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对象总让我洗内裤,理由竟是自己不会?! ·  18 小时前  
于小戈  ·  怎么阔太也缺钱了? ·  昨天  
于小戈  ·  惊爆新嫂子!我要哭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儿童节?中国其实没有“儿童”| 武志红&青音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6-01 21:13

正文

文章摘选自 武志红&青音 合著新书

《中国式的情与爱》


Ⅰ  不敢、不会把爱活出来

“爱情是不可能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年轻人说,不要只考虑爱情,甚至不要考虑爱情,爱情是靠不住的。要选择让你感觉安全持久的东西,比如社会经济地位,或者是否门当户对。


我的理解是,之所以这样教导,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藏着 对爱的渴望, 但是同时,身为中国人,我们又会存着很深的 对爱的绝望, 即使有了爱情,在表达上,我们也都心虚气短,觉得不可能实现。


跟爱情有关的文艺作品,欧洲国家的表现风格都是奔放的、热烈的,但是我们的表达常常是非常凄婉的。在国内的导演里,王家卫对中国爱情的表达最到位。



王家卫的电影里,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只有一条线那么细, 那条线似有若无,却连绵不断。 就好像跳舞,两个人碰到了,双目相投,却擦肩而过。这种表达非常符合中国特色,很渴望爱,但又不敢,在两个人就要表露,就要在一起的时候,擦肩而过。


中国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就是这么压抑,中国文化里,主流文化讲究的都是含蓄的、暧昧的、没有勇气实现、只好一辈子心心念念的情愫。


我的理解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是 没有“儿童”这个物种的。有的只是“小大人”。


我们的成长过程,似乎就是一个学会压抑的过程。因此大部分中国人从小就在并不适合自己身心发育的环境里成长,我们对爱的体验都是非常绝望的,生命里的热情、感性、奔放,就好像跟我们彻底没了关系,统统被压抑了。


这种体验一再重复、加强,情感的需求被一再压抑,所以后来即使长大了,也不敢、不会把爱活出来,因为我们很害怕这种伤害:我很渴望你,但是你会让我体验到绝望。



为什么做自己这么难

经常出国的人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其他国家的人很少有像中国人这么不自在的。中国人整体都非常不自在,笑也不自在、走路也不自在、照相也不自在、演讲也不自在等。


为什么中国人做自己很难? 这个话题很沉重,因为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源自传统文化中很糟粕的部分。对人性的过度压抑, 是一种持续的教化,它是代际遗传的。


现在很多孩子会觉得,如果我做自己,我就是自私的,为什么?我会让父母不高兴。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你必须允许自己让他们不高兴。这个不高兴不是你有意跟他们对着干,而是 你可以坚持走自己的路。


进入婚姻之后,伴侣之间也容易建立起一种很虚伪的、很虚假的和平关系。两个人在一起要么彼此抱怨,要么彼此不交心,凑合过日子。


枕边人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对方在想什么,你看不到。



心理学中有“ 真自我 ”和“ 假自我 ”概念。真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而假自我就是戴着面具生活,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


以别人的感受构建出来的这种自我价值感,我们也叫 道德。


从根本上说,没有人性何来道德, 人性应该是道德的基础。 人性本身是很美好的,人本身的生命力是需要祝福的,而不是说人的生命力是个魔鬼、是个妖怪,我们需要压抑它,活成一个所谓的道德典范。


我们的社会对真实的人性依然有很多禁忌,认为情绪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人的感受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人要把自己的感受给灭了,把自己的情绪给灭了,活成一个伪君子。


当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好的,比如性,可以公开讨论了。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我们意识上允许变化性伴侣,不需要如以前一样“从一而终”了,但潜意识还是觉得性是个肮脏的东西。


对于钱也是如此,如果说谁整天满嘴谈钱,大家就觉得你不太高级,但事实上谁不需要挣钱?


如果你想做自己,就需要尊重生命力本身。 从现在开始,对于性的问题,对于钱的问题,对于愤怒、攻击这些攻击性情绪的问题,你要对它们有一种新的认识,要提醒自己接纳它们。它们都是生命力的反映,都是些好东西。



不要在“爱孩子”的旗帜下害孩子

很多父母,甚至是年轻的父母,过分地重视孩子,其实可以理解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实现,于是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基本不给孩子自主空间。


比如, 不可以去外地工作、必须留在自己的身边、工作必须是稳定的 等。


这些父母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是打着爱的旗号在“害”孩子,或者打着爱的旗号在“赖”孩子。


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 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没有自己的人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