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民间投资共享平台——汇集投资高手,发现投资好点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3月14-16日,并购六条重大机遇 ... ·  2 天前  
债市唤醒官  ·  2025-0219-大佬说今天市场完美收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IGG”之旅的杂想(一):我靠什么熬了三年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26 09:15

正文

三年前,我买入igg(00799)且一直全仓持有。该股长期在低位徘徊,令我尝尽苦涩的滋味。后来股价慢慢上扬,尤其是3月6日之后快速上涨,让我萌发了要把三年持股的心路历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的想法。


1、我靠什么一直熬了三年?


前几天,收到我香港基金经理发给我的微信: “你那IGG很劲,你有眼光,你应得”。我是通过他所在的银行买入IGG股票的,他是最清楚我持股三年心路历程的人。


也有朋友打电话或发微信调侃我: “你终于中头彩了。”、“大神,告知我,下一个股票应该买哪只?”,云云。


当然,也有祝贺和感谢的。因为他们中间有几位是去年7月初听了我的建言而买入IGG股票的朋友。

其实,这三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尤其当股价跌去近一半的时候,继续熬着,个中滋味,只有我知道。


我是靠什么一直熬着,直到“守得云开见太阳”的呢?是靠阿Q的精神胜利法吗?是靠算命占卜吗?当然不是。我靠的就是一个十分简单又核心的理由:“等待下一个游戏的成功”。


尽管IGG在2015年夏季推出王国纪元不成功又收回了,我还是靠着这个十分简单又核心的理由,继续“等待下一个游戏的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在下一个游戏还没有推出,更谈不上成功之际,我又贸然地加仓了40%的IGG。这是我最大的败笔。


尽管这部分的股价现在已经上涨了一倍,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一是,不能按自己的规矩操作是犯大忌的事。


二是,万一股票跌了,如果不加仓,损失的是35%的持仓量,加仓了损失的是80%的持仓量。冒这个险,是失去理智的。

2、“将贪婪进行到底”,邪乎?


当IGG的股价站上6.5元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一个问题: 我该在什么价位卖出?最初定的规矩是,站上7.5元之后逐步套现。


之前,我一直按照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以“成交量”来估算股价的走势(有网友对于“成交量”这一说法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我认为他们是对的。从今天起改为“换手率”)。


结果股价一路上涨,我却迟迟没有兑现。


是不是无休止地上调卖出价,直到永远呢?当然不会。我会在12元多的价位套现约25%的股份,然后把剩下的75%做长期持有。


其中有恐惧的原因,也有按规矩执行纪律的约束。因为我的持股量很大,不能一直坐在哪儿傻等,被黑天鹅击垮。当然,我也有思想准备,万一哪天被黑天鹅击中了,那也只能认命了。

“如果我是一个刚刚接触IGG股票的人,目前的价位会不会买?”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并努力的找寻答案。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一定要找到是否长期持有股票的理由。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继续“将贪婪进行到底”。

3、不忘初心,回归原点


我觉得年报发布后,根据定量的数据来决定是否继续持股,已经不够用了。因为摆在那里的数据都是过去式了。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过去式的数据再好,也不会对股价有长期的实质性的利好。预测的数据再好,短期内会利好股价,但无法持续支撑股价向好。


假如二季度的数据不及预期,股价一定大跌,而且在没有得到确认的利好数据出台之前,股价走势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


如前所述,我觉得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现在的IGG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我又回到原点,用三年前的方法即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审视今日的IGG,是不是值得我长期持有?经过思考,我得出了以下二点定性分析的结果:

其一,IGG在成功推出了城堡争霸和王国纪元之后,尤其是在经历了第一次推出王国纪元失败收回之后,市场已经不用再怀疑IGG的研发、营运、纠错等能力,第三款乃至第四款游戏的成功是可期的。只是成功的时间点有先有后而已。

其二,像IGG这样优质的被低估的手游公司,在市场上乃属凤毛麟角,被收购或被战略性参股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上述二点定性分析的结果令我相信,它们是推动股价持续上涨、且不受短期数据波动影响的重要条件。

除此之外,从3月20日至31日,股价在突破8元之后的换手率已经高达48%,再加上节后开盘持续在9元(低于此股价的可能性很小)以上的交易,相信换手率很快将达到90%(管理层持股32%不包括在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