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岁末年初多发诈骗案件的情况,提醒公众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文章详细列举了近期多发的诈骗伎俩,总结了常见的诈骗类型及其特点,包括陌生快递诈骗、兑换积分诈骗、“集福”“红包”诈骗、贷款诈骗、退改签诈骗以及网络代购诈骗等。
文章列举了陌生快递诈骗、兑换积分诈骗、“集福”“红包”诈骗等六种常见诈骗类型,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公众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电话,不要下载不明App。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捂住“钱袋子”,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岁末年初之际
正是诈骗“收尾”时
“年节”诈骗套路又一次卷土重来
不少骗子绞尽脑汁“冲业绩”
蠢蠢欲动的花式骗术
只等有人中招
再捞一笔…
小编整理了近期多发的诈骗伎俩
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避免上当受骗!
一个莫名而来的快递,一包纸巾或一把牙刷,几张印有“年终盛典”“年终遇见礼”“感恩有你”等硕大字样及抽奖方式的宣传单……与之前的“刮刮乐”诈骗类似,骗子们换了“新马甲”,最终目的是以中奖、赠品或做任务获得奖励作为噱头,将受害者拉入诈骗群后,让受害者下载软件、点击网址、关注店铺,诱导其参与“非法刷单”“购物返利”等活动。
设置兑换积分是许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手段。然而,骗子却利用这一方式进行诈骗活动,重头在“嗷嗷待扫”的二维码或带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这些二维码或链接往往被伪装成官方网站或正规平台,诱导消费者输入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等个人信息。一旦信息被盗取,骗子就会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盗刷或诈骗活动。
春节临近,“集福”“抢红包”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诈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春节补贴正在发放”“开抢500元代金券”“集福”页面。当有人点击后,会显示中奖,奖品或奖金往往令人心动,一旦有人为了领取相应奖项而按照要求输入银行卡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卡内资金便会全部被划走。
年底消费季,骗子利用通信工具散播可以提供贷款的信息。他们往往以高额贷款和低利率为诱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当受害人上钩后,骗子就会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这些骗子手段极其狡猾,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绕过受害人的警惕,让其陷入贷款骗局而不自知。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的乘车、乘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班次等信息,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或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利用准确的乘机信息骗取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接受屏幕共享操作,从而转走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