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市场上不缺不良资产包,也不缺资金,但在现在这样一个定价明显偏高的时点上,不少机构都已经明显感受到一定压力。
以一则中信银行佛山分行日前登报的公告为例,该行与中信资产持有对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德华贸易有限公司等61户债权包于8月4日组织竞价,北京盛日资产公司报出高于保留价的最高报价成交,双方签署资产转让协议,但后者最终违约。
违约的具体原因无从得知,但当前市场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泡沫化现象。可以说,一级市场的疯狂在二级市场演绎得更为淋漓尽致。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大吐苦水,“AMC原来跟你谈妥的包会维护你的价格,但现在的包分一户一户投,你辛辛苦苦交了保证金做了尽调签了协议,结果他们内部的人到处打电话说兄弟最近有一个包要出来了,投资人蜂拥而至,各自加一点,投到大家都没有利润。”
需要先明确的一点是,就目前市场成交价而言,价格泡沫肯定存在;但具体到资产包个案价格是不是过高,则取决于处置端能力。
华南一位AMC高管就对路透表示,“有的时候也是很难去预测时间的收益,看起来1-2年可以清收完,但也许超过三年那就不赚钱了。我们手头上有一个很多年前拿的包,到现在还在清收,如果拆开来看个别项目肯定是亏的。”
至于不良资产包价格整体上是不是有可能回落,该高管认为,只能说阶段性会回落会有适当波动,资金会阶段性相对理性,
未来走势一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二取决于新资金供给和市场供需。
他具体分析称,资产包收购方资金来源或为手头资产处置后的现金回流,或来自于负债借钱。尽管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并不是市场需求的繁荣而是供给的减少,且其他行业资产价格并没有上行,因此清收周期并没有到来;同时,在当前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加强背景下借钱难,负债端成本更是高。
前述保全部主管则表示,“价格很难下来,可谓是由奢入俭难。”在他看来,一级市场的量相对来说会少了一些,当初为掩饰粉饰报表,让不良出得慢的银行挪表移表,让降级速度变慢,等于是时间换空间。
“尤其是区域性银行,这一部分也都要拿出来卖了,早死早超生。当银行不良在一个水平线上就不会急于去大批量卖包了,拆成单个一个一个慢慢卖也挺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