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操心和忧虑,究竟是孩子成长的翅膀,还是无形的枷锁?
可能你会说,他还是孩子啊,我不可能不操心啊!
那就想办法真正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么培养?
这篇文章会给你启示。
作者:猫猫语语
来源:反向的猫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让你不操心是不可能的,好像会要了你的命。打从你当上爸妈的那一刻,
每天基本上过的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活。
你所有的目标都具象化了,赚钱有了目的,活着有了方向,喜怒哀乐的体验边界被拓宽了。你知道的,因为孩子的到来,你的人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这一说,一切不过都是个人赋予的。你想自己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就会去编织。如果你不想,你也不需要这么做。没有谁规定一个人的人生不能寡淡且无聊的。
但你要注意,你的意义都只是你自己的,什么生命的延续,什么基因的自我复制,什么人生后半场的延续,什么晚年的幸福…….不是孩子的。
(《小欢喜》剧照)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所以打从一开始,你就得明白这个主体关系,而不是把自己那套人生所谓的意义生搬硬套,然后使劲拿条小鞭子在后面抽,给我背上!给我背上!
要知道意义往往有重量,根本不可能让一个人轻松的。
孩子只要不是主观意愿想去做这件事,基本上不是前面崩,后面也会崩。所以你让孩子去骑行,他不想去就算了,你让他早点睡觉,不想睡觉就算了。
他就是不想按照你安排的过一生,这不是他的意义,咱们就算了。
很多人不一定老是觉得自己正确,但是总会在教育孩子的那一刻,感受到自己无比的正确。
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暴力呢,企图用强制的手段,让孩子臣服。
你一定是在想,不对呀,但是我对他有责任。他熬夜我就睡不着,他吃零食牙齿坏了我得带他去看医生,他书读得太烂,找不到工作,以后我还得养他呀…..
责任跟问题是两码事,孩子牙齿坏了是他没有养成好习惯的代价;孩子熬夜,不应该是你没睡好,而是他要知道不良习惯会让自己精神不济;孩子不爱读书,不应该是你以后养他,而是这路行不通,帮助他找到另外一条路,最终还是靠自己谋求生存。
父母只能带给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角色定位要清晰,只能是帮助,但不是直接上手。
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越害怕什么,越防就越有会问题出现。你越强调,孩子记得越清楚,你越抑制,孩子反抗的越厉害。
(《小欢喜》剧照)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不喜欢吃青菜的孩子,小时候也许不吃,不代表后来不吃。一个不敢吃鸡蛋的孩子,只是小时候不敢,长大了也许非常喜欢。
但是一个从小被强迫吃某种食物的孩子,长大之后还是恐惧,一辈子都不会再接受它。
能力不是一开始就习得的,是经历不断磨炼出来的。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有心摘花的部分,花往往不开,无心插柳的部分,孩子却完成得很好。
说白了你老操心,就是本质上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你嘴上功夫再了得,你的直觉反应总会出卖自己。除了情绪先上头,根本冷静不下来分析局面。
孩子解决不了问题才是正常的,而这才是父母发挥作用的时刻。父母要做的都是安放自己,你想要一个有解决能力的孩子,那你要教给他的是遇到问题,允许释放情绪,接着尝试接受结果,并且引导找到方案去处理解决。
但你只是大声呵斥,一味管教,孩子习得的除了一个咆哮的父母跟一句命令的语言,他甚至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到底触犯了哪个天条。
(《小舍得》剧照)
很多人都知道每个人是自己命运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往往不大懂这个道理。
你操心什么,与其言语管教,不如身体力行。想要健康的孩子,就自己重视健康,他就有样学样;想要爱学习的孩子,不如就先试试自己也在认真做好一件事;你想让他自律,不如自己先严于律己。
人是在经历中成长的,孩子不会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成功,但是孩子会因为你的言传身教受益终生。
放下操心的执念。这样想起来,人生既然都要修炼接受一切的能力,没有理由接受不了孩子的本真样子。
与其跟孩子剑拔弩张,不如学着双方互相理解。我的残缺你不应该负担,你的因果我也不拼命介入。孩子的成功与否意义在于他自己赋予,跟你无关。
(《年少日记》剧照)
你有关的是自己的意义,多把心操自己,你活得久,赚的久,看着孩子也久。
就算你要付出,有命才能给孩子更多。60岁的生命跟80岁的生命有20年,你自己掂量掂量,就会知道心放自己身上比较合适了。
而孩子有没有成才谁都不知道,但会学习到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解决问题,这是以后生存的底气啊。
直播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