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扩展迷EXTFANS
科技圈一手资讯,实用资源分享,互联网尽在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街老裘  ·  巴菲特的股东信 ·  昨天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3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扩展迷EXTFANS

“假马斯克”骗光82岁老人毕生积蓄,高达近500万元!

扩展迷EXTFANS  · 公众号  ·  · 2024-08-20 18:48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迭代,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日常生活,但由此衍生出的新骗局、新套路也在刷新人们对风险防范的认知。这背后不仅关乎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还潜藏着人身安全的风险和隐患。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种全新的数字诈骗, 诈骗犯利用复杂的AI工具制作特斯拉CEO马斯克等名人的视频,并利用这些“AI名人”对各种虚假的产品或“投资”进行背书,并承诺高额投资回报。

在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中, “AI马斯克”背书的一家所谓的外汇公司轻松骗走了一名82岁的退休老人超过69万美元(约495万元人民币)的毕生积蓄。

在这类骗局中,诈骗犯通常先寻找一个真实的采访马斯克的视频,再使用AI工具将他的声音替换,并利用口型同步技术编辑马斯克的口型,让视频看起来更加真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以假乱真的视频可能是非常难以辨别的。

除了马斯克外,“股神”巴菲特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等也是常出现在这类诈骗视频中的名人。


“AI马斯克”泛滥,生成仅需几分钟
却有人被骗近500万元

最近几个月来,成千上万个由AI驱动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泛滥,这类视频被称为“深度伪造(deepfakes)”。根据德勤的估计,AI驱动的“深度伪造”视频/广告预计每年将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欺诈损失。

然而, 这些视频的制作成本只有几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这类视频由于名人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推广,包括Facebook上的付费广告,扩大了它们的影响范围。

骗子们会从一段真实的视频开始,比如下面这段来自《华尔街日报》的采访马斯克视频,提问者是该报一名编辑Thorold Barker,他的声音也出现在视频片段中。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在“深度伪造”视频中,马斯克的嘴部动作用唇部同步技术进行了编辑,这种技术可以调整一个人的说话方式。 骗子还会用语音克隆工具添加AI声音,这种工具可以从样本中复制任何他们想要的声音。 因此,最终的视频对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来说,可能相当有说服力。

已有人因此上当受骗,82岁的退休老人Steve Beauchamp便是典型案例。据外媒报道,去年年底,82岁的退休老人Beauchamp观看了一段视频广告。 视频中马斯克支持一个承诺快速回报的激进投资机会,口型与声音都高度吻合,还融入了马斯克标志性的南非口音,看起来极为真实。 于是,Beauchamp联系了该广告背后一家名为Magna-FX的外汇公司,开设了一个248美元的账户。经过数周的一系列交易,Beauchamp耗尽了他的退休账户,最终投资了69万多美元(约合495万元),而这些钱都被卷走了。

另据非营利性消费者权益组织美国商业促进局的一份报告,一名得克萨斯州人表示, 他在看到马斯克于2023年2月在所谓的YouTube“直播”视频中发言后,损失了价值3.6万美元的比特币。 其称,“我把比特币发送了出去,却再也没有收到任何东西。”

负责监控和检测“深度伪造”的公司Sensity分析了2000多个深度伪造视频后发现,到目前为止,马斯克是这类视频中最常见的“AI形象”。具体来说, 自去年年底以来,“AI马斯克”出现在近1/4的“深度伪造”骗局中。 而在加密货币相关的“深度伪造”视频中, 他出现的频率甚至高达90%。

对此,研究加密货币社区的专家表示,马斯克在全球拥有独特的粉丝群,其中包括保守派、反建制派和加密货币爱好者, 这类群体往往会被另类的发财途径所吸引,这也使他们成为数字诈骗犯的完美目标。 而且这类群体中,年纪较大的互联网用户往往更容易成为诈骗犯的目标,这类群体对加密货币、AI和马斯克都非常熟悉,但他们的警惕性往往不足。

除了马斯克外,“股神”巴菲特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等也是常出现在这类诈骗视频中的名人。


AI技术成诈骗工具
Facebook和Youtube是重灾区

外媒报道中称,目前来看,很难量化到底有多少“深度伪造”视频在网上流传,但在Facebook的广告库中搜索这些骗局的常用关键词,能搜索到数十万个广告,其中许多都包含“深度伪造”视频。

尽管Facebook已经删除了许多违反其政策的视频,并关闭了一些账户,但其他视频仍在网上流传,而且似乎每天都有更多的视频出现。 不仅是Facebook,YouTube上也充斥着这些造假视频,而且通常使用“直播(live)”标签。 但事实上,这些视频是预先录制的”深度伪造”视频。

YouTube在一份声明中说,仅今年一季度,就删除了超过1570万个频道和超过820万个视频,这些内容大多因违反其反垃圾邮件政策而被删除。

这类“深度伪造”广告的盛行还导致澳大利亚亿万富翁Andrew Forrest提起民事诉讼,控告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在广告业务运营方面存在疏忽。 他认为,Facebook的广告业务诱使“无辜用户进行了错误的投资”。Meta则表示,其正在培训自动检测系统,以捕捉其平台上的欺诈行为,但同时也提到,资金雄厚的欺诈者会不断变换策略以逃避检测。YouTube则表示,其政策禁止欺诈和篡改视频,并于今年3月要求创作者在使用AI创作真实内容时必须披露。

事实上,数字诈骗并不新鲜,但自去年AI工具开源后,新一波“深度伪造”视频井喷。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FBI也发出警告称, AI驱动的网络犯罪和深度欺诈正在上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