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国色天香彩色银币,龙头币! ·  21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21 小时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蛇钞二次预约号段公布!重点关注这些号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4-10 22:41

正文

今日本号分享《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一文,该文虽是旧文,但提出的问题仍值得深思,供大家参考。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文/ 梁衡

(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来源/网络


享受岂能是头衔?


有一件事想了很久,不吐不快。


常见报刊上或会议上介绍某人时,或在名片上印头衔时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追悼会上也不忘加这一条。


这个“津贴”施行于20多年前,那时知识分子待遇一般,生活拮据,于是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津贴,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之意,后延续下来。


不想这倒使一些人用来做了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我享受国务院津贴”(类似提法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


事情虽小,却关乎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津贴是什么?就是生活补助。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很少要人补助,如果真拿了别人或政府给的补助也会心怀忐忑,低调处事,加倍工作。


现在反过来了,把“津贴”挂在嘴边,印之名片,显于报章,足见其浅。


此现象文科多于理科,而犹以书画界为最。


媒体也无知,跟着捧。


就像某一级首长,在单位吃小灶,出门坐小车,这本是一种生活、工作待遇。


如果每开会或印名片,都要称:享受小灶、小车者某,这成何体统,他还算个首长吗?


记得前些年,有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之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想来这编辑回信的当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不只是文稿的水平。


记得当年我在基层当记者,跑乡村学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