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企业报
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从80年代深圳特区一直到沿海地区90年代、新世纪以后全中国到处都在讲招商引资。尤其是现在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迎合新常态,各地纷纷对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做出了探索,其中“特色小镇”招商模式脱颖而出。
特色小镇是极具产业特色且能够带动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特色小镇,突出的是特色,而且是有深度、有广度的特色,而不是标准化复制,小镇借助自身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其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一个集产业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区。坚持以人才是核心、产业是命脉,旅游是产业的延伸关键,和一般的旅游景区相比,特色小镇通常是挖掘或培育人文、历史、现代旅游服务。通过打造特色小镇来招商引资,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小镇分为以旅游为主的旅游特色小镇和以产业为主的产业特色小镇。产业特色小镇,首先要开发特色产业。只有拥有特色产业,才会有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特色产业开发主要从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入手,建立产业科研基地居首位,其次是教育培训园区,为科研基地培养人才,再次建立产业博物馆,记录发展历史,最后是一些其他配套设施,比如康复疗养医院、休闲娱乐场所等。产业链构建依据特色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延伸形成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产业链。
特色产业小镇的核心是生产,为高技术人才的创业就业以及长期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旅游特色小镇主要依靠旅游项目,通过建设休闲聚集区、商界以及具有居住功能的商业地产,为游客提供餐饮、演艺、洗浴、养疗等服务。
浙江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活跃的社会资本,浙江省特色小镇招商的产业定位主要聚焦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并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规划遵循“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原则将特色小镇分为三大类。其中,
第一大类为“以提供技术与金融服务产品为主”,包括工艺技术、金融服务等;
第二大类为“以提供实物产品为主”;
第三大类为“以提供体验服务产品为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浙江特色小镇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支撑、社会协同”的招商引资创新道路,招商引资不再完全由党政部门主导,而是通过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科技驱动、产业驱动的市场导向理念、制度、体制、机制,顺应发展规律、适应发展趋势来进行招商引资。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丝绸小镇、青瓷小镇、诸暨袜艺小镇……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在浙江大地上熠熠生光。
西湖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核心,我们熟知的阿里云、华数、玩蟹、玩客、中信、天律、天弘基金、中软国际、众安、趣拍等230余家高科技企业纷纷在云栖小镇安家落户,早在2015年就实现涉云产值近30个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1个亿。
不只是云栖小镇,临安云智造小镇,2017年共签约入驻科技型创业项目107个,引进孵化器运营商、投资机构等20家;余杭仓前梦小镇,用时近半年,吸引了1.3万多人才,带来了含金量较高的新增走姿、新建项目和新增税收;诸暨袜艺小镇,2017年实现年产值150亿元,税收1.6亿元,年旅游人次30万;无锡市紫砂特色小镇,2017年实现年产值78亿元,带动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多元。另外,“日盛纺机”研制的国内首台(套)智能一体化电脑袜机,“叶晓机械”研发出的3D电脑鞋面机;龙泉青瓷小镇预计2018年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
特色小镇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无论是西湖云栖小镇,还是余杭梦想小镇、无锡市紫砂特色小镇等等,都是秉承创新宗旨,创新建设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的加快发展。
特色小镇招商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强,需地方有特色产业或者特色内容,比如说特色景区、特色手艺等,就可通过建设特色小镇,将本地区未形成规模的特色产业或者是传承率低的特色手艺集聚起来,从分散式单一作业,走向集中化,通过将特色做大,做出名来吸引投资。全国各个小镇都有不同的经济历史经历,可根据地方历史经历以及特色优势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要结合自身特色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招商引资道路。
从特色小镇招商引资的适用性来说,不适合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因为它占着“特色”二字,无特色就无所谓特色小镇招商引资。自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加快发展特色小镇以来,各地通过投资、补贴、奖励等方式大举兴建特色小镇。一些地方不顾实际,花费重金打造特色小镇,机械式地“复制”,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特色产业根植性强,有优势、有前景的特色小镇一定会成为高端产业发展、高级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
乡村振兴战略下
2018中国第24届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壹方城-中国文旅/特色小镇全产业链一站式平台,作为行业服务模式的开创和领跑者,壹方城致力构建中国文旅/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次峰会解决的7大问题:
◆如何精准获取“田园综合体”扶持资金?
◆如何抓住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的政策机遇?
◆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增长动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如何培育、导入特色产业,破解“房地产化”倾向?
◆如何研判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引爆业态和产业布局?
◆如何拓宽“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投融资渠道?
◆如何推动传统农庄、农场、合作社向“田园综合体”转型? ......
参会五大类型企业的关注点:
1、地方政府:如何控掘本地风土资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运营商:“三位一体、三生融合、三产融合”的布局设计、实现项目科学运营?
3、开发商:如何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建设市场青睐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
4、规划机构:运营前置下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怎么做?
5、投资公司:风口中有哪些投资机会?优质项目的投洽对接!
会
议时间
:
2018年9月28日—30日【2天议程研讨+1天项目考察】
会议地点:
中国-杭州
参会对象:
政府机关、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会议400人规模)
主办单位: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汗马研习社
28日上午:
第一版块:特色小镇
,
田园综合体最新政策及创建实践解读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现任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小城镇及城镇化研究专家
—
乔润令
;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陈安华;
哈佛大学设计博士,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 合伙人、北京首批海聚人才—
朱冰;
28日下午:
第二版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创建实践解读
蓝城集团执行总裁—
傅林江;
中国旅游策划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专家顾问,中国新型城 镇化战略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
柳 俊;
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
陈延年;
28日晚上:
第三版块:欢迎晚宴+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创新IP资源链接会
(圆桌对话、项目路演、商务洽谈合作、引荐交流)
29日上午:
第四版块: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土地与开发性金融政策解读、核心价值创新提炼及实践
中国台湾百亿桐花祭操盘手、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文创委员会主席、
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首席文创顾问
—
庄锦华
;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会长—
袁英华;
幸福公社创始人、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御力
;
29日下午:
第五版块: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系统解决方案及投融资创新模式解读
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
同路创意董事长、壹方城产业联盟首席顾问兼策划委员会主席、2017中国文化创意领军人物
—
陈高峰;
德清文化旅游集团总经理 —
杨国亮
;
经济学博士、教授、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主任、国务院农业开发办、国家开发银行以及PPP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项目评审专家
—
许安拓;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
周宁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