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村的七“警”故事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智慧,更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镜鉴——
“戒酒防微”的典故,与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契合,强调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要求党员干部要有以身作则、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纪律意识引领风尚;
“遵规守矩”的故事,则启示我们要有把权力牢牢锁进制度的笼子里、公正执法的法治精神,不断织密制度的网络,确保腐败行为“因制度而不能”,实现腐败治理的标本兼治;
“堵不如疏”的哲理,鼓励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敢于创新、因势利导,在填塞制度漏洞,实现“不能腐”的同时,更要注重疏通思想根源,做到“不想腐”,以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达到源头治理、正本清源的效果;
“民为邦本”的故事理念,则是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提醒我们要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牢记“民为邦本”的古训,不断激发共产党人的生机与活力,永葆共产党人的生机与活力;
“节财薄葬”的故事,彰显了为政清廉、勤俭节约的廉俭精神,与近期开展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的移风易俗、倡导勤俭节约的目标相契合,共同推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
“卑宫菲食”的典故,体现了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与全党全社会倡导简朴节约之风相得益彰,营造了狠刹歪风邪气、弘扬艰苦朴素精神的良好氛围;
“三过家门”这一经典故事,展现了大禹公而忘私的为民情怀和久久为功的工作作风,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传颂的佳话。禹庙村的七“警”(井),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了时代精神。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些历史启示,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