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消费降级:我也把孩子送泰国了。 ·  5 天前  
莓辣MAYLOVE  ·  国庆快乐 ️ ... ·  5 天前  
于小戈  ·  什么🦠?又倒下一片 ·  6 天前  
于小戈  ·  她被吸了魂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儿童节?中国其实没有“儿童”| 武志红&青音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6-01 21:13

正文

文章摘选自武志红&青音合著新书

《中国式的情与爱》


Ⅰ  不敢、不会把爱活出来

“爱情是不可能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年轻人说,不要只考虑爱情,甚至不要考虑爱情,爱情是靠不住的。要选择让你感觉安全持久的东西,比如社会经济地位,或者是否门当户对。


我的理解是,之所以这样教导,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藏着对爱的渴望,但是同时,身为中国人,我们又会存着很深的对爱的绝望,即使有了爱情,在表达上,我们也都心虚气短,觉得不可能实现。


跟爱情有关的文艺作品,欧洲国家的表现风格都是奔放的、热烈的,但是我们的表达常常是非常凄婉的。在国内的导演里,王家卫对中国爱情的表达最到位。



王家卫的电影里,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只有一条线那么细,那条线似有若无,却连绵不断。就好像跳舞,两个人碰到了,双目相投,却擦肩而过。这种表达非常符合中国特色,很渴望爱,但又不敢,在两个人就要表露,就要在一起的时候,擦肩而过。


中国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就是这么压抑,中国文化里,主流文化讲究的都是含蓄的、暧昧的、没有勇气实现、只好一辈子心心念念的情愫。


我的理解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是没有“儿童”这个物种的。有的只是“小大人”。


我们的成长过程,似乎就是一个学会压抑的过程。因此大部分中国人从小就在并不适合自己身心发育的环境里成长,我们对爱的体验都是非常绝望的,生命里的热情、感性、奔放,就好像跟我们彻底没了关系,统统被压抑了。


这种体验一再重复、加强,情感的需求被一再压抑,所以后来即使长大了,也不敢、不会把爱活出来,因为我们很害怕这种伤害:我很渴望你,但是你会让我体验到绝望。



Ⅱ  为什么做自己这么难

经常出国的人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其他国家的人很少有像中国人这么不自在的。中国人整体都非常不自在,笑也不自在、走路也不自在、照相也不自在、演讲也不自在等。


为什么中国人做自己很难?这个话题很沉重,因为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源自传统文化中很糟粕的部分。对人性的过度压抑,是一种持续的教化,它是代际遗传的。


现在很多孩子会觉得,如果我做自己,我就是自私的,为什么?我会让父母不高兴。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你必须允许自己让他们不高兴。这个不高兴不是你有意跟他们对着干,而是你可以坚持走自己的路。


进入婚姻之后,伴侣之间也容易建立起一种很虚伪的、很虚假的和平关系。两个人在一起要么彼此抱怨,要么彼此不交心,凑合过日子。


枕边人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对方在想什么,你看不到。



心理学中有“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真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而假自我就是戴着面具生活,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


以别人的感受构建出来的这种自我价值感,我们也叫道德。


从根本上说,没有人性何来道德,人性应该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本身是很美好的,人本身的生命力是需要祝福的,而不是说人的生命力是个魔鬼、是个妖怪,我们需要压抑它,活成一个所谓的道德典范。


我们的社会对真实的人性依然有很多禁忌,认为情绪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人的感受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人要把自己的感受给灭了,把自己的情绪给灭了,活成一个伪君子。


当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好的,比如性,可以公开讨论了。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我们意识上允许变化性伴侣,不需要如以前一样“从一而终”了,但潜意识还是觉得性是个肮脏的东西。


对于钱也是如此,如果说谁整天满嘴谈钱,大家就觉得你不太高级,但事实上谁不需要挣钱?


如果你想做自己,就需要尊重生命力本身。从现在开始,对于性的问题,对于钱的问题,对于愤怒、攻击这些攻击性情绪的问题,你要对它们有一种新的认识,要提醒自己接纳它们。它们都是生命力的反映,都是些好东西。



Ⅲ  不要在“爱孩子”的旗帜下害孩子

很多父母,甚至是年轻的父母,过分地重视孩子,其实可以理解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实现,于是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基本不给孩子自主空间。


比如,不可以去外地工作、必须留在自己的身边、工作必须是稳定的等。


这些父母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是打着爱的旗号在“害”孩子,或者打着爱的旗号在“赖”孩子。


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没有自己的人生。



区别是不是“爱”很简单,问一个问题就可以——父母是否真的在意孩子幸福?


这个幸福是建立在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上,而不是活了一个大家都活着的样子。


比如,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就叫作幸福,为了做出“我也很幸福”的样子,你会不会逼你的孩子找一个非常糟糕的伴侣?你是否在意你的孩子虽然活出一个“家庭完整”的样子,却活得很痛苦?


当你的孩子长大,迟迟没有结婚时,你能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向他倾泻自己的焦虑吗?当他把爱的人带回家时,你应该仔细地问问他:“你们相爱吗?你爱他吗?”你也应该问问自己对于现在的伴侣,你们还依然相爱吗?


希望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每一代都是爱的结晶,而不是“大家都这么活,我也这么活”的道具。


希望从我们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而无需将自己的存在感寄托于“我的孩子”,或者延续所谓的“我的精神”。


武志红&青音新书预售,开售4天来已订出6万本,还没出印厂又开始加印。点击阅读原文获得博库图书专营店专享签名本+签章+寄语 有青音姐亲笔签名限量版哦~

天猫吉林出版集团图书专营店有武志红限量独家签名版并有武志红青音“幸福手册”赠送!     


今天儿童节

青音姐收到来自“广东音符”的礼物

谢谢每一位支持我们的音符

爱你们哟,节日快乐,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