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军事纵横”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近三年前,中韩两国关系还处于蜜月期。
许多中国人依然能够记起,2015年9月3号那天清晨,帝都一碧如洗的蓝天下是雄伟的天安门,一条鲜红的地毯就铺在城楼之下。灿烂的阳光中,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朴槿惠仿佛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面带温婉的笑容走上红毯,与在红毯尽头翘首以待的主席握手言欢。
近三年后,朴槿惠因为“闺蜜干政”黯然下台,锒铛入狱,脸上的笑容也早已无处可寻。在舆论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中,有一个细节令人难以忘记——朴总统在“世越”号沉没当天不知所踪,迟迟不肯露面,耽误了对整个救援行动的指挥。有人说那天朴总统因为渴望不老容颜去做了美容,也有人说是和某位男士幽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时间或许可以让人们淡忘一些细节,但是韩国人民始终牵挂着被那场灾难夺取生命的近300名民众。这次灾难不仅是韩国航运史上的黑色一页,也是对全世界交通安全管理者的一记警钟。而且这声振聋发聩的警告,相信将永远回响在历史的回音壁上。
朴槿惠没能处理好她在任时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在世越号还在水中沉睡之时便退出历史舞台,而中国人却不曾背弃当年的承诺。
今天,即使中韩关系跌入谷底,即使在“萨德”虎视眈眈之下,中国人民也不忘践行昔日之约——中国上海打捞局经过590天的奋战,让“世越号”重见天日。
中国人民这一超越了国际争端的举动,不仅昭示了中国科技高度发达,甚至韩国的媒体和网友,也纷纷为中国人点赞。
就连正处在剑拔弩张之中的韩国媒体也忍不住为中国企业点赞——“创造了世界之最”。
我们不禁因此,为我们有着人道主义情怀的祖国而自豪。
同时,再一次见证了诺言的力量。
今天,学通社和你一起,见证世越号出水的瞬间,以及这一瞬间背后的故事。
【2分钟动画模拟打捞过程】
【“世越号”真实打捞过程】
韩国自己难道没有实力打捞?
原来,“世越号”打捞最大的难点,就是尽可能保护好9具遇难者遗体,韩方要求必须维持沉船左倾90度下沉的原始状态,不能破坏船体结构。
而凭着韩国并不发达的打捞技术水平,这张榜无人能揭。
2015年7月,中国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以整体实力和“钢梁托底”的人性化打捞方案一举获得了韩方青睐。
经历了项目设计、设备研发、制造试验和驳船改造等过程,今年春节后,在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大家连续30天,24小时不眠不休奋战,直至2017年3月5日,终于完成抬浮船舶与设备的准备工作。同时,作业现场也先后完成了吊索连接小钢梁沉放、抬浮驳布场、吊索与钢绞线连接等起浮前准备。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切都得小心翼翼,万无一失。
“世越号”沉船整体起浮采用驳船抬浮方式完成,包括抬浮提升出水、拖航移位、移放半潜驳和整体起浮出水四个作业环节。需要依靠放置在“世越号”沉船底部的33根钢梁与两艘大型抬浮驳上布置的提升钢绞线连接,再通过液压提升装置,把沉没在水下45米的“世越号”提升至出水13米设计高度后,由拖轮整体拖移至预沉放的半潜驳上。最后由半潜驳将沉船整体抬浮出水。
整个抬浮作业期间,现场始终灯火通明、昼夜奋战。
3月23日凌晨3时45分,蒙蒙细雨,天悲海泣。在两艘抬浮驳上的33组提升钢缆共同抬浮作用下,吸附着层层海蛎子的“世越号”右舷减摇鳍破水而出!
24日8时30分,难船右舷提升出水13.5米,此时的最大提升吨位为11500吨。
16时45分,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加固、调载,两艘抬浮驳载着出水的“世越号”,在5艘拖轮的拖带守护下,缓缓向停泊于1.6海里外,完成预沉放的半潜驳驶去。
23时20分,通过绞缆移船的方式将难船精准就位于半潜驳指定位置。
25日0时,半潜驳开始排水抬浮,25日下午,“世越号”整体出水。
在“世越号”沉船整体出水,提升起浮前,作业人员将朵朵白花洒入海中,表示对逝者的尊敬。
整体起浮阶段的四个作业环节环环相扣,每一阶段的进度、精度和准度都要求极其严格,让韩国人看到了上海打捞局作业团队的责任意识、专业精神,对逝者的尊重以及人性大爱。
“世越号”打捞历时一年半,上海打捞局在工程中投入作业船舶3000余艘次,施工作业人员2170人次。累计完成潜水作业逾6000人次,水下作业总时间近13000小时,工程时间之长、任务之艰巨,创造了世界之最。
在网络上,多数韩国网友理性感激中国的援手。一位网友称“在两国关系不好的情况下也愿意来进行援助真是非常感谢,‘世越’号是牵动全国人心的不幸事件,希望打捞工作圆满收场,辛苦了。”
即使中韩两国的政治空气云波诡谲
但是中国始终不忘当年的承诺
当沉船出水
逝者的骸骨终得故土温暖之时
家人必定为亡人而落泪
而我们
为昂首崛起的祖国自豪
厉害了,我的中国!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报道图片均为上海打捞局提供
编辑/陈劲宏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