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从儿童到老年,口腔健康维护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常见的口腔疾病都有哪些?牙齿又应该如何护理?关于口腔健康,这些知识要了解↓
口腔疾病一般包括
龋齿、齿列不齐、牙周炎、缺失牙
等,其中最经常发生的是龋齿。需要注意的是,
口腔疾病不仅仅是牙齿的病,严重时还会影响全身健康
。
口腔疾病不但会影响人的
咀嚼、言语功能
,还和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肾病
等密切相关。患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是牙周健康者的
1.4倍
,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是牙周健康者的
2.1倍
。
守护口腔健康,其实从萌生第一颗牙齿就开始了。儿童最容易发生的口腔问题是龋齿,
婴儿萌牙后至14岁属于龋齿的高发期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
。关于儿童口腔健康,到底应该怎么做?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王媛媛介绍,防龋是没有捷径的,唯有
勤刷牙
,包括
牙线
的使用,以及推荐使用
含氟牙膏
。有龋齿,要做到
早发现早治疗
,不要拖得太久。
医生介绍,儿童在六岁左右会长出
第一颗恒磨牙
,位于乳磨牙后方,上下左右各有一颗,称为
“六龄齿”
。六龄齿表面窝沟较多,不易彻底清洁,容易发生龋坏。这时候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
六龄齿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治疗相当于给六龄齿穿了一件防弹衣,有效预防龋病发生。
王媛媛表示,还有
12~13岁左右
,在六龄齿的后面长出的
第二恒磨牙
,也要给这颗牙进行窝沟封闭。建议
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
,因为每个孩子牙齿萌出和替换的时间是不一致的。
专家提醒,儿童因磕碰导致牙齿脱位或折断,
应尽快将折片或脱位牙用流水冲净杂质,保存在牛奶或清水中,或含在舌下,尽快就医
。
我们常说“老掉牙”,到了晚年,掉牙真的就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吗?
专家认为,牙龈和牙槽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退缩,但
这种
生理性退缩远远达不到使牙齿脱落的程度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
“老掉牙”并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或者衰老的正常表现,
“老掉牙”都是长期牙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然后一直积累到中老年以后发生的
。
其实“老掉牙”的真正原因是
牙周病
,细菌侵犯牙龈和牙槽骨,造成牙龈炎和牙周炎。当牙齿没有了牙槽骨的支撑,就好像高楼建在沙地上,因此很多老年人掉的是完整的牙。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
80岁的老人至少应该有20颗功能牙才能保证身体饮食所需
。预防“老掉牙”要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此外,
定期洗牙
至关重要。
许桐楷介绍,建议
每年至少洗一次牙
,一方面把这一年之中积攒下来的牙结石给清洁干净,同时让医生对于口腔卫生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评估,以遏制牙周病在口腔中的发展。
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涉及到的细节和认识误区也有很多。这些常见的问题,你都了解吗↓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智齿很难长得很端正,容易造成
发炎或感染
,甚至有的智齿会影响到旁边的牙齿。所以建议在一些重大的人生节点之前,选择比较恰当的时机,主动把智齿给解决掉。
女性最好在孕前或者备孕前,妥善处理智齿。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
实际上在牙结石形成的过程中,牙龈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萎缩
,而且这些萎缩是
不可逆的
。把牙结石去掉以后,可能牙龈萎缩的情况或牙缝会暴露得更加清晰。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
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都可以把牙齿刷得很干净
,但是因为电动牙刷的转动效率更高,所以电动牙刷在两分钟之内,可能就把牙齿刷到手动牙刷五六分钟才能刷到的效果,
效率提升很大
。另外,还有一些电动牙刷加入了
压力感应
模块,比如在刷牙力度过大时,会亮红灯或者报警,在刷牙力度不够时,也会给一些相应的提醒,既安全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