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迪智库
赛迪智库感谢您的关注。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咨询翘楚,我们密切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问题,同步追踪国内外工业和信息化最新动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骇人听闻!“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 ... ·  3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智库

前瞻|总第857期 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要紧的是抓住知识产权这个“牛鼻子”

赛迪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6-07 15:41

正文


重磅福利
赛迪出版物

赛迪出版物线上全新亮相!即日起,赛迪智库系列出版物开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模式,轻点手机即可触达!

在线阅读方式:一、关注“赛迪智库”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出版物”;二、浏览赛迪报告库网页report.ccidgroup.com搜索刊名。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中部崛起座谈会时 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是全球公认的表征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对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发挥有力支撑和保障作用。2023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的国家,但国内外舆论对于我国专利的评价一直是“多而不优”,即对产业支撑力不足,不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赛迪研究院认为,主要原因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专利数量偏低、高价值专利“淘”不出来、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建议在稳定专利数量稳步增长势头的同时,引导做好专利布局、高 价值专利筛选、优化专利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有力支撑。

点击文末 “阅读全文” 可查看下载全文

一、专利规模优势明显,但三个结构性缺陷突出

1、专利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与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

2、多数企业没有能力筛选出高价值专利,产业也没有相关协同机制给予支持;

3、大量专利申报主体与实体经济脱节,不能迅速衔接至国内实体经济。

二、专利对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的三个主要原因

1、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是造成高质量专利不足的核心原因;
2、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是“长牙齿专利”无法被发掘出来的深层次原因;
3、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权利人顾虑重重,是很多专利无法成功转化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是调整专利补贴的方向,将经费支持从单纯的专利“申请”环节逐步过渡到专利“维护、分析、挖掘、运营”等环节;

二是构建“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专利库”和“反制专利清单”;

三是优化专利成果评价机制,强化市场评价导向。

本文作者:知识产权研究所  王磊 李新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点击文末 “阅读全文” 查看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赛迪智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