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圈
全媒体、全流程、全产业链的传媒资讯与传媒评论公众平台!订阅者为各大电视台 、报纸、杂志,电台、各大网络媒体的台长、总编、CEO及高管,还有媒体记者、编辑、营销、广告、策划等人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发布  ·  02月22日《西藏新闻联播》:探寻手工艺品中 ... ·  5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7 小时前  
网信西藏  ·  事关拉萨住房公积金! ·  昨天  
西藏发布  ·  今晚西藏油价下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圈

影视剧“开年第一会”除了爱奇艺手撕红果,还有哪些亮点?

传媒圈  · 公众号  ·  · 2025-02-20 23:05

正文

来源丨传媒圈整理

2月20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主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协办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在广东深圳盛大开幕。

本届大会以“精品引领,向新向质”为主题,并于2月20日上午举行了以“迎接‘剧’变,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开幕式暨主论坛。 多位行业精英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了影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电视剧必须回归内容本质,关注观众需求



侯鸿亮在发言中提出,2025年将是电视剧行业破局的关键之年。

他强调行业需以观众为本,重塑精品创作生态,实现从“流量思维”向“价值思维”的转变,即从追求短期数据与商业套路转向深耕内容美学和社会价值;从“长短之争”向“表达之需”聚焦,即剧集长短应服务于叙事需求;以及从“各自为战”向“开放共创”协作,形成创作者、制作公司与播出平台的良好共创机制。

侯鸿亮还呼吁以创新为翼,激发行业新生力量,包括培养具备创新艺术思维的创作者、利用AIGC、虚拟制作等技术提升视听品质的生产者,以及以创新管理理念推动项目高效落地的管理者。

他期待构建专业公允的评价体系,表彰剧集创作各领域的杰出代表,推动行业告别“套路化生产”。

最后 侯鸿亮表示要以协同为基,共筑长期主义格局,“长期主义就是坚持做艰难但正确的事——承受暂时困难,换取长远回报;关注系统韧性,应对内外挑战。唯有如此,方能推动行业从‘ 求生存 ’转向‘ 谋发展 ’,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跃升。”

中制协常务副会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一切以观众为中心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龚宇的发言主题为《一切以观众为中心创作 保护行业健康发展》,在发言中他点名红果短剧的排他性协议抑制了行业发展,由于一个月前双方才达成深度合作,这番发言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他的发言 从六个方面强调了“一切以观众为中心创作”的重要性:

首先,集数、时长等规格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最近行业争论的传统剧集的集数、每集时长等话题,大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但是真的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观众喜不喜欢你的作品。尊重创作者规律,尊重创作者。在满足观众喜欢的前提下,创作者可能因人而异,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在满足观众需要的前提下应该多少集、单集时长应该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强行地“一刀切”。水分大的项目或者愿意做水分大项目的团队、主创人员,一定会被淘汰。比如通过加很多过场戏、或者加很多不必要的分支等方式,来增加集数、增加收入或者增加某种曝光,这些都是会被淘汰的。

第二,IP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IP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观众喜欢最重要。一个好的IP需要在优秀的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服化道等多工种专业团队的共同的努力下,才能成为一个好作品。注水、水平不高、迎合某种商业目的做法都不行,所以不会把IP改得更好的团队、主创人员,一定会被淘汰。

第三,演员的流量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其实流量就是知名度的高跟低。流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表演、角色的匹配度等。因为观众喜欢综合性非常好的作品,并且观众越来越专业,评论的专业度、逻辑性越来越强。因此,演员的表演匹配度和能力更加重要。只有流量的演员一定会被淘汰,只用流量演员的团队、主创人员一定会被淘汰。

第四,成本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但成本高和低不是绝对的,我们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如果该花的时候就应该增加投入,而且咱们行业对内容单位时间的投入成本虽然已经不低了,但相对发达地区和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这些钱不是简单地给流量片酬、买大IP。成本控制最终还是为了尊重观众。不会有效合理控制成本的团队或者项目,一定会被淘汰。

第五,AI、虚拍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我非常喜欢技术创新在咱们这行业,但最主要、最关键的还是用这些技术拍出精品力作。如果拍出来很悬浮、或者透视都不对,那就要继续对这些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迭代。但是不关心或者抵触不用这些新技术的人和团队一定会被淘汰。

第六,现在有问题不是最重要的, 观众喜欢最重要。现在微短剧行业面临格调不高等问题,但我们都经历过网剧单集成本很低的阶段。微短剧也许后面就有精品力作出来了。世界是动态的,要尊重观众选择。观众喜欢这种作品类型,我们就继续推进它迭代、升级、精品化。

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剧集行业应保持每年200部以上的产量



苏晓在发布2024年度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时指出,尽管2024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在精品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电视剧和网络剧的播出量持续下滑,产业面临挑战。

他强调,每年需保持超过200部的剧集产出以维持产业良性发展,同时短剧集需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随后他 指出 盗版问题的猖獗,给视频平台造成每年超200亿元的经济损失。

苏晓还揭示了剧集制作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压力、盈利能力不足及平台回款拖延等问题,超6成受访公司存在资金短缺情况。

他呼吁要承认行业正在经历巨变,商业模式、产品形态一定大幅调整,但创作规律,创作初心不会变也不能变。以前行业长期是分甲乙方的,平台甲方,制作公司乙方,现在虽还是这么分,但在更大的视野和环境下,尤其是面对短视频的冲击,我们都是弱势方,平台、制作公司和每一个创作者只有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用好内容去争取用户的收看时长,一起维护健康的行业生态,剧集制作产业才会迎来春天。

中制协副会长,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视频CEO孙忠怀:腾讯视频把艺术置于内容战略核心



孙忠怀分享了腾讯视频在追寻好剧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他提出好剧应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建立了剧集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二元评估系统。腾讯视频通过重视剧本的专业性、独特性和文学性,以及演员的适配度和表演能力,提升剧集的艺术价值。

在成本控制上,腾讯视频通过全面管控项目成本费用提升剧集商业价值,即使未达爆款播放效果,也能保障财务稳定。对于艺术价值高但商业价值存疑的项目,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投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

孙忠怀强调,创作者需全身心投入创作,以观众投票决定作品价值。腾讯视频还推行“严控制作成本、对赌后验激励”合作模式,鼓励创作者与平台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成功利润,实现双赢,像《九重紫》就通过此模式实现了成本控制与商业价值双赢,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孙忠怀期望电视剧行业能像电影行业一样,让观众筛选作品,各方共创共享利润,腾讯视频也将持续推动该合作模式,努力创作好剧。

认为电影行业的风险与回报平衡机制、完全靠观众用脚投票的筛选机制,更有利于创作精品。 好的项目得到观众的最大认可,创造出最大的商业价值,行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春羽影视董事长郑晓龙郑晓龙:影视剧创作无所谓长短



郑晓龙在发言中探讨了微短剧的持久发展问题。他指出微短剧作为新兴形式,虽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快节奏生活,但内容需保持深度和质量。

他强调影视剧创作应坚持现实主义态度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针对微短剧市场上出现的低俗媚俗、暴力血腥等问题,郑晓龙呼吁加强内容审核,确保网络文艺作品质量。

同时,他提到AI技术对文艺创作的影响,鼓励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影视作品朝着精品化、健康方向发展。

他强调,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创作者都应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反映时代风貌,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具观众吸引力的精品力作。

此次大会汇聚了行业精英的智慧与力量,为电视剧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与交流,与会者共同期待中国电视剧产业能够迎来更加繁荣与可持续的发展。

上述文章整理自演讲者的发言稿,未经演讲者审阅

- 完-

推荐更多阅读:
两省广电局一把手调整!新干部均出身央媒
热搜第一!断更三年的李子柒现身新视频
慎海雄:年轻人要具有“舍我其谁”的锐气
爱奇艺低价亲情卡,谋划一盘大棋?
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迎来新社长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9日-15日)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2日-8日)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12日-18日)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5日-11日)
慎海雄已经分管中宣部电影工作
腾讯让影视公司转型合伙人,释放什么信号
张艺谋曾拒拍《三体》
湖南广电把直播做到了Next Leve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