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要减肥,想要健身,但大多数人的状况是:决定要减肥或健身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买了一堆装备,办了几千块的健身卡,却在去了不到三次后,将这些东西都束之高阁。
为什么建立一个锻炼的习惯这么难呢?
因为太多人不了解习惯背后的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多人太急了,太想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改变。
是的,
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成名
,都喜欢看“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一年变身亿万富翁”、“胖女孩半年瘦身八十斤俘获男神芳心”的故事。
但这些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之所以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捣乱。
首先你得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才能战胜它
。
在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茹毛饮血的时候,资源稀缺,吃了上顿没下顿,大脑需要持续的分泌化学物质,它们促使人们去寻找并摄入食物,热量越高越好,把自身的脂肪储存的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这种机制,人类很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可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所以我们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为达成长期目标放弃短期利益。
但原始的那部分大脑并没有消亡,它依然在时刻争夺着身体的控制权,促使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求即时的满足感。
所以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在认真学习时,忽然会冒出“学这么久了,看一集美剧吧!”的念头;为什么晚饭吃了不少,睡前还是管不住自己伸向零食的手;为什么你打开手机想要背单词,却鬼使神差的戳开了微博……
这些的本质都是原始大脑在作怪。
好了,看到这里,你意识到敌人的存在了,即大脑的原始部分;你也意识到它惯用的伎俩——即时满足感。但这还不够,要打败它,你得掌握科学的武器,也就是习惯的原理。
习惯的原理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和信念(belief)。
1、触机:即触发习惯的原因。
你可以想象成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子弹就打出去了。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或场景。
你早上刷牙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额,好吧,还有肚子饿了);有人习惯睡前刷微博,那么触机可能是你躺下来盖上被子。
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
2、惯性行为: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
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看看娱乐新闻;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
在更正坏习惯时,你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这一步是最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
因为良好惯性行为的建立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正向的反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奖励”。
3、奖励: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
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
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这些哪个不是这样?
好习惯难以形成,也恰恰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
背单词、健身、练书法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很多人不行,那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
: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微博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顿好的庆祝下等等(啊喂也不要暴饮暴食啊!)
关于奖励,稍稍多说几句。诸如学习、健身这种事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呢?这个展开能写两本书……知乎上有很多学习、健身相关的优质答案了,我这里不赘述。
我想提供一种思维: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思维。
即
多去看看那些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
此外,强化你的“信念”有助于你获得精神上的正反馈。
4、信念: 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
你想要每天背单词,是为了干掉英语考试;你想要学会弹吉他,是为了能在各种晚会上一显身手;你想要规律饮食、早睡早起,是为了身体健康;你想要健身减肥,可能是想俘获女神/男神的芳心。
总之,你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信念能让你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
明白了这些,可以更好的帮你建立习惯,而关于如何建立习惯,有太多的技巧,诸如远离诱惑、分解目标、建立记录和反馈机制……多的能写出一本书。
三点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