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做了什么?援助使得非洲国家接受援助之后更糟糕,更贫穷,更加不利。”伦敦大学Mark McQuinn教授引用《致命援助》中对援助的质疑,并给出了否定的意见。但仍承认,这种观点很有威力。
林毅夫提到“超越援助”的口号,也就是应该帮助受援助国家做一些有效的结构性的调整,“官方的开发援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没办法找到真正的瓶颈所在。现在有这么多的官方援助,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做法,比如说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人权、教育质量等,这些都是可取的。但是它们能够给穷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吗?这就要打问号了。”
传统的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正遭遇挑战。“40年来,富裕国家的政府不断承诺要拿出国民生产总值当中的一定比例进行海外援助,很少国家达到了这个承诺,很多国家包括英国、荷兰以前能够达到,但是现在都已经撤回去了,因为从政治上已经不太可行。所以说要指望富裕消除赤贫已经不太可行。”David Gordon教授对依靠政治援助帮助脱贫并不抱有太大希望。
他解释,“一个社会群体有利的条件往往是对另一个群体不利,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大部分的人是由于他的行为带来贫穷,而很多政策都是基于因为他不够努力所以要改变他的行为。”
Mark McQuinn教授发现美国的论调更严格,“特朗普有一个援助预算,会在明年削减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美国在政府官方援助方面的占比会越来越少,而且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减少,他会更多用在全球化项目上。”
中国将援助资金和一些商业投资融合在一起的模式受到Mark McQuinn教授的肯定,“中国现在在进行的就是结构经济学的想法,既然中国用了新的做法,西方社会也要进行调整,与中国采用齐头并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