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探客Tanker
极具深度的科技行业分析自媒体平台,汇聚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同时关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探客Tanker

日本败了,百年老店只是个“谎言”

探客Tanker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0-14 18: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有趣·新鲜·有料 |

添加   kejizhushou  内部福利等你


最近几年,尽管各类媒体上多有对日本百年老店和工匠精神的颂扬和渲染,但也有一些例外事件发生:“百年老店” 夏普 资不抵债 ,最后被富士康收购;“百年老店” 东芝巨亏 ,并财务造假,已经沦落到倒闭的悬崖边;“百年老店” 尼康 巨亏、 松下 不行了、 索尼 也在风雨中飘摇······


日本百年老店为什么这么多?


据日本有关专家考证,日本百年以上的老店有26000多家,占全世界百年老店的80%。 超过200年的有近4000家,300年以上的有1900多家,超过千年的企业有20多家 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最长的企业中,前三名均出自日本:金刚组(公元578年成立,木结构建筑企业)、池坊花道会(公元587年成立,传授插花艺术)、庆云馆(公元705年成立,温泉旅馆)。


另一方面,东京商工调查公司曾经发布了《日本创业超过100年企业实态调查》。调查显示,在这些百年企业中,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占比最高,分别是47.3%和27.2%,其余如旅馆、餐饮及娱乐等服务业和地产业(含地产租赁)各占7.5%、3.5%。从制造业的具体行业看, 最多的是 食品制造, 其次为 化纤工业,再次为家具、日用陶瓷制造 等, 总之是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行业为主。


这一连串的数字都说明,日本人在传承和坚守方面是如何了得。人们不禁会问,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根据笔者的分析,日本的“百年老店”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 日本是一个喜好世袭的国度。这种世袭传统对国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可谓深入骨髓。 因此,日本人在家族和家族企业传承方面,也有着强烈的世袭意识和愿望。子承父业,长子接班,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天皇如此,政治如此,企业如此,就连寺庙(主持可以结婚生子)也是如此。可见, 这种世袭的传统是“百年老店”得以维系的重要精神力量。


其次,日本人拥有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好工匠首先必须学会专注于某个方向,专心干好当下工作,不受外部的诱惑和影响。然后,乐于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持续改善自己的技能,享受产品和工艺在研磨中不断升华的过程。


日本的社会氛围和国民教育也在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和执行意识, 人的反叛意识得以有效抑制 ,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培养出“干一行爱一辈子”的工匠。 由于工匠精神和世袭制度的相互作用,使得许多家庭小作坊、手工业者、小店得以代代相传。


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员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和企业竞争模式正在改变,关于工匠精神和“百年老店”未来发展的话题也许 需要重新被审视


这些百年老店为啥不行了?


夏普、东芝、松下、尼康和索尼等都是著名的百年老店,最近纷纷传出负面消息。媒体上又有一些专家开始了各种解读,如日本“百年老店”大面积亏损,是因为日本企业终生雇佣制出问题了,人变懒惰了,加班耗时间之类的,显然这是片面的。笔者在日本留学六年有余,又在理光深圳公司工作多年,对日本人和日本企业的问题了解很多,笔者看到的日本企业,归纳起来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


1 、战略能力低下


日本人愚直敬业,只懂得埋头拉车,不懂得抬头看路。 日本人关注细节是出了名的,在战术上可以做得炉火纯青,但在战略能力上实在缺失太多,这也许和岛国局限、工匠精神等有很大关系。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是如此,历史上有许多实际例子可以体现这一点。比如,80年代的日本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如日中天,大有将美国取而代之的势头。但日本人开始迷恋其高超的模拟技术,而对美国的数码技术嗤之以鼻,以至于在技术路线(战略)选择上犯下了致命错误。又如,丰田汽车的做工要比大众汽车好得多,有句话叫“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但是由于战略布局上的差距,丰田在中国的销量还不及大众的一半。


2、 担当精神缺失


在二战后崛起的日本大企业中,创业家如今已经离世,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由经理人接班。 这些经理人基本没有创业家的激情 上位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面对世界范围内竞争对手无畏挑战的时候,往往显得魄力不足,患得患失,手足无措。


夏普经营层不仅经营上无所作为,而且在和富士康交涉中也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东芝等大企业高管为了掩盖经营亏损,不顾诚信原则,铤而走险,对财务进行造假,更是经营者缺乏担当精神的突出表现。最近有媒体报道,鸿海派驻夏普的总裁戴正吴先生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在夏普创始人早川德次塑像前驻足凝视数分钟,重温创业家精神,夏普管理层和员工被深深触动。



3 、 信心出了问题


一方面日本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很难支撑日本大企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日元对美元汇率受制于美国,多数时候自己说了不算 总是起起落落,对大企业产品出口造成负面的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日本企业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表现。


再加上日本政府在海外的影响力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企业家的信心,令他们做起事来担惊受怕,畏首畏尾。 在中国办厂的日本企业代表,绝大多数就如祥林嫂一般,数十年都在念叨中国的国家风险,这是何等的缺乏自信。


4 、 速度出了问题


日本人工匠精神了得,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追求极致。这本来是好事,但当今的数码产品不同于过去的模拟产品,竞争的焦点已经不限于不断优化的工艺能力,更需要日新月异的颠覆式创新,所以速度往往是致胜的关键。


工匠精神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没有速度 今天的日本大企业之所以困难,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困难,原因在于世界变化太快,而日本企业却变得太慢。极端地说, 工匠精神束缚了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反应能力,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日本已是高福利社会,社会阶层固化,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 社会失去活力,国民缺乏斗志 等。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反之,中国企业背靠国内大市场,将积蓄越来越强的爆发力和竞争力,加上超强的创业家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超越德美日企业,肯定只是时间问题。


文丨刘承元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我们其它小伙伴

创业最前线

ID:chuangyezuiqianxian

长按并识别关注

创业最前线:最值得关注的中国创投自媒体,超过150万创业者投资人关注。
今日电商头条

ID:ecyingxiao

长按并识别关注

今日电商头条:最值得关注的电商研究机构媒体,电子商务行业影响力位列前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