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盟
数盟(数据科学家联盟)隶属于北京数盟科技有限公司,数盟致力于成为培养与发现“数据科学家”的黄埔军校。 数盟服务包括:线下活动、大数据培训。 官网:http://dataunion.org,合作:[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从头构建GPT文本分类器(Python) ·  23 小时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谷歌反击,最强Gemini ...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美国开始禁用DeepSeek,下载还要判刑? ... ·  3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谢谢Deepseek,o3-mini发布即免 ... ·  5 天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用DeepSeek帮我接财神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盟

告别蹉跎岁月:IPv6开启黄金十年

数盟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11-29 22:00

正文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其实都是和我们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就是IPv6。有了它,才能构建我们想象中的下一个时代。然而IPv6的中国之路却异常尴尬,近20的发展,IPv6被人们反复提及,但是又不断地被淹没和遗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正式终结了IPv6的尴尬。20年的“原地踏步”到“全球领先”,中国的IPv6要想加速跑,必须拥有“魔鬼的步伐”,当然绝非“摩擦,摩擦”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式的飞跃。

未来已来!为了让“魔鬼的步伐”更有力,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双剑出鞘,在中国首次架设IPv6根服务器,并面向公众免费提供DNS服务。

往事不堪:我国IPv6“起大早,赶晚集”


TCP/IP协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其中IP是网络层协议,规范互联网中分组信息的交换和选路。目前采用的IPV4协议地址长度为32位,总数约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殆尽。

在当时,“40亿空间已经大得不得了。没想到互联网急剧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数量级并不能满足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

为了修正IPv4的不足,IPv6被寄予厚望。“IPv6的地址空间扩大到2的128次方。这个空间大到无法想象,也就是说,地球上每一平方米,都可以有10的26次方的地址,甚至可以分配地址到空中的尘埃。”吴建平说。

对于以“万物互联”为目标的物联网建设来说,这意味着所有想要连上网的物体都能被分配到IP地址。可以说,IPv6将成为下一代人类智能生活的枢纽工程。

TCP/IP协议共同开发者、被誉为“互联网之父”之一的文顿·瑟夫博士表示:“IPv4是实验网络,IPv6网络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IPv6这条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竟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数据显示,在IPv6用户比例上,美国是第三名,比利时是第一名,两者这一比例都达到了30%到50%,日本也有15%的用户,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印度也有11%的用户,而中国排第52名,只有7%的用户。

“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固网的网民数是7.5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7.24亿,但我国的IPv4地址只有3.3845亿,平均每个固网网民人均IPv4地址是0.45个,半个都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邬贺铨指出,“实际上,中国是最需要IPv6的国家,也是全球最早开展Ipv6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应用研发和规模商用的国家之一,首创以纯IPv6建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IPv6网络。但是截至今年7月数据显示,IPv6用户占网络用户之比到56%左右了,美国也到了30%多,中国是最需要IPv6的,但中国的IPv6占比还不到0.3%。”

谈到我国IPv6发展为何起了大早,赶了晚集,邬贺铨分析有5大原因:落入了私有地址的陷阱难以自拔;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政府应用先行意识;应用和网站向IPv6迁移严重滞后拖后腿;一些误解和干扰影响了国家发展IPv6战略的执行;将IPv6与网络安全对立,过分担心IPv6的内容过渡困难,举棋不定。

加速的现在: 需要“魔鬼步伐”


1998年,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首次在中国引进IPv6。实际上,IPv6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接近20个年头。这期间,IPv6被人们反复提及,但是又不断地被淹没和遗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政府的一纸公文正式终结了IPv6的尴尬状态。

计划提出要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并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同时,计划提出,到2018年末,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将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国内用户量排名前50位的商业网站全面支持IPv6;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到2025年末,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

从“赶晚集”到“全面领跑”,中国的IPv6要想加速跑,必须拥有“魔鬼的步伐”,当然绝非“摩擦,摩擦”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式的飞跃。

“明年年底,要形成良性的思想驱动环境,IPv6的活跃用户数要达到2个亿,在互联网用户的占比不低于20%;到2020年底,IPv6的活跃用户数要超过5个亿,占比要超过50%,新增的网络地址不允许再使用私有的IPv4地址。到2025年底,我们国家IPv6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的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家政策对于IPv6的统筹部署已经明确,最关键的是产业各界要停止“观望”。“IPv6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成本,而应该是投资,会带来效益,IPv6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应用更是息息相关。企业如果现在还不顺势而为,很可能丧失发展先机。”

在2017年至2018年的重点工作中,计划明确提出要开展LTE网络端到端IPv6业务承载能力建设,推动LTE网络、业务及终端全面支持IPv6,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规模不少于5000万户。此外,还涉及骨干网IPv6互联互通、城域网和接入网改造、内容分发网络和云服务平台IPv6升级等方面。

针对IPv6发展的原则,邬贺铨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是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着力弥补IPv6应用的短板,实现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协同推进。第二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扶持和应用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强调发挥企业在IPv6里的主体作用,激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内生动力。第三是创新发展保障安全,把发展跟安全同时推动。第四是注重市场、汇聚民生,让互联网发展汇集亿万人民。

未来已来:“双剑”已出鞘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其实都是和我们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就是IPv6。有了它,才能构建我们想象中的下一个时代,同样的,要想实现这些,我们必须成为共建者,而不是单纯的使用者。

IPv6的规模化部署首先需要网络设备和软件的支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其次是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最后是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包括APP等也需要支持IPv6。其中,除了实力雄厚的BAT等互联网巨头外,一些中小互联网公司也需要第三方解决方案公司来提供IPv6转化的解决方案,蕴含大量的商机。

此前,在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中,运营商、设备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大规模参与,对IPv4到IPv6的演进起到了比较好的验证作用。为了促进IPv6的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双剑出鞘,在中国首次架设IPv6根服务器,并面向公众免费提供DNS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