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四宜四有”现代化新城。
巴州城市面貌
以改促建,让城市更加靓丽宜居
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动脉畅通、基础设施攻坚、人居环境提升等举措,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路三广场多节点”建设为核心,紧盯城市“堵点”,打通南坝滨河路,扩展东门大桥连接线,积极推动“江南三环路”建设,群众出行更加通畅。聚焦群众生活需求,建成东门大桥广场,南池市场华丽蝶变为南池艺术广场,魁星楼广场有序推进,群众休闲娱乐多了“好去处”。围绕基础设施补短,硬化主干道路8.62公里,安装主干道雨污管网16.8公里,整治背街小巷70余条,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南池广场改造前的景象
南池广场改造后城市焕然一新
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政府统筹、街道组织、市场参与、居民主体”原则,在充分尊重民意、保留小区历史文化元素的前提下,围绕外墙立面、道路硬化、排水改造、线路布局、增设绿化等群众所需所盼进行系列改造,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书苑小区改造前电线成蜘蛛网,破旧不堪
书苑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并加装了电梯
2019年以来,巴州区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30个、加装电梯400余部,改造区域达70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7万户。
聚力打造惠民便民工程。坚持合理布局、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先后新建、改建肖家巷、后坝等7个农贸市场,提升便民市场的数量、质量,让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更加惠民。推动城市生态治理,实施张家河生态修复工程,整治大型污水直排点位6处,新建垃圾收集转运点位3处,公厕5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以管促效,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坚持建管并重。以“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理念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探索多元化管理。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自管委+楼栋长”四级微网格治理体系,组建小区(网格)党支部41个、新建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11个、优选党员楼栋长520名,通过党建引领、党组织介入交叉任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对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通过街道统筹、自治管理、社区兜底的方式,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抓好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施执法服务力量下沉,推行公安、交警、城管执法、环卫、包保单位干部职工、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公益性岗位人员“5+3”机制下沉到社区,常态化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深化落实“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等举措,规划“潮汐式”停车位、摊区等,让管理从“粗放”到“精细”。
提升智能化管理。开发“治理有我—巴州区党员干部‘双报到’智慧平台”,建立“智慧宕梁”“智慧佛江”等智治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群众诉求快处中心,实现群众诉求线上接单、线下跑腿、网上办结,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联动、为民服务精准高效、作用发挥常态长效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
智慧宕梁平台
以文塑城,涵养城市精神内涵
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作《蜀道》《望红台》《周永开》等系列文艺精品,先后荣获“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刻艺术之乡”。持续擦亮晏阳初故里文化名片,拍摄电影《平教之路》,创编川剧《晏阳初》,打造晏阳初实验小学、晏阳初大道、晏阳初广场等地标性文化建筑,提升改造晏阳初博物馆,全覆盖建设晏阳初讲堂296个。
巴州区荣获“中国曲艺之乡”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将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实施城市中轴景观线、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巴河夜经济等城市文旅建设项目,举办“天马山避暑节”“山水化湖桃花节”“苏山坪火锅节”等文旅节庆活动,大力推进“城市休闲和城郊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不断做强城市文旅品牌。
如今,巴州区正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推动“四区共建”,打造清爽奋进幸福巴州,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人民生活跑出更多自豪感和幸福感。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巴州区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