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在制糖工艺中常用作加工助剂,生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硫,起到澄清、漂白作用,如生产工艺控制不好,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此外,制糖原料和其他助剂可能含硫,也可能造成二氧化硫残留。行业标准《单晶体冰糖》(QB/T 1173—2002)中规定单晶体冰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要≤20 mg/kg。《绵白糖》(GB1445-2000)规定绵白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15 mg/kg。绵白糖中二氧化硫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生产工艺控制不好,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也可能是制糖原料和其他助剂含硫,造成二氧化硫残留。
二氧化硫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长期食用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对肝脏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是酱腌菜中常用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其生成的二氧化硫可防止食品褐变,保持产品品质和色泽,延长保质期。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腌渍的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1g/kg。
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坚果与籽类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得使用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物质。
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的残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蜜饯凉果类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35g/kg。水果制品出现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亚硫酸盐等食品添加剂,以达到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从而导致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不符合要求。
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身体可能危害不大,但如果长期食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坚果与籽类食品不得使用,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