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融媒吴江  ·  大反转!吴江直冲26℃! ·  昨天  
江苏发改  ·  新年开新局,拼好新经济 | ... ·  4 天前  
江苏新闻  ·  江苏批复了!淮安,大消息传来!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蓝军坦克两条命?演习怎么判定伤亡,会不会出现不死人?|轻武专栏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1-01-09 12:29

正文

演习中碰上“不死之人”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中国拍过不少像《士兵突击》《垂直打击》等等现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由于9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同其他国家进行过大规模战争,所以这些电视剧表现战争场面都以军事演习为主。


通过现代军旅剧我们对演习有所了解,但大多数人仍然不明就里,特别是在伤亡判定上: 步枪枪装的是空包弹,怎么知道打中人没有?曲射火炮的杀伤效果是怎么判定的?如果有人作弊弄坏激光接收装置怎么办? 咱们好好研究一下演习伤亡判定那些事。

▲冒了烟就是“死人”

如今进行实兵对抗演练,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已经很普及了,那在几十年前没有激光模拟对抗系统的时候是怎么模拟杀伤的呢?其实都要靠计算。

在中国各大军校中,有一门专业课叫《军事计算》,核心就是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模拟战场,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 “兰彻斯特方程”

▲兰彻斯特

兰彻斯特方程是英国航空工程师兰彻斯特在1916年提出来的,用一个微分方程组就可以描述空战中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变化。 具体原理 特别复杂,我研究了一下午都没完全弄明白,就不在这露怯了。 总之这个方程还挺好用,当时盟军都拿兰彻斯特方程分析空战,效果还挺不错,和实际战斗很接近。


二战后,各国开始在兰彻斯特方程基础上发展现代战争仿真模拟系统,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研究现代战争模拟系统,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数学模型,用在演习中就可以对参演部队进行伤亡判定。

▲兵棋推演也是类似的判定过程

具体怎么判定的呢?咱们举个例子。

比如说红军某连在演习中奉命向某无名高地冲击,而此高地上有蓝军一个排防守,当时的天气情况如何,地形情况如何,双方士气如何,武器配置怎么样,各使用什么样的战术... ...把这些条件提供给仿真模拟系统。

模拟系统中已经提前设好判定,比如下雨天气,士兵行进速度-20%、命中率-20%;陡峭山地,进攻方攻击力-30%,防守方防御力+30%等等。


火炮覆盖时,红方装备了最新的自行榴弹炮,命中率可以+20%,而蓝军是以阵地战著称的某某“硬骨头连”,他们在红军开炮前,已经筑建了完整的地下防御工事,可以有效抵挡敌人炮火,伤亡-80%。

系统经过数据推算后,就可以大致得出战斗结果: 战斗目的是否可以达成,双方损失情况如何,到底判红方赢还是蓝方赢。

导演部还能在系统中临时添加变量考验部队的反应能力,比如说突然在高速行进的装甲部队前方设置一块雷区,也比如说在某单位刚刚进入演习场就遭到一次战术核打击等......

▲随时可以出现反坦克雷区

这种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式优点在于能方便的对大规模演习进行结果判断,但是缺点也不少,主要有下面两个:

首先,对于战士个体或者单台装甲车辆没办法进行有效的结果判断,毕竟单个作战单位的行为和伤亡情况没办法进行系统分析。然而我军战争历史上素来不缺乏传奇的英雄事迹,比如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和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这样的英雄人物数学模型是不可能模拟出来的。

▲像烈士邱少云这种突破人类极限的战例
数学模型是怎么都模拟不出来的

其次,战争也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的,真实战场的复杂性不是单单靠数学方程就能计算出来的,战场上充满了偶然和巧合。

比如在朱日和战无不胜的蓝军旅旅长满广志就曾经被某红军旅旅长丁炜实施了一次斩首行动。当时红军撒出去了大量的侦察兵,其中一名侦察兵恰巧发现了一辆插有4根天线的越野车,怀疑是指挥车,于是红军一波火力覆盖,“击毙”了满广志,这样的偶然性也是数学模型很难进行模拟的。

▲满广志被侦察兵发现
然后被一轮炮火覆盖了

▲满广志当时疑似伪装成了士官

后来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出现了,其中的代表产品就是美国的米勒斯系统。米勒斯系统可以对38种武器进行模拟,包括M16步枪、M2/M60机枪等轻武器,120毫米坦克炮、高炮、以及陶式、毒刺、橡树棍反坦克导弹等。

▲给坦克安装激光发射器

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先在各种直射武器上安装激光发射器,发射器可以发射各种预先进行编码的激光脉冲信号,编码的信息包含了武器种类。当目标被激光脉冲命中后,安装在目标身上的接收器就会对激光脉冲进行转译,最终判断出是被什么武器击中,然后再根据被击中位置进行判断,是“受伤”还是“阵亡”。

▲火箭筒、95步枪和坦克都安装着激光发射装置

咱们中国的战术激光模拟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1989年开发出中国第一代激光射击模拟系统。它的原理和美国的米勒斯系统类似,在枪上安装一个激光发射器,射手每次扣动扳机,就能发射一个激光脉冲,相当于发射了一颗子弹。

▲空包弹只是为了模拟枪械发射时的后坐力
演习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激光发射器

双方战士的头盔、前胸、后背等关键位置都安装了信号接收装置和报警处理装置,命中的位置不一样,报警发出的信号和光电信号也不一样,从而区分“阵亡”“轻伤”还是“重伤”。据说激光模拟系统中还有“调理枪”,就是裁判的裁判工具,可以进行加血和减血操作,还能给战士们补充弹药等。

▲这个头盔也是激光对抗系统的一部分
上面装有激光接收器和发烟装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