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剧艺术
传递艺术思想,提供交流平台。对京剧艺术进行全面介绍研究。线上线下两手抓,国粹可以接地气,为你展现并不高冷的京剧艺术和并不遥远的京剧人。
51好读  ›  专栏  ›  京剧艺术

京剧的“唱念做打”是怎样“炼”出来的

京剧艺术  · 公众号  ·  · 2018-11-14 22: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项基本功,也是京剧演员在舞台上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是每位京剧 演员所必须掌握的。京剧这一行标准很高,民国时期的富连成、荣春社、鸣春社,建国后的北京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一般都要学七年,学员从十岁或者十一二岁开始学,七年之后仅仅是获得了能成为京剧演员的可能性,要想有所作为还要拜师,继续深造,在舞台实践的同时还要请先生雕琢。此外,个头、嗓子、扮相等先天也是成为京剧演员的重要因素,即所谓三分勤奋、七分天赋。无论表演什么行当、以后发展前景如何,“唱念做打”是每个初进戏校的学员学习的基本内容。


一、唱


京剧把唱放在第一位,因为唱是交代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情感和戏剧冲突尖锐的时候演员来表 达性格和情感最重要的方式。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鑫培)、张(君秋)、裘(盛戎)无不以独具个性的唱而迷倒观众而自成一家,至今内行也

好,外行也好,总会问他是那派他是学什么派的,指的就是以唱腔的独特风格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可见唱之重要。


当十一二岁的戏校学生报名之后,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就会根据他的天赋条件、个头、嗓 子、扮相、天生的气质给他归一个行当,男孩主要学老生、花脸、丑;女孩就是学青衣、花旦或者学老旦、武旦.


老生的唱的一般是《二进宫》或《文昭关》。最著名的就是伍子胥的那段一轮明月照窗前,十 一二岁的孩子领会不了伍子胥陷入绝境的那种心态,就是模仿,老师唱一句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这叫口传心授。一般是老师唱,三个字学生跟着学,这一段唱学下来能够达到字正腔圆、节奏准确,大约一个月时间。


学旦角、青衣的女孩先要学发声,用假声来唱《二进宫》或者《女起解》,虽然她们不知道苏 三的悲剧,但是一开始就要学玉堂春的“含悲泪忙往前进”。京剧到样板戏全国普及的时候才有了谱子,很多人看着谱子唱,但怎么唱怎么不是京剧味,京剧不是一看谱子就会了的,那样的话京剧就太容易了。


净角的开门戏也是《二进宫》(《二进宫》是一出生旦净并重的唱功戏,因此各生、旦、净行 的均可以此戏做为学员学唱的开蒙戏),拿身段的戏就是张飞,一个星期琴师到到每个课堂来一次,在主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个一个地唱一遍,开始体味如何与琴师合作,这是最基本的工夫。


丑行一般是以念白为基本功的,以唱为主的丑,应是从湖北的朱世慧开始的,从前蒋干的唱都 是一种点缀并没有成套的核心唱段。丑——小花脸,不光是念京白也念韵白。京白考本事的就是大状,大家都听过法门寺;韵白念出味道的,念出人物性格能够细腻传达情感的就是蒋干,所谓的大丑。


二、念


梨园行有一句话叫“千斤白四两唱”,强调了念白的重要性。北京戏曲学院的老校长郝寿臣先 生曾说过:“嘴皮子没劲就别唱花脸。”他指的是花脸这一行,念白更要讲究吐字清楚、喷口有力,念出词来气势恢弘,郝校长是非常重视念白的重要,比如他演的曹操、窦尔墩、牛皋等都有他的独特风格。马(连良)校长也说过“念白要像唱那样,阴阳顿挫、音韵悠扬、优美,而唱要像念白那么松驰、自然、流畅。”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老生的念白,比如《失空斩》有个大引子“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阴阳反掌定乾坤,保 汉家两代贤臣”。在戏曲舞台上,原来所谓表扬与自我表扬在京剧中早就有了,诸葛亮自己的引子说我是保汉家的两代贤臣,这种引子也就像唱一样,它是有腔,有旋律的,有严格的标准,尖团字不能错,调门、旋律要准确,不能跑调,还要念出诸葛亮的神采来。念白要上唱那样优美。


旦角是同样的,比如学梅派的,《宇宙锋》,《修本》那一场的,赵艳容上来以后,要念“杜 鹃枝头泣,血泪暗悲啼”,这是梅先生的杰作,在梅大师的剧本集当中,《宇宙锋》放在第一出,是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因为赵艳容这个形象在舞台上是要装疯的。疯无论如何和美联系不到一起,但是梅先生的装疯演得那么美,那么动人心魄。当她听到父亲赵高要把她送进宫去,给秦二世当小老婆的时候,一个弱女子,一个女孩听到老爹爹的吩咐是什么心情?在哑奴的暗示之下她开始装疯。手一抓,脑门子上弄了点红油彩,表示是抓破了脸。有两句唱“抓花容脱绣鞋把乌云扯乱”梅先生的唱、念和他抓花容脱绣鞋的动作都非常优美,接下来大段的反调是赵艳容的核心唱段,“我这里假意儿懒睁杏眼”。梅先生把这位装疯的相府千金演得活灵活现。她的眼睛告诉你是装疯,而面对赵高的时候的要让赵高以为她是真疯,所以京剧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表演是电影电视不能替代的,梅先生每演一场都有新的调整,一个人演每一场都有细微的不同。这就是京剧的魅力所在。


花旦的念白不那么沉重。比如荀派的《金玉奴》的念白是有它的特色的。说的时候的还要派上 一个动作,表现剧中青春少女的活泼。花旦的念白要脆、亮,充满青春的气息和女性的魅力,青衣更端庄、典雅、华贵一些,而花旦更贴近生活、更青春活泼。


净的念白也很有讲究,如《法门寺》中刘谨的四句定场诗就将他的骄横、不可一世表现出来 了。郝(寿臣)派有郝派的气势,金(少山)派有金派的风骨,裘派有裘派的奥妙。


生,还有武生。当年朱家溍先生在聚会上高兴了,总爱学一句杨小楼,有时候是《连环套》, 有时候是《长坂坡》。而现在的舞台上的青年武生甭说念出杨小楼先生的气势,连朱家溍先生的味儿都赶不上了。比如《长坂坡》,刘备带着老婆跑的特别累,在那儿休息的时候,忧心忡忡,赵云有一句的念,叫“主公且免惆怅,保重要紧”。一句词,大师们念出了赵云的大将风度,英雄气概,那种从容镇定、满怀信心让刘备吃了定心丸。这就是大武生的念白。杨派武生有一个说法叫武戏文唱,他不仅仅是展示他的武功技巧,他更全神贯注地刻画人物,去演这个人的魂魄和他的气概。从同光十三绝开始,到王瑶卿先生再到四大名旦,都是以演人物为重的。


三、做、打


科班、戏校的孩子都要学工夫,叫基本功,腿功、毯子功、把子功等等,练不完。我们常说的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就是因为京剧作为现场演出的舞台表演艺术,没遮没盖,是不允许假冒伪劣的。舞台像一个放大镜,一个显微镜,演员的优点、神采被放大的同时,毛病、缺陷也同样放大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