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每周随机送福利
很多家长希望宝宝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智力水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能够让宝宝的“硬件”更发达,花一些钱家长也很愿意。因此有很多商家抓住商机,兜售各种补脑、健脑、益智产品。
世间真有可以补脑的东西嘛?
当然是有的,
但不是一种,而是应该多种营养素综合在一起,并且注重早
期生活习惯培养
,才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而如果在宝宝大脑关键发育时期缺乏营养素,可能影响宝宝最终智力水平。总的来说,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有效的
“补脑”方式
。
咱们下面来细数一下。
母乳
: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
母乳里面有丰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丰富的乳糖,能够促进大脑发育。
母乳里还有很多目前仍然没有研究透彻的生长因子及其他营养元素,可能也有潜在促进大脑发育作用。
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比配方奶喂养的孩子IQ智商平均高出7-10分,
母乳喂养越持久,优势就越明显
。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
主要是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三种。
Tips:
Omega-3
常见的有深海鱼(如银鳕鱼、鲅鱼、三文鱼、沙丁鱼等)、虾、蟹、贝类、墨鱼,海带、紫菜等海藻类及蛋黄,还有亚麻籽、坚果等。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多数
不太耐热
,所有首选等烹饪方式是
清蒸或者煮汤
,而煎、炸、烤温度太高都容易破坏营养成分。
▼
维生素E、维生素C
:
维生素E、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神经膜保护,对抵抗大脑损伤有一定帮助。
Tips:
维生素E、维生素C
维生素E常见于牛油果、花生、坚果、橄榄油等植物油,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等中含量丰富;水果中,枣、草莓、柑橘、柠檬等中含量最多。
▼
维生素D
:
很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对
预防神经变性或神经免疫疾病
。维生素D可以通过比如维生素D滴剂来补充。
维生素D食物来源不多,但含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脏含量相对较多。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有些鲜奶也强化了维生素D,观察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即可知道是否强化了维生素D。
▼
铁、维生素B12、叶酸
:
宝宝贫血也会阻碍大脑发育,而这三样则是制造红细胞的所需的营养元素,是纠正贫血好搭档。
同时,铁是确保氧化和在脑实质中产生能量(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神经递质和髓鞘的合成所必需的,维生素B12也直接参与一些神经递质的合成。
除此之外,很多妈妈在孕期也知道要通过补充叶酸来预防宝宝发生脊柱裂,叶酸在预防神经管缺陷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确的。
Tips:
铁、维生素B12
含铁丰富及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
有红肉、动物内脏(一周不超过1次),建议宝宝头几样辅食是这类食物。
而
叶酸主要在各种深色的蔬菜,如菠菜、彩椒等
。
▼
锌
:
锌是DNA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
生长发育受限和性发育延迟
。
婴儿和大龄儿童的研究表明,通过对明显缺锌的宝宝(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进行不新,宝宝体重和身高增长会得到改善。
基于实验动物的强有力证据,锌也可能在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小鼠、大鼠、恒河猴实验中,
缺锌导致学习受损,注意力下降,孕期缺锌则子代记忆力差。
Tips:
锌
锌主要存在于
海产品、动物内脏、动物肌肉中, 比如瘦肉、猪肝、鱼类、等,牡蛎含锌最为高
。主食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含锌量则不多。
▼
硒
:
大脑对硒的代谢与其他器官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机体缺乏硒时,大脑会更大程度地保留硒。硒在大脑中的优先保留表明它对大脑功能具有重要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婴儿缺硒会影响大脑发育所必需的酶活性和功能。
而硒同时属于抗氧化活性,补充还可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和抵御大脑损伤。
Tips:
硒
含硒比较多的食物包括
动物内脏、蛋类、水产品、魔芋及豆类
。
▼
碘
:
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影响,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非常重要。
Tips:
碘
含碘丰富的食物来源有含碘盐、鱼虾及海藻类等海产品。
▼
胆碱
:
胆碱是用来合成神经递质的原料,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宝宝,增加胆碱的摄入会有一定改善作用。
Tips:
胆碱
含胆碱多多食物包括蛋黄、牛肉、奶、坚果、花生、豆制品等。
▼
维生素A
:
维生素A对视力发育尤其重要,视觉又是宝宝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
如果宝宝视力不好,接受的外界信息少,大脑得到的刺激少,也影响他/她大脑发育。
Tips:
维生素A
维生素A的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β-胡萝卜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多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菜类、红心甜薯、胡萝卜、南瓜,香蕉等,但在体内需要转化才能被人体利用;另一类则是来自视黄醇,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全脂奶)及蛋类。
有家长可能会说,说了这么多,到底每天要吃多少量?其实只要记住下表,同类互换,就可以吃的科学又健康!!!
附图:
图片中文字资料参考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
(可点击放大保存,欢迎分享朋友圈及妈妈群)
避免热量摄入过高
人类进化是非常有意思的,适当空腹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更机敏、决策能力更好,这样的进化让我们祖先在野外中得以存活下来;而吃饱饭后整个人就昏昏欲睡,尤其大快朵颐之后整个脑袋反应似乎滞后了。
有研究也表明,过量热量摄入会降低神经突触可塑性,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当然,除了食物,规律饮食和良好作息等生活习惯对宝宝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
避免铅、汞等重金属
很多重金属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损害大脑发育,家长应该并不陌生。
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回避重金属:
●
比如色彩鲜艳的碗碟、筷子,用朴实的白色就可以;
●
街边兜售的廉价的塑料玩具也往往含铅量很高;
●
中草药很多没有质控,有一些中草药和中成药含重金属量也超标;
●
民间一些药方会含有朱砂(硫化汞)、铅粉等,家长不要盲信于偏方;
另外深海鱼虽然是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但有一些含甲基汞量很高,这些鱼类通常在食物链的上层,
应要尽量避免食用食物链上层生物的肉,如马鲛鱼、旗鱼、鲨鱼和蓝鳍金枪鱼,家长也尽量不要选择。
铅中毒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坏。但儿童铅中毒的发展多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孩子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受损、学习障碍、听力下降、行为异常、肾功能异常及呕吐、腹痛、便秘等慢性胃肠道症状,血常规可能发现孩子出现贫血。
但以上都是非特异性症状,
我们最终通过血铅检查确诊。
对于以下三类高危因素,
我们建议定期监测,早期发现高血铅儿童:
1、居住在冶炼厂、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
2、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相关作业劳动的;
3、同胞或伙伴已被明确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的。
在我们日常环境中和孩子使用的物品中也可能有铅暴露高风险。
那么我们如何尽量
避免环境中的铅被孩子吸收
呢?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宝宝接触环境中的铅尘,又通过手-口进食动作摄入体内。
2、注意宝宝个人卫生,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污垢的部位。
3、经常清洗宝宝的玩具和用品。
4、经常清理家里窗帘、家具、卫生死角等地方累积的灰尘。
5、尽量避免到铅作业工厂、垃圾回收站附近走动。
6、避免购买颜色鲜艳的餐具,避免购买街边劣质的玩具。
给宝宝买的画具、颜料也要买大牌子高质量的,因为劣质的颜料通常也含有铅。
7、回避吸烟环境,无论是一手烟、二手烟还是三手烟。
8、不要经常食用皮蛋、老式爆米花机制作的膨化食品。
9、如果家里上时间不住人,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含铅量可能也很高,这些水不能用来给宝宝冲奶或制作辅食。如果经济允许,还可以购买除铅汞功能等过滤器或净化器。
10、如果家长从事含铅作业,下班回家前必须洗澡、更换衣服。不要把工作服带回家洗涤。
1、足够的铁、钙、新储存可以减少铅的吸收,而维生素c则可以促进铅通过肾脏排泄。因此我们建议
铅中毒高危儿童增加这几种营养物质的摄取,比如瘦肉、海鲜、牛奶、水果、绿色蔬菜等。
2、高热量、高全脂和高饱和脂肪的膳食与高血铅水平相关,因为这类食物往往是“手指食物”,比如薯片等膨化食品,本身这类食物含铅量可能就高,孩子可能再用“不干净”的手来进食,加上过油的食物会让肠道铅更容易被吸收,这样铅中毒的风险更高。
3、规律饮食,避免过于饥饿。因为过于饥饿情况下,肠道中的铅吸收也更容易。
4、如果用塑料袋储存食物,保持有印花、油墨的是在外侧,而不是在内侧。
5、避免来源于高含铅土壤的食物。比如垃圾场、含铅工业附近的田地长出来的农作物和饲养的牲畜。
6、避免使用劣质罐头。劣质罐头外面的容器很可能也含有铅。
如果高度怀疑宝宝铅中毒,
可以做一个血铅筛查
。
铅中毒还有几种驱铅药物,如二巯丁二酸、依地酸钙钠,当然这些药物还是得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获得,这些药物也有一定副作用。
是否需要启动药物驱铅治疗,还需听医生决策。
「DrG科学育儿」特约科普作者:
林萍萍。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硕士;曾就职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5年,深圳大学总医院;曾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具有美国儿科学会认证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证书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
▼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叨叨还为大家按月龄整理了分月龄育儿
就等你来领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星标 DrG科学育儿
发送 分月龄
就能获得0-3岁育儿知识汇总
轻松躲避育儿误区




长按「DrG科学育儿」,回复 「辅食 」「发烧」「感冒」「咳嗽」 「腹泻」 「钙铁锌 」 「疫苗 」「痱子」「配方奶」「手足口 」「痱子 」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