杜尚直接的后裔。还可以说,《自行车轮》是装置艺术的前身,《笼中方糖》是包裹艺术的肇始,《旋转光轮》则是色域艺术、光效艺术的起点。杜尚对艺术名作印刷品的调侃,也被沃霍尔和利息滕斯坦发扬光大;甚至西格尔对真人翻模制作雕塑的灵感,也与杜尚用屁股在石膏上压出模印的启发不无关联。
在艺术现象继承的表象下,是杜尚的思辨和怀疑精神,支撑着波及全球的现当代艺术脱离唯美思想宣教的工具地位,建立全新的独立思考、社会观察和批评者的身份。
1954 年,杜尚加入美国籍。这位先行者在晚年说:“我有幸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不应以太多的重压拖累他的生命,诸如忙碌的工作、妻子、度假屋、轿车等等。所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单身汉,容许我不需要面对普遍的生活困难。所以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我从来没有患过重病,也没有忧郁症或神经衰弱等。还有,我从来没有奋力制作,或急切地需要去表达自己,我从来没有那种需要——早上、下午、晚上,日以继夜不停地画的需要。我一生一点遗憾也没有,没有,真的没有,我晚年的运气甚至比早年还好。”
附:
徐冰、艾未未与谢德庆的对话 | 1993年
做作品和做爱很像 | 蔡国强
-END-
LCA 整理 可随意转发至朋友圈
公众号及其他转载请提前告知
LCA:热爱生活 喜欢文化 关注艺术
您有任何建议、供稿都可发至邮箱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LCA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