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条钢督查组领导
地条钢的来源:中频炉从原来几十公斤规模,演变到现在最大的有60吨,山东最大的是40吨。生产原理是一样的,缠绕线圈然后融化。除此以外,后面的环节接近正常的钢铁企业,后面也上了连铸机和轧机。但是本质没有改变,只进行了了融化,没做成分检测和质量控制。
钢厂一般不愿意用废钢,主要因为杂质太多,废钢如果不做分拣处理对钢质量损伤很大。所以钢厂喜欢用重废。轻薄料就给了中频炉生存空间。
电炉钢一炉2小时左右,比高炉转炉的效率高很多,产能投放周期大概6个月。福建见过8个60吨的中频炉,就是1小时10吨。,如果3班生产,一天可以生产4-5炉,一个炉子一天6*40=240多吨。
电弧炉现在下放到县都可以批。国务院的要求是不能新增钢铁产能。原来的中频炉后面配连路机、轧机,就是后面的部分是没问题的。最近钢铁行业盈利维持高位,民营企业在尝试做技改,把小炉子换成大炉子。
目前地条钢已经彻底取缔,正处于验收阶段。严格按照“四个彻底”要求,即“彻底拆除中频炉主体设备、彻底拆除变压器、彻底切割掉除尘罩、彻底拆除操作平台及轨道,将中频炉冶炼车间变为平地,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有生产许可证的轧钢部分,可以购买买钢坯生产。
国家政策是新增产能要做产能置换,而地条钢的产能不能用于置换。南方中频炉企业目前没有产能置换指标,所以可以采购但是没能上。因为政府把各个省的产量这次摸清了,如果你产量增加政府要查你的。两个证:建设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建设许可证拿到,生产许可证不容易批。某省企业为了取得产能置换指标甚至不惜跨省去买。
电弧炉产量在3季度释放不出来。
预测今年钢铁的行情,目前螺纹价格高于板材,这是不正常的,螺纹技术含量低。板材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是差的。估计下半年板材会转好。
目前追责很严,如果下半年哪个地方出现地条钢肯定要追责的。大的国企和民企对新上生产线都非常谨慎。现在上的电炉就是大量中频炉搞替代,即使上了也不敢名正言顺的生产。
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趋势线应该是10-20年的平稳期,总量基本不变进入区域调整。河北之所以钢厂多,就是当地有矿有需求。
二、某炭素企业
公司概况:
1958年建厂,从70年代开始做石墨电极,虽然建厂历史60年,但生产炭素产品时间只有40多年。规模在山东省最大,70年代建石墨电极是和山钢(当时是莱钢和济钢)配套的,原料来自齐鲁石化(临淄),提炼石油剩下的渣滓进行煅烧出石油焦,再混上煤沥青即可挤压成型,产品制作周期3个月,周期较长,属于高新高耗能产品,每一道工序控制难度大,重点讲究管理控制水平和产品性能稳定。
公司有5万吨电极生产能力,按现在市价计算,约20多亿产值。受环保影响,目前产能利用率乐观估计只有50%(去年产能利用率80%),淄博在“2+26”(去年四季度开始实施)范围内,环保设备6月全部到位,但允许的颗粒物和硫排放量太严格,国家要求20mg以内,淄博要求5mg以内,基本开始生产就超标,只能压产减少排放,延长生产时间,如从90天延长至120天,此外3月时也停产了两道重要工序。淄博是山东省的老工业基地,周围已经关闭100多家耐火厂,关闭之后市场份额让出,符合排放标准的大厂商重新占据。
问答环节
问:环保设备就位后,排放量能降低多少?
答:具体数据不好说,探测仪器在车间炉口,终端在环保所实时监控,必须达标排放生产。
问:严格的排放标准是季节性的还是长期的?
答:全年,甚至持续很长时间。有关炭素文件指出,环保达标限产50%,不达标全部停产。
问:公司产品结构如何?
答:公司全套都做,普通功率不做,高功率占1/3,超高功率占2/3。
问:“2+6”文件涉及很多行业,为什么对炭素行业限制这么严格?
答:环保风暴对公司影响很大,产能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方大炭素、吉林炭素),其他两家在西北和东北,受环保影响有限,可能只有环保组进驻期间有短暂影响。但淄博这边环保组从6月开始365天全天交替循环进驻。
问:目前环保设备已经到位,对今年冬天环保政策如何看待?
答:从11月采暖季开始全部停产,相关工作在沟通,但具体决定9月公布。
问:停产后工人如何安置?
答:后期再看,可能培训或学习。1000多工人,700多有国家编制,300多合同工。
问:对停产预期强么?是否存在侥幸心理?
答:有侥幸心理。目前也没有明确说11月停产,只是听说。
问:1-6月产量多少?
答:大概1万2左右,下半年如果停产难以持平。
问:目前订单持续到什么时候?
答:按月签订单,价格实时在变。
问:主要客户有哪些?
答:主要宝钢、鞍钢、武钢。
问:核心客户是否有优惠?
答:主要随行就市,钢厂主要的方式是招标,不是议价,按招标价。原来是半年标,现在可能是月标。
问:“2+26”政策为什么对钢厂限产影响没这么大?
答:本身大型钢厂环保设备比较全,且目前有资金更新新的环保设备,此外,国家对中小型钢厂打击比较大。
问:生产电极的成本结构如何?
答:石化厂买原料,即生焦,占成本的30-40%(主要石油焦和针状焦),首先煅烧,不需要耗电,通过煅烧炉自己燃烧进行保温,温度升到1000-1100度,会将本身的挥发分和杂质挥发出去,接近80%的碳,再经过压型工艺,用电不多,然后进入焙烧阶段,需要60天左右,使用天然气加热至1100度,消耗天然气占成本比例5%,最后进行石墨化,也是高耗能阶段,焙烧后进一步挥发杂质,最终保留90%以上的碳,通过自身导电发热温度提升至2600度,结构接近于金刚石石墨结构,消耗电占成本15%。
问:高功率主要原料是石油焦和针状焦,超高功率主要原料是针状焦?
答:高功率用20-30%针状焦,超高功率用100%针状焦(油系针状焦、煤系针状焦均可)。
问:针状焦来源?
答:一部分是国产焦,大部分是进口,来自英国和日本。进口针状焦目前没货,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
问:为什么有需求的情况下供给很紧?
答:三四年前发现针状焦用作负极材料效果非常好,且利润率比电极高得多,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在负极材料。英国今年供应给中国的量大概11万吨,9万吨给负极材料,2万吨留给炭素厂。目前国家政策是鼓励电动车发展,预判2030年对电池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负极材料的针焦合同持续到2030年。
问:针状焦生产工艺?
答:工艺相对复杂,在煅烧过程中有特殊处理,五年前国内无法生产,后来可以生产,但国内产量较小,国内石墨电极产量60万吨左右,一般20万吨出口,40万吨留在国内,即使只有50%的是超高功率,也需要30万吨针状焦。
问:针状焦产能?
答:英国焦每年给中国11万吨,日本三菱焦3万吨,韩国浦项焦3万吨,国产锦州5万吨,鞍山2万吨,一共24万吨供应量。考虑负极材料可能一半都不到,日韩也有2/3会供应负极材料,可能最终也只有10万吨留给炭素。(美国针状焦自产自用不出口)
问:1吨超高功率电极里含多少针状焦?
答:1吨超高功率电极含700公斤针状焦(混30%沥青),如1斤面粉中含70%面粉和30%水,最终挥发成100%针状焦。
问:国内石墨电极产能60万吨,市场如何分化?
答:60万吨也可以算是产量,产能如果没有环保限制可以达到百万吨。60万吨里几乎没有普通电极,高功率电极约60%,超高功率电极约40%,出口的20万吨也是六四分,目前全世界缺电极,高功率电极更紧缺。
问:在国内扩张针状焦产能,需要多少投资?
答:目前而言电极是暴利,可以称为百年不遇,但能持续多久不好说。炭素厂建设期三年,设备安装、调试,工序多环节严。比如建设5万吨规模,需投资3-5个亿,现在环保设备价格已经翻了4倍。
问:石墨电极需求端如何?
答:契机来自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取缔地条钢,中央公布上半年取缔了3000多万吨产能,最终可能取缔1.5亿吨地条钢产能,废钢价格低于铁矿石,电炉钢产量高、效率快,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需求增加。供给端:从2008-2016年市场低迷,炭素产能逐步降低,国外炭素厂也减产。
问:两三年前是否有新增投资?
答:不但没有,反而纷纷撤出行业。
问:受环保限产的产能有多少?
答:受环保影响最严重的是河南、河北、山东,涉及产能20-30万吨。
问:从70年代开始生产电极至今,目前合格率多少?
答:投入1吨原料,包括成品率和挥发,最终出70%成品(700公斤),合格率95%-100%。
问:是否有潜在产能释放?
答:环保重灾区河南直接停产,涉及产能10-15万吨。
问:环保限产,为什么全国统计数据高功率和超高功率产量同比去年增长3000多吨?
答:今年的数据越来越真实,原先统计覆盖不全面。
问:超高功率使用100%针状焦,如果少使用针状焦,在使用过程中有何不同?
答:需要看电炉炉况,主要是抗热震性能,综合考虑工人技术、冶炼时间、钢种等。
问:供给端目前来看没有增长空间?
答:很紧张,从原料看,针状焦没有增加的迹象,去年国产焦3000多元,进口焦400多美元,今年国产焦今年1.5万元/吨,进口焦缺货不报价。
问:毛利率在增大还是维持较高水平?
答:今年是暴利,成本虽然在涨,价格也在涨,最终反映在消费者身上。目前已经到达平衡点,如果针状焦从负极材料转向石墨电极,供需平衡有可能被打破。
问:针状焦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答:人造的,从石油提炼柴油后的渣滓,加工处理形成。
问:扩大针状焦产能需多长时间?
答:更主要的是技术问题,国内虽然可以生产,但是相对国外质量一般,如果国内售价1.5万,国外如果有报价,将直奔2万。
问:石墨电极成本占吨钢成本比例?
答:1吨钢耗费石墨电极4公斤(含精炼0.6公斤),按5万1吨测算,电极约200元,占比不到10%。
问:从去年9月之后电极开始涨价,但电弧炉并没有开始投建,谁在购买电极?
答:一方面钢厂需求量增加,一方面恐慌性采购。
问:能否通过技术改造减少针状焦的使用?
答:可以改进,但效果不明显,如果减少后,钢材其他消耗也会增加。
问:目前毛利率多少?
答:每天价格不固定,毛利不稳定。后期如果没有炭素产品进入,而钢厂持续火爆,电极价格还会翻番,价格不封顶。
三、某冶金机械加工企业
有设计和图纸的非标设备基本都能满足。电弧炉今年收入预计为5000万,4月份开始收了10台的订单,200多万一台——只包括70吨容积的主体部分。目前发了2台,除了这10台外没收到新订单。因为是非标,80-90%的首付款。电炉的核心是电极,这部分我们不做,我们做设备本体。目前市场上中冶占不到20%,大概10+台;长春电炉厂,全国订单订大概70台。电弧炉必须要在工信部备案的才能上。因为是非标设备,只给有备案的人做。
做一个订单要3个月以上。从3月底开始接到订单。去年没做电炉。福建、广东、广西,西北西南的客户都有。容积是出钢量70吨以上的,80、120、100的都有,但是肯定不超过150吨。最高120吨。
转炉订单也很好,不让新上马产能,基本都是通过扩容提高产能。目前手里有6-7台,民企比较多。转炉扩容去年也是5-6台,比如50多吨的炉子可以扩容到65吨。现在已经不做高炉了。因为现在上的都是大高炉,基本都是现场制作。
工厂800多员工,1/3是技术工人。招技术工人困难很大。主要是焊工、机械工比较缺。
120吨的炉子可以做到260-270/小时;70吨的炉子可以做到170/小时,通过连续加料的新技术。电炉想用轻薄料,转炉喜欢用重废。济钢的转炉,1小时出2.5炉。20吨的炉子1小时可以出50吨。
更多详情欢迎进一步沟通交流!
联系人:笃慧/邓轲1565176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