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从不演烂片,名字就是金字招牌,这样的男神我认识一位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12 1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有个朋友说对印度电影无感,我觉得那一定是TA打开的方式不对——没有从阿米尔·汗主演的影片看起。


去年年底时听说阿米尔·汗出了一部新片《Dangal》(中译名是《摔跤吧!爸爸》),当时跟朋友约好,大陆如果引进了,一定一起到电影院看。



虽然网上和电影杂志上也看到过剧情介绍,话题大都是关于女权,以及 阿米尔·汗 神奇的增肥及瘦身经历,是的,他一个人从20岁演到60岁,肌肉和肥肉都货真价实。



说实话,题材和这些剧透不怎么吸引我,我也不是体育爱好者,但我还是要去看——因为是阿米尔·汗啊。他就是好电影的保证,会有极佳的观影体验。


当然,没有失望,运动题材也能hold住,故事讲得那样好。每一分钟都不会觉得无聊,节奏把握得当,恰到好处的戏剧性,幽默的镜头语言,前半场一直在笑,然而,剧终时我和朋友都摘下眼镜,默默抹眼泪……某同事,一个男生,据说也哭了好几次……



不用扯那些大的命题和深意,首先,《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适合8岁到80岁全家一起观看,没有坑爹的3D。 个体成长、父女情深、梦想与自由,这部片子里都有。而且对我来说,电影 好看的 标准是,即使你被完全剧透,依然可以享受每一秒的观影乐趣。



女孩子们演得很灵动,俩小姑娘长相与表演各有千秋,和男孩子打架打得真带劲啊。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父亲和姐姐有了隔阂,妹妹对姐姐说了一句话:“ 那是爸爸啊,最坏又能怎样呢?大不了被他骂一顿而已 。”

被戳中……泪目……这就是血缘关系吧。他可以为你对抗整个世界,他永远爱你,相信你。



有个朋友说对印度电影无感,我觉得那一定是TA打开的方式不对——没有从阿米尔·汗主演的影片看起。

我是从2009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认识他的。这部电影里的印度皇家工程学院和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有诸多相似之处: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为了竞争,为了工作,为了移民……只有兰彻不一样,他有突出的天赋,也是唯一能独立思考的人。



电影台词:


“当你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知不觉追赶你。”


“害怕明天,怎能过好今天呢?”


阿米尔·汗 凭《三傻大闹宝莱坞》刚进入中国观众视野时,曾被人称作“印度的姜文”,意在说明他又演又导又有思想。(现在还有“印度刘德华”“印度梁朝伟”“印度成龙”之类的说法,可都不能代表他。


他在电影中常出演略孩子气的角色,但我觉得他与姜文“我还是个孩子”那种姿势不同。 阿米尔·汗 演的孩子是永葆赤子之心,姜导则是保留着孩子般的任性(看了《一步之遥》后更加这么觉得),更多的是“我胡闹你们都得让着我”。一个硬币的两面。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演兰彻时, 阿米尔·汗 已经44岁了,导演邀他来演大学新生时,阿米尔·汗问,“你真的确定让我演吗?我们可能会成为整个印度的笑柄哦。”


电影上映之后,所有人都不记得当初他的怀疑——体态年轻也就算了,他的眼神是如此清澈纯真。


2007年 阿米尔·汗 自导自演过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算是一部冷门佳片。他演一个年轻的老师,步伐轻盈,眼眸清澈。片子的理念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相似,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何必放入同一个框架中。

来自星星的孩子并不是都教授,而是指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8岁的男孩伊夏有阅读障碍,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父母将他送进了寄宿学校。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美术老师尼克。


和那些固守陈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伊夏展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也找到了快乐。片中有成长的欢欣,教育的鼓舞,让人感到力量。



台词也很戳人:


“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反对,但是他们中间出现了最后的赢家,于是惊艳了世界。”


“在所罗门群岛,原住民要砍伐树木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把树砍倒,他们只会聚集在树木周围,大声咒骂,咒骂那棵树,过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了,它自己会孤独死掉。”

2014年的《我的个神啊》是一部喜剧,发现是他主演后,我立刻决定要看。看过后身心舒泰酣畅淋漓,符合我对“想看一部电影”的所有期待,通俗而不浅薄,笑中有泪,浪漫、奇幻、情感、信仰、人性、思考都充沛,歌舞俏皮灵动,仨小时毫不嫌长。


阿米尔·汗 扮演了一个误入地球的外星人PK,一丝不挂落地,遇到的第一个地球人还抢走了他遥控飞船的钥匙。于是他求助神明,在印度展开了一场寻物之旅,遇到了很多麻烦。用外星人的视角审视日常,自然极为有趣。



因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阿米尔·汗几乎被片约淹没,但他坚持低产,挑剧本,精细打磨。他说,“ 当我读剧本时,故事要能抓住我的心,它应该能让我大笑或流泪,要能带动我的情绪,引起我的思考,让我感到兴奋,只有当一个剧本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时,我才会接演 。”


台词:


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们的神。神会接受你的保护吗?你,哼,这个世界太小,和宇宙相比这个世界真的太小,而你,坐在这个小小的世界这个小城市这条小街道上,信口开河说要保护创造整个宇宙的神?他不需要你来保护!他有能力保护他自己。


情怀当然要讲,可一部电影,首先要做到讲好故事。花时间去看电影,还是为为了精神享受,为了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片子是《未知死亡》↓



这个坑爹的翻译片名可能让你兴趣寥寥,这秀肌肉的海报可能不合你口味……可是,可是这片子真的超好看,看了还想重温!看看下面的造型是不是就好接受多了?



翻拍自诺兰的《记忆碎片》,但不烧脑,比原版的轻松,复仇的黑暗主题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裁与活泼灰姑娘的爱情故事淡化了,有震撼、感动、甜蜜,爱情如此美妙,自己也不由地跟着他们憧憬幸福……



另外,女主是我见过最可爱的印度女演员,一点都不傻白甜,特别值得被爱,换我是男主,也会喜欢她。


哎呀呀,米叔这张也太萌了吧,简直不能相信他生于1965年…… ↓


总结升华:阿米尔·汗是一个电影匠人。


在他的电影生涯里,演过的角色横跨男神王子到草根小民,可以演雄性荷尔蒙四溢的车神,也可以演迷人的痴情男主,能当霸道总裁,也驾驭得了纯真大学生,演技和无龄感的外形,让他在各种角色里通杀。


他主演的电影,多次刷新宝莱坞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他与电影圈中喧嚣与浮躁的部分保持着距离,尽管获奖无数,但除了印度国家电影奖颁奖典礼外,他拒绝亲自去领取其他电影奖。


2007年,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想为他做一尊真人蜡像,他以“ 人们要看我的样子可以去看我演的电影,我的精力有限,不能分心 ”为由拒绝了这个众人梦寐以求的荣耀。



他还做了一档叫做《真相访谈》的电视纪录片,因此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时代》杂志把阿米尔·汗称为“印度的良心”。


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比大熊猫还要少,所以称得上是“国宝”吧。


你最喜欢 阿米尔·汗 的哪部电影?


作者简介:闫晗, 专栏作者, 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新浪微博@闫晗-


摘自微信公众号“闫晗”

ID:yanhanyahui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