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在1930年代曾实行过为期很长的「双片连放」制(double feature、double bill),我来聊聊好莱坞当初是如何分配「双片连放」的票房。
「双片连放」(这里的双片都是长片feature,甚至也有三片乃至更多)自1910年代中期的长片时代以来就有了,但成为一种风行的制度,是在30年代大萧条时期。
我们知道那时美国的电影院有很多是被五大片厂(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福斯、雷电华)控制,但也存在很多独立、不属于任何好莱坞大片厂的院线。
在30年代以前,看电影不仅仅是看电影,而是一个大show,除了看一部电影,还可以看到附送的新闻片、短片、真人秀、歌舞、相声、小品、杂耍、魔术⋯⋯各种你想象得到的舞台表演。
在大萧条时期,那些不由好莱坞制片厂控制的独立院线开始想法用一部廉价的影片来取代那些豪华表演,等于让观众连看两部片,但票价仍然和一部一样。「双片连放」通常是先放A级制作(top half),再放B级制作(bottom half),看完大片的要没兴趣可以直接退场,有兴趣就接着看B级片。
《西线无战事》
大制片厂对这种做法是不高兴的,因为这相当于把大片打折销售。所以,大片厂的人把「双片连放」称为double-feature evil。但不管大片厂怎么反对,这种做法已经势不可挡,慢慢连大片厂自己下属影院也不得不跟进,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还涉及一些经济和法律上的较量,不属于本文话题,不表。
再说好莱坞电影发行的票房分成问题,有很多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固定费率,或者说买断(flat fee),发行商按天数或按协商的固定总额收取片租(rental);一种是按百分比分账(box office percentage),一般有个保底的基准线,超过基准线后影院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返还给发行方,这个百分比一般随上映时间变动,这和今天是一样的。
但平均下来,30年代返还给发行方的分账占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比今天的分账百分比要低一些。
在无声电影时代,固定费率是主流的分账方式(超级大片和roadshow是极少的例外),有声电影出现后,百分比分账取代了固定费率,成为标准做法。
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因为在无声电影时期,根据观众调查,电影本身质量在电影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性远远排在各种周边表演之后,而周边表演是由影院组织,和电影制片厂关系不大,所以单纯就影片议定一个固定的费率是双方都同意的做法。
有声电影出现后,周边真人表演慢慢消失,看电影真的只是看电影了,片方的议价权增加,对他们更有利的百分比分账就成为新的做法。
不过,在有声片时代,按固定费率分账的做法也并未完全消失,一种是应用在后几轮(lower-run)的影院,原因很简单,轮次越低的影院影片周转越快,经常一周换三次,片方没有精力去核对它报上来的数字是否准确,即使这样做了相比收上来的少量票房也很不划算,所以议定固定的费率较为可行。
《天堂里的烦恼》
另一种情况,就和「双片连放」有关了。「双片连放」刚一出现,就对票房分成的制度提出了小小的考验。通常情况下,一起放映的两部影片并非由同一家公司发行,你怎么来区分它们对一张票价所作的贡献比例呢?
一开始的做法被证明是相当费力不讨好的。每个发行公司的代表和每家影院坐下来议定一个比例,比方说,嗯,你这个「双片连放」,放了我们派拉蒙一部A级大片,又放了一部他们环球的B级小片,我们是大片,应该拿70%呀,环球说不行不行,你们顶多65%,我们要拿35%(这里说的当然都是影院提留之后的再分配)。这种做法很快就被放弃了。
那么为了省却麻烦,A、B两部影片都选择同一家公司发行的不就行了吗?但这样的搭配根本行不通。因为电影院放映影片的周转速率是非常快的,好莱坞任何一家公司的出品数量都无法满足独家供应。所以不论是大片厂下属的影院,还是独立的影院,都不会限定自己只放某家公司出的影片。
所以最后针对「双片连放」,好莱坞片厂和院线达成这样的共识,A级片实行按百分比分账,B级片实行固定费率。具体的做法是先从总票房里减去应分配至B级片的部分,再按百分比分配A级片应得收入,这还有个好处是打消院线故意选择低质量B级片的动机。
不过这对院线也形成了一个相反的刺激,会让他们倾向于选择价高的B级片,这对A级片出品方是不利的,所以合同往往会规定B级片的封顶费率。在各方之间达到平衡才是和谐之道。
往期精彩内容
贬低黑泽明的理由,把竹子用光了都写不完
他是好莱坞体制扼杀的第一个天才,第一代奥逊·威尔斯(1)
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段的几次变革,或者说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