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乾知大始
阳明心学信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乾知大始

「傲慢」的三种类型:争、懒得争、懒得懒得争

乾知大始  · 简书  ·  · 2017-12-26 11: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说 人的大部分恶行都来自于「傲慢」 。王阳明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为人子有傲心,就不能孝顺父母;做父母有傲心,就不能慈爱子女;对陌生人有傲心,就不能礼让,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慧能说:「开口说他人是非,与道违背」。

然而「傲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的「自我」(往往美其名曰自尊),可以说根深蒂固。而且它的形式有几种: 一曰「争」,二曰「懒得争」,三曰「懒得懒得争」。越高级的傲慢越难根治。

所谓 「争」 ,往往是一些自私自利的真小人,凡事从自己出发,盛气凌人,一定要战胜对方而后快。比如某个得理不饶人、无理也不饶人的菜市场大妈。

所谓 「懒得争」 ,往往是一些刻意掩盖自私的伪君子,往往有一些知识学问,认为与对方争吵是自降身份,所以用「不争」的方式来赢你。比如过去大家常用QQ聊天,有分歧意见,别人刚说了两句,他唰的一声下线了,让别人有气无处发泄。

如果说「懒得争」还是有「争」的相,那么 「懒得懒得争」 就是更高形式的傲慢。他不会唰的一声不见了、不会白你一眼就扬长而去,而是貌似恭恭敬敬地听你说话,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说「好的」、「你说的对」。这种人貌似谦和,实则阴险。孔子称之为「德之贼」的「乡愿」大概就是此类,外表看上去俨然谦谦君子,好似完人、无可指摘,但心已经坏了。往往学识多的人容易变成这种,他用「不掩盖」的方式来掩盖他的自私,因为他懂得「欲盖弥彰」的道理,所以让你感觉他并没有刻意去掩盖什么、回避什么,但他的心没人能看透。

真正「谦卑」的人,必然断绝上面三种「傲慢」。 他待人接物,只是仁心自然流露、真实无妄,绝非冷漠,亦非热情,而是「温暖」。别人与他相处,看他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但近距离接触又觉得如沐春风;你若去戏弄他、开他玩笑,他完全不会生气,但也不会回应你,因为他不想陷入不敬。他看世人都是圣人,只不过是暂时落在污泥中的美玉,所以对人总是恭恭敬敬;他看自己也是圣人,只不过玉上的污泥还没有清洗干净。 于别人,他所重的是「美玉」;于自己,他所重的是「污泥」。正因此,他才是「谦卑」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