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建自我课堂
精致阅读、优雅生活——在这里,生活可以很有趣,格调可以很丰富,理想可以很肆意,阅读可以很小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写作营招募:你可以用一年时间变强 ·  2 天前  
正午故事  ·  被“电诈”PUA的高学历者们 ·  4 天前  
新周刊  ·  这座一线城市,为何急着建地铁? ·  3 天前  
码头青年  ·  当白宫开始朝鲜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建自我课堂

所有关系变淡的原因是什么?

重建自我课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5-28 21:28

正文

来源 | 辣笔小尖椒(ID:wentushe)

作者 | 木舒

慢慢变淡的是关系,渐行渐远的是人,再也回不来的是在一起的过去。


0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刷朋友圈不敢点赞了!!


尤其是以前特别亲密的朋友。


曾经形影不离,每天甚至24小时都待在一起,对方的习惯性格喜好你甚至比TA父母都了解。可不知什么时候起,你发现TA朋友圈里的人你已经不认识了,TA现在在哪,做什么工作,你都是通过朋友圈里的三言两语、照片才知道的。


上周,我通过朋友圈,才知道曾经初中时形如姐妹,发誓一定要做对方伴娘,要一起走到老的女生结婚了,可新郎我不认识,婚礼也没有邀请我参加,那一刻,虽然有那么一刻少付了份子钱的侥幸,但还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面对着她晒出来的幸福生活,我却不敢点赞了,因为这些幸福我都没参与。


很多曾经亲密的伙伴,现在就像是一个“僵尸粉”一样存活在对方的微信里,点开聊天窗口除了偶尔节日祝福、帮忙投票点赞的群发消息其他一片空白。


为什么本来说好的一辈子的朋友,就这样的走散了呢?



02


我和现在的朋友坐下来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一致的观念就是一个词:距离


距离永远都是友情最大的阻碍。 大学时的舍友,很多时候24小时都待在一起,吃饭、洗澡、睡觉、上课,打游戏、刷剧......你的生活中的一大部分都充斥着对方的身影。


而当这些被距离阻隔,对方的生活你看不见摸不着,TA的身边又出现了新的一批像原先的你一样每天吃饭、逛街,陪着她开心、难过的人。而你也同样有了一个新的圈子。


  • 关系变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你已经无法参与双方的世界。


人都不是独行动物,都渴望着身边有人陪伴。冷冰冰的聊天、点赞能成为一时联系的纽带,但终究还是经不起时间的摧残。慢慢的,都不在和对方分享自己的事,感情自然就变淡了。


有次回南京前,回乡去看了外公外婆,当踏进院子的门是,我才突然算起,我已经一年多都没有见过他们了。连过年都因为忙没来得及去给他们拜年。


再见到时,发现他们都不再是印象中的样子了,头发花白,走路不再稳健,不再像以前一样忙前忙后的给我准备吃的,拉着我问东问西,因为外婆阿兹海默,甚至连我妈妈都认不出了,更别说记得我了。


心里突然有着深深的自责感。印象中小时候每周回家看他们,外公还骑车载着我满村庄转悠,而现在,连自己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杖蹒跚。我出现在所有他们能为我遮风挡雨的时间里,却缺席了他们年老疾病最需要别人照顾的阶段。



03


  • 其实别说是隔代亲了,现在我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远。


小时候能够肆意的在父母怀里撒娇,遇到了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还有父母可以帮我,又吵又闹又哭又笑,那时候日子过得是丰富多彩的。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老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的亲热。尤其是独自在外的人,生病怕父母担心,选择隐瞒。遇到困难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第一时间找父母哭泣抱怨了。


  • 报喜不报忧成了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


但突然发现,为了不让他们担心的报喜不报忧,反而拉远了父母和我们的距离。但生活本就是由许多小事、烦恼组成的。抛去这些琐事,你会发现,和他们打电话、见面聊天的时候,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挺好的”

“工作挺顺利的”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这些类似的话语成了聊天的主题。但双方都知道生活没那么简单顺利,一个是为了不让担心,一个是为了不让他知道自己担心。所以慢慢的,你发现关系没那么亲近了。


其实这种“善意的谎言”也是慢慢拉远距离的一种原因。


父母永远都想成为孩子的天,所以相比较你过得怎么怎么好,他们更关注的是你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难过的事。


越年老的人本身就会有一种“别人不再需要我”的感受,适当的对他们小抱怨,让他们还“有事可做”,我想,总比啥也不说好多了吧。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