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特朗普究竟有没有一盘大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3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03-22 13:00

正文




作者 | 维小维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朋友圈刷屏文章,作者是我很欣赏的--- 维小维 。她是著名财商教育平台钱猫学堂的创始人。

也曾在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担任高管。靠自己打拼做到掌管20亿资产的投资副总。她不是那种传统的女高管,严厉鬼、工作狂......她就是那种接地气、有头脑、乐观积极的一派。

她靠着一己之力,30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不但有丰富的房产投资经验,还在资产配置、基金定投、赚钱技能上深入独到。

10+年的高管经验,让她在赚钱、职场、人际关系上看得非常通透。她的公众号 「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 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流畅。多篇文章被大号人民日报、人民网、思想聚焦、十点读书、有书、麦子熟了争相转载,内容有料、有用!

而且每个月还会组织实用理财课程,据说她还会温柔解答每一个读者的提问哦!推荐你真的关注一下她



一定要看到末尾
因为会有彩蛋惊喜!



3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目标有时并不是要去达成的,它只是给你方向感。”,这是李小龙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最近在广州“人生2.0”演讲现场所分享的一个主要话题。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话题:如何看待35岁提前退休的人?


高赞回复:“提前退休会赚少很多钱,但是就当用这个钱去买自己未曾老去的时光。”


这就是在欧美目前流行的生活方式——“Fire一族”。别人等Fire,他们自己Fire自己,到了35岁就自我放飞,因为早就做好了养老和财务规划。


我认为,这样的人,或者以此为目标并且一步步去达成的人,也是达到了自由。


“财务自由”四个字,财务只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


以下是我的演讲稿全文:


如何在30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定义财务自由的?


选择A:有100万资产

选择B:有1000万资产

选择C:有1个亿资产


我相信你们心中,很自然是会以亿级资产作为你的首要选择的。


因为不久前,我跟银行做大量理财客户的朋友聊天,他说:


根据我们银行的测算,财务自由的门槛啊,在一线城市是2.9亿,在二线城市是1.7亿。


对,这个数字吓死人了对吧,我们普通人通常都会仰望这个数字而觉得一辈子达不到这个高度。


所以我理解,这样去定义所有人的“财务自由”就太宽泛了。财务自由其实是可以计算的。


财务自由度,就是你能产生睡后收入的资产所产生的利息,相对于你的消费支出的比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每个月用于理财的资产达到了100万,而你又善于理财,每年收益率10%,就是10万。


而你一个月消费+支付负债也就1.5万,那么你每年的消费支出总计18万。拿10万/18万,55%。就是你的财务自由度。


50%,我们就可以享受一种很自由的财务状态了。30%也是一个适度自由的状态了。


所以,实现财务自由,并不是实现一个带N个零的数字。


它的本质,是能让我们有自主的选择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1

目标是道

技巧是术



我记得,我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去请教一个微信公众号搭建初期就负责公众号项目的IT高级工程师。


我当时的态度当然是诚惶诚恐的啦。


你知道,微信是我们的爸爸,IT是我的死穴,面对着能戳我死穴的爸爸,我当然是一秒进入跪舔模式。


但是他非常佛系地说:


哎呀,你就真实地写一下自己内心感受,真诚地输出就好了。


你看我,现在辞职了,到处骑行,做公众号就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骑行朋友而已,多快乐!


佛系做做就能达到这种“自由”在状态,真美好啊!这不就是我渴望和追求的吗?


于是,我相信了他,认真地写内心的感受,真诚地输出……


结果,写了十几篇还是只有惨淡的100个阅读,而且还是我自己转发朋友圈才有这个阅读量。


后来经过请教了n轮大咖,学习和积累了上一年的时间,才慢慢掌握了公众号运营的一些技巧。


老实说,没有这些技巧,让公众号内容成为一本日记完全没问题,要让它成为一个可以混口饭吃的工具,除非你有过人的天赋,否则真的是挺困难的。


但是当技巧过了头,渐渐你会发现你丢了自己的初心,你把有温度的事情做成了机械重复,这件事就渐渐没有了当初的美好。


所以,到现在,我会真正地回到最初那个高级工程师给我的建议:认真地写内心的感受,真诚地输出。


只有这样,我才不会被技巧所困囿,所劫持,所绑架。


到今天,我才能理解到,高级工程师给我的其实是个目标。而中间各种涨粉技巧其实是实现的路径。


缺一不可,但是目标是道,技巧是术。一个人永远不能本末倒置。


这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先要算自己“财务自由度”的原因。


因为这个自由度的数字,就是我们的目标,主宰了我们随后安排规划的每一步。




2

目标感

能扼杀最幽微复杂的人性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感对人生的影响”。


25年后,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他们的短期规划不断得以实现,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管。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这帮人意志力超级坚定,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实现了财务自由,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一些人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被动地让生活推动自己前进。


目标为什么那么重要?


比如说刚刚算的,你已经达到了30%财务自由度,你的目标是达成50%财务自由度。


于是,你就会很清晰,自己每个月的消费和睡后收入控制在一个怎样的范围。


很明显接着你就要倒算,你每年理财的收益率目标是多少。


有了这个目标,比如说10%,你就心安理得了——做一个公募基金的定投,就可以长期地做到10%。


我说说目标感对于自己赚钱过程中的帮助经历吧。


2014年的时候,A股行情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基金的销售机构,一个个客户挨个地打电话,说:

我现在卖一只基金给你,申购费全免,不但全免还倒贴,每10万给你补贴1k。求求你啦,买点啦……


我当时听着心想,基金销售人员一向都很高傲的,怎么就突然这么接地气了?


感觉,这个市场情况真的太糟糕了!嗯……


正是因为糟糕,所以不用考虑了,是时候买进了。


当时A股的平均市盈率才10倍左右,合理市盈率在15倍-20倍,所以我觉得当时定投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不但爽快地答应了基金销售小姐姐,还从当时2000点左右开始了定投。


果然,定投了半年之后,迎来了2015年的一波牛市。


我记得那轮牛市的盛况是怎样的呢?几乎每个同事上班都开着炒股软件,开会就低头看手机软件,上厕所也不能离开身边。


还有人告诉我:我闺蜜,靠炒股就赚了一部保时捷了!她还跟我说,10000点不是问题。


我问她,你知道10000点代表着多少倍的平均市盈率?


她哑然,但是依然信心满满地说,我相信我的闺蜜!


就根据这种莫名的热闹情绪,我就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考虑到人民群众过于热忱的情绪,还有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已经是合理点位,于是在15年的4月份左右,就把那些当初基金公司还倒贴让我买进去的基金分批全部卖出了。


对于我来说,已经达到了目标,就不再去追逐过高的目标。


目标达成就离场,这是一种纪律。


于是6月份,果然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市场过分疯狂而暴跌的情况。


我回顾复盘一下,之所以我能做到大波段的低买高卖,根本的原因就是目标感。


我能够实现在低估期间心理安稳地拿着,以及在高估期间果断不贪婪地卖出,本质上都是出于对目标市盈率的判断。


有目标的人会懂得收手,静候一个再入市的时机。


没有目标的人永远在期待,在贪婪的自我陶醉里面膨胀到底。


目标让人忘却了情绪,重新找到自己的初心,而这个初心,不过就是“达到50%的财务自由度,过上有选择的平衡生活”。


人性是幽微而复杂的。


贪婪和恐惧永远如影随形,它们都是人性的日常。


而目标感,总是让我们在纷繁复杂里,保持平静,保持欢喜。


越早明白这个道理,就越容易在30岁之前走向财务自由。




3

写在最后



在走向财务自由的路上,你总会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交叉点。


终究原因都是搞不清楚:你到底是要多赚点钱,还是少担点风险。


所以,送给大家一句话,来自方莹的《焦虑的中产》,我特别认同:财务自由的真实含义,并不是钱的自由,而是人的自由。


你要是认不清楚,在两边摇摆中不断地渴求,那终究失去的,是你自己那份达成目标之后的坦然。


其实,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手段是术,目的才是道。


不再本末倒置,你的30岁,才会更自由。



本文作者维小维


个人公众号: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

—— 实战派财商教练,最懂你的职场达人


Hi,大家好,我是小维。我的前半生都在和钱打交道,做到高管之后,一直和人打交道。我觉得钱和人组成了商业世界最有意思的一个闭环。


如果你想听我多讲一些,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几乎每日都有有料的文章推送。


小维对每个粉丝,几乎有问必答,文章的角度理性独到。关注小维的人,都在她的文章和交流中获益,变成更优秀的人。总能深入浅出地讲述生活中的事情和理财投资的关系。


小维的文字会走进你的内心,笑着解读你的痛楚,还给你一剂良方。


关注公众号 维小维生素 后,在维小维生素后台回复: 课程 ,你将听到多节好评爆棚的课程:


《下班后增加收入的6大绝招》、

《人人都需要的职场沟通术,让你上班更自如》、

《1小时4个神技,小白秒变PPT达人》、

《小白理财必备:零基础傻瓜式理财指南》、

《精力管理,彻底告别焦头烂额》


关注公众号 维小维生素 后,在维小维生素后台回复: 888, 你将获得维小维精心准备的职场大礼包



听过的粉丝们直呼获益匪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巨大。


她的文章点击即可直接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