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末晓
每一个故事都是写给自己,希望路过的你们恰好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绿帽女王”周慧敏:戴八次绿帽仍不离婚 ·  10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中年男人「失去性欲」的标志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年入百万的华为夫妇也互撕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火眼金睛:资产端财务造假识别的预警指标 ·  5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币圈大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末晓

纸短情长,藏在文字里的力量

末晓  · 简书  ·  · 2018-07-12 12:28

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写小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从年近三十的焦虑开始的吧。

那时候,经历了一些生死离别,突然发觉死亡,原来离自己那么近。不怕你们笑话,那段时间,我极其恐惧死亡,甚至会伤感地想,如果有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能留给孩子什么呢?她从哪里才能深刻的了解她的妈妈,知道她的妈妈其实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想法的妈妈,而不是别人口中一无所成的中年妇女之友呢?

文字,对,就是文字。

所以我拿起了笔,勇者无畏地开启了第一部小说。我的第一部小说其实是为了记录,记录我的整个青春,把我整个轰轰烈烈的青春记录下来,以后好给长大后的女儿看。这部小说里,所有的人物在我的大学生涯中都有原型,虽然会拼拼凑凑,张冠李戴,但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这群人在年轻时的过往。我想把我用整个青春换来的经验写成一个故事,讲给我的女儿听,希望她处于叛逆期时,看到这个故事,能有所启迪。

可是即便是亲身经历,写起来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想起来简单,写起来很难,写好一个完整的好小说,就是难上加难了。

因为我第一次写,又不爱写大纲,在处理人物上费了很大的功夫。既要保证每个出现的人性格鲜明,又要确保每一个出现的人与前后故事的串联。当时心里的包袱很重,担心故事老套,又想保证事情原汁原味,还总是挂念着阅读量和点赞,有没有人喜欢什么的。

写到一半多时,故事走向渐渐明朗,人物大部分已经定型,心态就调整好了很多。写作时,心态真的很重要,心情好了,灵感来的也快,一切都很顺利;心情压抑,写出来的文字删删减减,总是不尽人意。不过,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都会心情好呢?

心态不好的时候,除了自己调整外,其实真的很需要旁人的指点和鼓励,那时候,真是特别希望一位简书大神自己跳出来和我说你这个文章怎么怎么样,或者,给我批评或鼓励,给我前行的方向。

写第二部小说是为了成全,成全自己快意恩仇,驰骋江湖的武侠梦。

小时候我爸爱看武侠书,家里好多那种厚厚的纸张发黄的武侠书。那些书读起来真是畅快人生啊,书中的奇女子或是天赋异禀,或是容貌倾城,或是爱恨分明,她们很鲜活地刻在我的心里,不过终究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这种念想在写完第一部小说快要结尾时更加强烈,我便试着写了一篇古风的番外( 锦瑟无端番外:桃花仙白锦 )效果还不错,很多人留言想要看。于是,第二部古风小说开的理所当然。

写二部小说,没有太多包袱,自己高兴就好。因为自己历史知识欠缺,只好架空了历史,开创了一个自己的年代。女将军苏倾的国恨家仇就跟自然地涌现出来,每天一篇,写的很是顺畅。

但是这部小说,写完后自己是不满意的。回头我梳理了自己小说的构架,觉得很多情节不够紧凑,有些人物的出现似乎也是可有可无。只是胜在人物性格鲜明,文字华丽,倒是讨了许多女子的欢心。

也正是第二部小说,开始让我思考小说背后的意义,我写这样的小说有意义吗?我能给我的读者传达什么?写小说到底需要列提纲吗?我这样不列提纲,对以后的写作到底好还是不好?

其实,我当时就明白我自己有很多问题,但是自己就解决不了,也没人能帮我解决。

第三部小说的创作是为了救赎,为了治愈,救赎治愈我自己。

写前两部小说时,我几乎都是日更,但是第二部和第三部小说之间,我断更了很久很久。这一切源于我生活发生的改变,因为我的怯懦,我失去了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

那段时间,我处于极端的自责和懊悔的情绪中。我不知道一个人抑郁是什么样子,白天工作都很正常的,只是不能独处,不能休息。只要有一些空闲,那种悲伤,懊悔,自责的情绪就笼罩着我,我出现了幻觉,随处都能看见她的影子。随时都能看见她坐在我的旁边和我说话,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就吧嗒吧嗒掉眼泪。我恨每一个人,也恨我自己,每天和先生吵架,彼此筋疲力尽,他问我到底要怎么样?

对啊,我到底想怎么样呢?让一家人为了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支离破碎吗?我想发泄,完完全全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那是我断更后第一次拿起笔,失去的,愧疚的,我期盼在文字里找回来。写实文字终究不可能实现,那么,童话可以,童话的结局通常都是幸福美满的结局。

对,我想要把她找回来,和她团聚,于是,我写出了一个叫小团子的小姑娘。原本,我是想要写一位失去孩子的鱼婆婆去天国路上寻找自己的孩子,注定是一个很悲伤,很凄凉的故事。

可是,写到后来,故事里的人有了自己的走向,我突然贪心了,我想要更圆满一些,想要鱼婆婆和小团子生活在一起,有一段快乐的时光。于是,中间,我擅作主张改了故事的走向。虽然,注定要分离,但是处理结局时,我依然想办法给了团圆。

不论旁的人信与不信,写完后,我真的豁然开朗了。我跟着鱼婆婆和小团子走过了快乐的时光,好像自己也有了这段时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心里的愧疚自责。

第一次发现,文字有这样治愈的力量,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同时,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反思自己创作这三部小说,第一部的青春小说 七夕是个下雨天 是在自己真实经历的基础上写成的,我个人的经历有限,再让我写第二部,怕是有些难了。更重要的是,结婚后,我爱上了现在这样平淡幸福的生活,对爱情的跌宕起伏不再有过深的感受,这样的心境,已经写不出爱情的模样了。

第二部的武侠小说 锦瑟无端 ,我自己一直很喜欢。我虽然很喜欢阅读,但是我的阅读面特别窄,尽管我已经努力避开自己的短板,但是很多细节,依然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来支撑。比如,小说人物的服装,居住的房屋,用的茶具,头上的珠钗……这些是怎么绕都不能绕过去的,所以写这类的小说对我来说,劳心劳力,也并不一定有深度。

反而是第三部小说 时光的缝隙 ,属于儿童文学类。我仔细分析过,我从毕业到现在,所有的工作一直都是在和孩子接触,很容易积累写作素材。我自己也有孩子,比较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且从她未出生一直到现在四周岁,每天晚上的阅读时间从未间断,看过大量的绘本,能较好的开拓自己的思路。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孩子气,喜欢天马行空……

眼前现成的资源不用,我何必绞尽脑汁,去写我不擅长的呢?所以,我毅然决然地决定了自己在简书的定位,以后就写童话了,要努力用三年,用五年的时间去写出一部好的童话,送给孩子做礼物。

我自己斗胆也总结了几条不像样的经验,可以说给我的读者们听。

第一要敢写,脑子里有了新的想法和灵感,不要顾虑太多,大胆的,不停的写下去。可以考虑长篇小说,或者系列小说,更容易出版或者被版权中心发现。

第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不要鱼龙混杂的去写很多,找准定位,坚持一个方向写下去。我最初的写作就在这个方面走了弯路,耗费了一些精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绿帽女王”周慧敏:戴八次绿帽仍不离婚
10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中年男人「失去性欲」的标志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年入百万的华为夫妇也互撕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币圈大瓜!
3 天前
医药代表  ·  诺华制药一季度盈利下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