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理查德”,最近几天最火的一艘军舰。
倒不是因为他得到了F-35的加持,意欲在南海掀起风浪。
而是因为
在改造的过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大火直接烧歪了。
从美军救火直升机发回来的空中照片看,“好人理查德”的甲板被烧出三个大窟窿,估计已经没有修复价值。
你说这火怎么就烧成这样了呢?
堂堂美帝的两栖攻击舰一把火给点成了“网红”,这脸往哪搁呀!
嗯,确实有点丢人。
船舶火灾与我们常见的火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
船舶舱室和走廊都非常狭窄,小小的燃烧就可以形成滚滚浓烟,让扑救变得异常困难。
▲ “桑吉”轮被烧成红色的脱险通道
船舶吨位是非常宝贵的,军舰的吨位就更为宝贵。
要在几千吨的船体里边塞满各种弹药、油料、武器、雷达系统,有时候就必须牺牲一些舒适性。
民船还有SOLAS公约保护,脱险通道不得小于800mm,军人讲的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能让你过去就不错了!
▲ 美军“伯克”级盾舰很不民主的内部通道
这就意味着,
一旦起火,哪怕是距离你几米外一个小小的火头,你也会很快被浓烟包围。
这个时候,你只能像照片中的解放军一样,老老实实穿上消防服:
▲ 解放军消防演习(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这样的消防服在机舱一类失火风险较高的场所,是随处可见的!
▲ 东部战区海军某舰机舱消防服(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一般来说,能不能灭掉火,取决于距离火源最近那位当事人的训练水平。
如果这个人心理素质好,水平又高,那么就能拯救一船人。
如果这个人扭头就跑……
剩下的人再多也没什么用!
烟雾在梯道中的蔓延速度是以秒计算的,等你穿好消防服,起火点早就掩蔽在一片浓烟之中了。
▲ 美军“华盛顿”号航母火灾
像美军和解放军这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军队,或许还能知道火灾发生在哪个舱室,要是换成印度什么的,还以为有人在船舱里烤飞饼呢。
危难之际,就轮到船舶本身的防火设计发挥作用了。
民船已经有一整套国际防火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
最高级的A级分隔必须做到烟火不得通过,A级中的最高级A-60,要保证60分钟内,大火不能造成临近舱壁温度超过140℃。
一个舱室要烧60分钟才能烧穿,想必船长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一旦船舶发生火灾,船长就要立即疏散人员并关闭船舱防火门。
▲ 解放军舰艇舱室自动关闭防火门(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 解放军舰艇梯道防火门(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接下来还要自动/手动切断起火舱室的通风系统、油路系统,专业术语叫“风油切断”。
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有三样:空气、温度、燃料。
只要隔绝了空气,那么火也就灭了一半了。
接下来船长还会打开喷淋系统,给起火舱室降温。然后让损管人员一层一层的把起火舱室打开灭火,逐个清除。
如果火势有点大,也不是没有办法,
舰船重点区域都有二氧化碳系统保护,只要关闭通风口,释放二氧化碳,瞬间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由于清理比较麻烦,这手“王炸”通常用于必要的时刻。
总的来说,
在层层设防的军舰上,要想发生一场全舰起火烧到变形的火灾,实在是难之又难
。即便是印度军队,也不大可能闹出此等乌龙。
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起火,死亡一人。
这场火灾虽然造成印度唯一的航母至今仍在俄罗斯大修,但人家毕竟是自己开着去的!
2008年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在太平洋上起火,3800个舱室中有80个过火。
幸亏美军训练有素,除了37人吸入浓烟而受伤之外,没有人员死亡。
但是,大火仍然在关闭防火通道后燃烧了8个小时,然后美国人才判断出着火点在6-189-1-Q烟道舱室(通风管集散地)。
又花了5个小时,美军才把大火彻底扑灭。
这场无妄之灾差点让“华盛顿”号就此退出职业生涯,舰长和副舰长也被处分。
但
就美军的表现来说,易燃易爆物品导致的火灾,只烧了3800个舱室中的80个,说明不少美国水兵在逃跑时没有忘记关闭防火门,自动关闭的防火门也大多没有失灵,消防战备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只不过,舰船防火的有效性要建立在水兵的高素质之上。如果水兵们都下船摸鱼……
事情就两说了!
▲ 直接烧废的印度“维沙卡帕特南”级首舰
船舶在维修的时候,很多事情完全不一样!
这时候船员大部分都会离开,给工人腾出位置,而船舶消防系统大概率处于维护状态,无法发挥作用。
更糟糕的是,
由于船舶修理通常要接入电缆和焊接用的乙炔,船舶防火分隔和防火纪律都遭到破坏。
一艘船会不会在维修的时候起火,很大程度上要决定于工人本身的素质和纪律性:
“麦凯恩”号驱逐舰修理场景,我们可以看到以严谨著称的日本工人将电缆拉得到处都是。
这些电缆本身就是易燃物,会产生致命的毒气,更可怕的是,
电缆卡死防火门,浓烟将畅通无阻。
消防员既无法关闭防火门,也无法阻止新鲜空气流入,别说灭火,就是找到起火点都不太可能。
“好人理查德”恰恰就是在大修过程中被修船工人给点了!
火灾只造成57人受伤,根据美方的报道,起火后船员迅速疏散,只来得及带走身上的衣服。
由此可见,
始作俑者是逃跑了,而且没有向上级报告起火点
。
“好人理查德”是7月12日起火的,起火后12小时美军才公布起火点位于船只下放的“井甲板”,也就是存放两栖装甲车和货品的地方。
显然,修船工人也会把这一巨大的敞开空间作为修理资材的集散地。
前边咱们说过了,修船材料里边什么乙炔、电缆、铝合金板等等易燃易爆品都有,一旦失火,那就是火烧连营,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这个空间非常开阔,氧气很足,难以封闭,一旦起火,势必无法控制。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昆仑山”舰的内部货舱作为比对:
这么巨大的直通式货舱,连接着船首和船尾,如果防火分隔帘没有放下任凭大火自行蔓延,很快就会导致全舰起火。
这也是为什么“好人理查德”号直通甲板如此之快被烧穿的原因。
从7月13日美方拍摄的照片来看,浓烟已经从全舰直通甲板下方溢出,整个货舱、机库什么的都给烧光了。
此时,美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上帝祈祷,希望大火不要点燃水线以下的燃油库。
美国整了N艘消防拖轮,又辅以直升机,将整条船都灌倾斜了。其主要目的并非灭火,而是降低下方油舱的温度,防止高温造成燃气挥发。
大家不要以为点了燃油库就是加大火势而已,由于高温烘烤,油舱温度上升,燃气会冲破薄弱环节,比如计量表、阀门之类的,充斥整艘军舰。
接下来……
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油舱必须保住!
至于上层甲板、指挥室那些设备,这就没办法了。
大火会沿着电缆走线一路蔓延,将价值几亿美元的雷达、电气系统、通讯指挥系统化作飞灰:
好在军舰只是死物,本次火灾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烧到现在,这艘船基本上已经是“熟人理查德”了,几乎没有修复的价值。
▲ 感觉七成熟
希望美军看开一点,不如打开通海阀坐沉灭火。
一来拆废铁的时候剩余价值更大一些,二来避免了可能的油舱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