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兴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发布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51好读  ›  专栏  ›  陈兴宏观研究

放缓的症结何在?——二季度经济数据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7-16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核心观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二季度经济数据,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录得4.7%,较一季度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录得0.7%,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次低,指向经济修复动能有所放缓, 背后的拖累来自于内需中消费和投资的同步走弱,尤其是消费中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趋势下行 。二季度GDP超预期回落, 一方面, 需求端 来看, 内需弱于外需 。外需在欧美补库和全球降息潮等因素的影响下持续改善。内需中,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下行幅度不小,基建投资二季度也呈现逐月放缓的趋势。 另一方面, 供给端 来看,在需求疲软的影响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生产也有走弱。从 品类 来看,高技术行业和智能绿色新产品是制造业生产的主线
此外,还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消费放缓的症结在哪? 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受 收入和净资产 的拖累所致。 一方面, 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有所下行。统计局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实际同比增速录得5.3%,较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 居民或仍在承受“负”财富效应,今年以来全国二手房价格处在下行区间,仍未见底,而房地产是我国居民持有的主要资产。二者共同导致我国上半年人均实际消费支出增速较一季度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 二是二季度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较一季度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 ,二季度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的-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背后原因可能是 节能降碳 行动导致的 高耗能行业去产能 ,以及 设备更新改造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是如何看待未来经济走向? 从需求端来看,受益于欧美补库和全球降息潮,外需对经济仍有助力,而内需中投资和商品消费,仍可期待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影响显现,房地产市场目前也处于边际回暖的状态,或将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此外,在物价回升的背景下,GDP平减指数对名义增速的拖累有所下降, 经济在名义值和实际值间的差距或将逐步缩小

报告正文

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回落。 受高基数影响,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录得4.7%,较一季度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录得0.7%,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次低。从 供给端 来看,二季度GDP增速下行主要受工业、服务业增速下降影响,工业增长较一季度下行0.4个百分点,服务业或受去年基数大幅走高影响,下行0.8个百分点。从 需求端 来看,外需强于内需,二季度经济主要受消费市场和投资共同拖累,消费整体回落,社零和服务零售累计同比增速分别由一季度的4.7%、10%降至3.7%、7.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也由一季度的4.5%下降至3.9%


高基数拖累生产续降,产业向“新”向“绿”转型。 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影响,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至5.3%,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从环比增速来看,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续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低,或因4月基数过高所致。受基数走低影响,服务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至4.7%,但两年年均增速有所回升。 分门类看 ,6月采矿业、制造业、水电热气公用事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5.5%、4.8%,仅制造业有所回落。 分经济类型 看,6月份,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增长分别增长3.0%、5.9%、2.9%、5.7%,仅外资有所回升。此外,上半年 产业向“新”向“绿”转型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观行业增速涨多跌少,高技术制造业仍旧亮眼。 中观层面 来看,20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涨多跌少,中游加工行业表现相对较为亮眼,仅计算机行业下跌。 上涨行业中, 石油天然气、医药及酒饮料茶涨幅居前,均超2个百分点。 下跌行业中, 化工及计算机跌幅较大,分别下降3.5、3.2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从 微观层面 来看,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跌多涨少,但分布较为均匀。其中乙烯涨幅居前,超10%,而跌幅较大的有化纤和集成电路,分别下跌5.1、4.5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表现较好,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

地产投资年内首次回暖 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上行0.2个百分点至3.6%,两年年均增速亦升,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速上升0.6个百分点,由负转正至0.1%,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走高,两年年均增速降幅有所收窄。 具体来看三大类投资 ,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收窄,旧口径基建增速大幅回升,而制造业和新基建投资均有下行。受地产新政影响,房地产市场边际回暖,6月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至-10.1%,旧口径基建增速大幅上行6.4个百分点至10.2%,而制造业投资增速略降0.1个百分点至9.3%,新口径基建投资增速下行0.3个百分点至4.6%。剔除基数效应来看,所有投资指标两年年均增速均有上行。工业仍是上半年投资增速的主要动力,其中 高技术产业投资 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录得10.6%,快于全部投资6.7个百分点


商品、服务消费均有回落 在去年同期基数走低的背景下,6月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仍在下行,社消零售降至2%,限额以上零售增速由正转负至-0.6%,两年年均增速亦走弱。 服务消费 方面,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有所回落,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7.5%。餐饮收入受基期大幅走低的影响回升至5.4%,但剔除基期影响,两年年均增速较上月大幅下降8.5个百分点至10.6%。 分品类 来看,6月 必需及可选消费品 增速均下行 。必需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至4.3%,可选增速大幅下降5.6个百分点由正转负至-3.7%。剔除基数效应来看,必需、可选消费品两年年均增速亦回落


除竣工端,房地产市场全面改善。 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以及地产新政等因素影响,6月全国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录得-14.5%,较上月增速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但两年年均增速降幅走扩。 销售回升带动地产开工链回暖 ,在去年同期基数走高背景下,6月新开工面积增速降幅小幅收窄,不过两年年均增速降幅仍有所走扩。6月施工面积增速较上月收窄47.3个百分点至-36.8%,两年年均增速降幅亦有明显收窄,或受上月施工面积显著回落影响。6月竣工端增速降幅走扩11.2个百分点至-29.6%,剔除基数效应,两年年均增速大幅下降至-9.6%。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从数据来看,一线城市6月份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较快


二季度经济动能放缓 具体来看6月的经济数据,细类投资增速略有波动但整体增速保持稳定,生产增速受高基数影响有所回落,消费市场显著走弱,两年年均增速亦回落,指向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0%,持平上月。整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研报信息

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放缓的症结何在?——二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对外发布时间:2024.7.15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陈兴

SAC证书编号:S0160523030002

分析师:马骏

SAC证书编号: S0160523080004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法律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财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财通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财通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财通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财通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财通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通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财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