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都市报
南都,换一种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山河四省之一,狂揽985! ·  2 天前  
青塔  ·  投资78亿!985新校区,9月正式开学 ·  14 小时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  5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硕博可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都市报

今早,市民排队送别

南方都市报  · 公众号  ·  · 2025-02-10 12:48

正文


2月6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黄旭华 ,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今天(10日)上午10时,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北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
此前报道
曾被秘召进京,30年没有回家!追忆揭阳籍院士黄旭华

南都记者了解到,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现场的花海摆成潜艇的模样,撒贝宁敬献花篮挽联。


图片

悼念现场,花海摆成了潜艇的模样。


吊唁现场,主持人撒贝宁献上挽联,写道“国士无双,精神永存”。2016年,九旬高龄的黄旭华登上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发表了长达50分钟的演讲,回忆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历程以及那段隐姓埋名的岁月。在现场,撒贝宁眼含热泪,称这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场演讲”。


送别仪式现场,不少市民 手持鲜花 自发前来,送别黄旭华院士。








在女儿黄峻的记忆中,黄旭华是鼓励孩子、不干预孩子选择的家长,他愿意微笑着倾听家里每一个人的想法。虽极少言爱,黄旭华却用30年隐姓埋名的背影,教会孩子们何为“以身许国、大爱无声”。离别时刻,黄峻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思念,“爸爸,我爱你!”


800x1200_67a8ad6c869ff.jpg

连日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总体楼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现场,社会各界纷纷前来排队献花。

2月9日下午,湖北武汉武昌区张之洞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人们自发列队,在寒风中排成长龙,悼念这位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入海的先驱。

800x534_67a8ad6bd3728.jpg

800x534_67a8ad69e81b5.jpg

800x534_67a8ad6dd5902.jpg

800x534_67a8ad702f583.jpg

近日,群众自发前往黄旭华生前工作研究所,送上鲜花、核潜艇模型等吊唁黄旭华院士。有人表示,“我们要追的星就是这样伟大的人,不能光看小年轻明星。”


800x534_67a8ad6d38930.jpg

800x534_67a8ad6c0fbfb.jpg


800x534_67a8ad6e9fd1e.jpg

800x534_67a8ad6a8fac6.jpg

9日,吊唁仪式现场,一束写着“黄总师,一路走好,核潜艇36棵青松敬”的花束格外醒目。 “36棵青松”指中国第一代核潜艇36名试航员。 1969年,海军挑选了首批36名核潜艇试航员。12年间他们隐姓埋名,一次次经历核潜艇试航试验的生死考验。36名战士犹如“36棵青松”,始终坚守岗位不动摇。


黄旭华院士吊唁现场,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旭华班”学生献花哀悼,“黄老一直在指引着我们”。


南都此前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1926年3月,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九所名誉所长、原所长。自1958年核潜艇研制启动以来,他从未离开。


在黄旭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由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黄旭华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2019年9月,黄旭华曾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