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网球运动的管理者、推广者在企盼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体育赞助品牌又何尝不是呢?耐克也在等待下一个费德勒、纳达尔的出现,还有一些相对小众的品牌也在伺机博取关注度。
上周的ATP罗马大师赛,德国后起之秀亚历山大·兹维列夫直落两盘击败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获得职业生涯首个大师赛冠军。这也让他成为近十年来夺得大师赛最年轻的球员,巧合的是,十年前,正是他的对手在自己19岁的时候夺得迈阿密大师赛冠军,从此开启了网球巅峰之路,兹维列夫会就此复制前辈的发展轨迹吗?
男子网坛被四大天王统治太久了,虽然近年来也有瓦林卡搅局,但是他也必定是年过三十的老将了。有关新生代接班的问题已经被讨论许久,迪米特洛夫、拉奥尼奇和锦织圭是曾经最被看好的三位,但是眼看着他们走在奔三的快速路上,却从未染指任何一项ATP大师赛的冠军,更不要说大满贯了。
Big Four已经把曾经的新生代熬成了中生代,接下来的使命可能就要落在95后的身上了。的确,费德勒虽然还能在大赛中保持竞争力,纳达尔也逐渐摆脱了伤病困扰,但是男子网坛这杆大旗终究要交到年轻一代手里。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首夺大满贯的年龄分别是22岁、19岁和21岁,现在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球员里,没有谁能够达到类似的高度。
ATP方面也深知不能永远靠Big Four打天下,属于他们的时代注定不会太长久了,因此,ATP现在力推“Next Generation”计划,以求加快推动90后甚至95后球员的成长。现在的职业网坛里希望之星不少,然而要想真正捅破那层窗户纸也并非易事。终于我们等来了亚历山大·兹维列夫这个近年来男子网坛最炙手可热的新人,大师赛破冰算是打开一扇窗,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敲开大满贯这扇门了。
其实不光网球运动的管理者、推广者在企盼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体育赞助品牌又何尝不是呢?耐克也在等待下一个费德勒、纳达尔的出现,还有一些相对小众的品牌也在伺机博取关注度。几天前,深耕网球市场数十载的法国品牌Lacoste签下德约科维奇,虽然具体价格并未透露,但想必代价不菲,每年的投入应该在千万级。
Lacoste虽然是网球场上的熟面孔,但也只能算是虾兵蟹将,不过将德约科维奇纳入阵中后,Lacoste有点麻雀变凤凰的感觉。当然,相比于耐克以及后来的Under Armour和Lacoste,阿迪达斯近年来在男子网坛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主要表现为没有特别突出的代言人。小德和穆雷相继离开后,阿迪达斯就丧失了网球场上的话语权,无论Big Four还是瓦林卡、西里奇,都与阿迪达斯没有任何关系。
去年年初,阿迪达斯签下了从H&M转投而来的伯蒂奇,伯蒂奇虽然实力不俗,但是也年过三十,而且对Big Four鲜有胜绩。这样一笔签约也能看出阿迪达斯的无奈,想靠特松加和伯蒂奇两员老将打破格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到了2017赛季,我们能够看到阿迪达斯的反击,靠的当然不是特松加和伯蒂奇,也不是哪笔震撼签约,而是在年轻球员身上赌“赢”了。这里还是要把赢字加个印号,因为年轻人的反击只是刚露出一些苗头,能否真正形成气候还有待时间验证。
这里所说的年轻人就是多米尼克·蒂姆以及前文提到的兹维列夫。两个人一个代表九零后,一个代表九五后,都被看作是未来继承大统的佼佼者。蒂姆年纪更大,也较早被更多人所熟知。去年法网,蒂姆就闯进了四强,只有24岁的他已经获得过八项赛事的冠军奖杯,而且都是在最近三年内取得的。
今年,蒂姆在里约热内卢的红土赛事中折桂,不过要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还是出现在前不久的马德里和罗马。蒂姆本有望在兹维列夫之前率先拿到大师赛冠军,但是他在马德里站决赛中遇到的是纳达尔。随后的罗马大师赛中,两人在1/4决赛中再次相遇,这一次赢的是蒂姆,而且他还在比赛中展现了华丽的单反技巧,赏心悦目。
虽然在接下来的半决赛脆败于德约科维奇拍下,无缘阿迪达斯的未来德比,但是他向所有人展现了自己的竞争力。今年法网的夺标大热门无疑是纳达尔,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蒂姆可能会为巨头们制造大麻烦。蒂姆的最新世界排名已经来到了第七位,是名副其实的阿迪一哥了,这也让阿迪达斯这个顶级大牌在男子网坛不再那么尴尬。
相比于蒂姆,兹维列夫的起点似乎更高,刚刚年满20岁的他已经手握四个单打冠军头衔,其中就包括上周在罗马夺取的大师赛冠军,这是很多职业球员整个职业生涯都无法完成的壮举。2017年同样是兹维列夫的爆发之年,已经夺得了三项锦标,这也让人们对他在法网上的表现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