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为什么现在古偶剧管爸爸叫阿耶?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人均惜命的年轻人,开始爱上了保健养生酒?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抛弃肉体之后,人类还有必要谈恋爱吗? ·  4 天前  
新周刊  ·  上海70后和75后去哪里养老? ·  5 天前  
新周刊  ·  这届大学老师,已经快被AI作业逼疯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多夸骄傲、少夸抑郁,到底要怎么给孩子“情绪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2-26 12:01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静思

周一五点,我去儿子学校的音乐教室接他放学,他每周一在那里有30分钟的长笛私教课。我站在门口,听儿子吹那首很有名的康康舞曲(Cancan)片段。即使我这个纯音乐门外汉,也因为当年古天乐和张柏芝主演的《河东狮吼》里那首《我是一只芒果》插曲而熟知。

等等,我儿子吹的是这首么?我依稀能听出几个相似的音符,但整首曲子更像一整团完好无损的棉絮被他扔进洗衣机里搅了一遍后,拿出来再看,芒果变芭乐。

《初来乍到》剧照

这首曲子是他上周的功课,已经练了一周——虽然每天只吹15-20分钟,但五天后他吹出来的效果还是让我“惊为天人”。

更令我花容失色的是,我接下来听到了长笛老师的点评,英文翻译过来就是:天呐,我的朋友,你吹得也太好了,简直棒呆了、太赞了!你私下一定花了不少时间练习吧?虽然你是我教得最小的学生,但你绝对是我最棒的学生之一!”

那一刻,在旁人眼里,我就是地铁老人问号脸本尊。

媒体和育儿专家都会给这届笃信科学育儿的家长建议,我们要多赞美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把打压教育也传给到下一代,这会给孩子的心身、情绪等各方面带来不小伤害。但在我自己经历了典型的东亚打压教育、以及见证了孩子正在经历的海外夸奖教育后,我发现国外老师和家长在夸孩子这件事上,也是让东亚家长一言难尽。

《摩登家庭》剧照

众所周知,国外的老师和家长非常喜欢夸孩子,咱们觉得及格的水平,他们amazing、best脱口而出。儿子读二年级时,他在课堂上只是把一页纸的两位数的加减法都做对了——这是国内小学生的基本操作,老师说他是“数学大师”。上体育课,儿子跑得快,这在我们看来有啥好夸的?就是野小子疯跑嘛,结果老师开口就甩出一句“闪电侠附体”。美国的老师,上一世都是古希腊掌管褒义词的神——能把一切褒义的形容词最高级用得炉火纯青,随时随手往学生身上砸下来一堆,毫不吝啬。

初来乍到时,我对这种肆无忌惮的表扬教育很喜欢、也很羡慕。毕竟咱们东亚孩子都是在批评、指责、打压教育小长大的。除非你是学霸,否则谁还没听过爹妈说过自己“差劲!”,没听过老师挂在嘴边的那句“你们是我带的最差的一届”这些评价呢。就算你做得好,家长和老师都会告诫你不要骄傲、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兜风》剧照

脱口秀演员山河曾吐槽过爸爸对她实行的打压教育。在脱口秀里,她说自己的爸爸总是喜欢打压她,每次遇到好事或是事业有进步,爸爸总会泼冷水,“比你优秀的人多了,你这才哪到哪啊。”山河吐槽:“我说你不能夸夸我吗?他说我再夸你两句,你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你们听听,太害怕了。在我爸的世界里,人挨骂没事,夸会疯的。”

这个段子深得东亚小孩的共鸣。

为什么东亚家长往往对孩子的表现持保留态度?即使孩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或完成了困难的任务,夸奖的声音也给得别别扭扭。这种现象背后有文化、心理以及教育观念的多重原因。

《小舍得》剧照

比如,在东亚,谦逊是一种深植人心的美德。家长们认为,过多的夸奖可能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停止追求更高的目标。为了避免“捧杀”,他们更愿意保持低调,将注意力放在指出不足和持续改进上。这种思维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中,“虚怀若谷”和“戒骄戒躁”的观念贯穿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再比如,家长奉行高期待下的严格标准。东亚家长对孩子常常抱有很高的期待,他们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哪怕是优异的表现,也往往被认为只是“基本及格”。家长们总是习惯性地寻找“进步空间”,期待孩子突破现有的水平。这种期待并非出于苛责,而是源于一种对成功的热切盼望和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

《年少日记》剧照

以及,我们认可“批评驱动”的教育逻辑。在东亚家庭中,家长们常认为,指出缺点比赞扬优点更能激发孩子的斗志。他们会强调不足之处,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避免沾沾自喜,希望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孩子快速成长。

所以,当我看到孩子能被人全面无死角称赞时,看到他们无来由的自信、脸上的笑容,我真的很替娃开心:在如此甜美的营养液灌溉下长大的孩子,一定有着一颗四季如春的心吧。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一味夸也是有问题的,且问题还不小。

首先,外国人的夸奖多数时候是“没有灵魂”的。

我认识一个朋友在高校做科研,她实验室老板是个非常会夸下属的人,评价自己的员工和学生永远都是best、 gorgeous——即使一些学生学术水平堪忧,他也能夸出对方人很nice and kind……没好硬夸。但他内心真的如此这么认为么?非也!这只是他的社交策略,既能让对方开心、又能够节约社交成本。毕竟夸人要比客观批评对方、真诚地给出建议容易太多。

《初来乍到》剧照

我给儿子开家长会时,15分钟的时间里我听到无数美好的形容词从耳边飘过,那感觉就是我儿子是宇宙天选的文曲星。可一旦我问到老师儿子在学术上某个具体的弱项,询问老师他在这项的具体表现、有无进步、常犯错误时,老师哑火了。

我不是批评老师不负责任,从她的角度考虑,一个人管理着近30个学生,孩子们又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一些小问题闭上眼,从教学成本上来说,肯定是更容易的。

很多外国人脱口而出的夸奖,是出于惯性、礼节,背后的本质是让事情进展顺利。你要是当真就天真了。

《少年派》剧照

一直接受“没有灵魂”的夸奖后果就是,孩子的情绪价值被提供的很充足,但基本功方面约等于绣花枕头。无论是学业、还是特长兴趣班,只会夸奖的老师和父母只能提供情绪价值、无法让孩子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提升。

一位华人家长朋友让女儿学钢琴,找了一位和蔼可亲、经验丰富的白人老太太——同时也是一位行走的夸奖《辞海》,每次上课都把她6岁的女儿夸成钢琴小天才,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如沐春风。这让家长一度以为自己生的是郎朗2.0。

结果大半年过去了,她发现和女儿一样都是零起步、但同期在另一位韩国钢琴老师那里学琴一个小孩,差距大到惊心动魄。她一打听才知道,那位同样是来自东亚卷国的韩国老师,不仅严厉、还相当认真,每次上课会要求家长记好笔记、会手把手教孩子纠正指法。虽然小朋友学得有压力,但进步肉眼可见飞速。

《家有儿女》剧照

韩国老师认为,花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应该看到结果;白人老师认为,学琴就是为了开心、为了丰富人生,孩子还小何必那么认真?这两种想法没有对错之分,但在习惯了打压教育、重视结果的东亚家长心里,必然会有倾向性的取舍。

不过,最让我担心的是,在全方位夸奖下长大的一些孩子有点“脆皮”,听不得别人说不好。有一次,我儿子练习长笛时,吹的节奏有问题,我提了几句他就不开心、闹脾气、一直说自己是对的、最好的,还非要逞强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老师每节次都会录音练习曲目,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有耳朵会听啊)。

荷兰心理学家 Eddie. Brummelman 的研究表明,频繁的夸张性表扬(如“你太棒了”或“你总是最优秀的”)会让孩子害怕无法维持这种形象。这种恐惧会导致他们回避挑战或在失败时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

《摩登家庭》剧照

自信是好的,但无法接受自己有问题的“自信”,何尝不是一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呢?

东亚式的打压教育会伤害亲子关系,那“没有灵魂”的夸奖就会让亲子关系更和睦么?在我看来,这种省流版的“没有灵魂”的夸奖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并没有助益。这更像是一种敷衍、懒惰,会让那些本应该发光发亮的赞美之词变得“廉价”。

Maria.Coen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她的一项研究显示,过于频繁的表扬会导致“表扬通货膨胀”,孩子对表扬逐渐失去敏感度,甚至会觉得表扬理所当然。这种现象类似于奖励的“边际效益递减”——当某种奖励变得常规化时,其激励作用会显著降低。

久而久之,当孩子真的遇到问题时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对父母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

《怒呛人生》剧照

当然,我对国外的表扬教育有了更理智的看法,并不代表我认同东亚式的打压教育。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一味打压或者一味夸奖都是简单粗暴的做法,效果殊途同归。它们都比客观看待孩子的问题、并给出有意义、能执行的指导要容易得多。就像美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一幕:当一个孩子问父母某个问题时,父母不想解释时,就会用 “It’s complicated.(情况有些复杂。)”来一笔带过,而不是想办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术去解释清楚。

但世间能产生交集的感情都是复杂的,更何况是被血缘、责任和爱“绑定”终身的父母与子女,唯有“看见”与“面对”才能直抵情感深处,在矛盾与张力中找回最本真的联结。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招聘|新媒体编辑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新媒体编辑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