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法视界
原金融法视界(flview)现更新企业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数据局  ·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 ... ·  18 小时前  
国家数据局  ·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 ... ·  18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留学生实习/校招群 ·  3 天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3 天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法视界

【咨询】即将到来的数字钱包革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始运作

金融法视界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5-28 22:07

正文


点击上方“金融法视界”可以订阅哦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开始运作,开启运用区块链实现数字货币替代实物现金的探索。区块链技术可准实时地记录交易者的身份、交易量、交易纪录,类似于一个公共信息记录本 未来,个人的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打包放在央行提供的数字钱包中。央行已启动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和封闭开发工作。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开始运作,由原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出任数字货币 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由原科技司科技处处长、丝路基金技术总监狄刚出任。


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原印制科学研究所基础上更名而来,内部设立六、七个部门,研 究方向包括数字货币、金融科技等。属于央行直属事业单位。


数字货币研究所招聘记录显示,岗位要求从事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的软硬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 具有系统架构设计经验、区块链技术开发或应用经验、大数据平台开发经验者优先 ;研究数字货币中所使用的关键密码技术,对称、非对称密码算法、 认证和加密等。


数字货币研究所是金融科技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之一,金融科技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 包括科技、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征信等相关司局。


区块链类似于一个公共信息记录本,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 可篡改以及匿名性等五大特征,使其在金融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可以降低审核清算 成本,减少对中心节点的不信任,让金融资产的流动更加透明便利。在数字货币、 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证券发行交易及客户征信与反诈欺等五 大场景中的应用则最为普遍。


未来,银行与银行之间可以不再通过第三方,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点对点的支 付方式。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不但可以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 简便及没有隐形成本,也有助于降低跨境电商资金风险及满足跨境电商对支付清算 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需求。


区块链技术可准实时地记录交易者的身份、交易量等关键信息;客户信息与交易纪 录记载于区块链中,公开透明又可追踪的电子记录系统有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并 有效防止欺诈,同时减少了暗箱操作、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有利于证券发行者和监 管部门维护市场;使得证券交易日和交割日时间间隔从1-3天缩短至10分钟;客户 信息及交易记录不仅可以随时更新,客户信息和交易纪录的自动化加密关联共享。


近年来,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在 金融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 熟,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实时性的、轻量级信息的、交易吞吐量较小和信息敏感度较 低的业务场景。


各国央行均认识到数字货币能够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提高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并增加经济交易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 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英国央行正委托伦敦大学学院设计 一套数字货币RSCoin进行试验,预期通过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来提高整体金融体系 的安全性与效率。


5月15日,人民银行称将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 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 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5月25日,央行旗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了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央行金融科技 委员会意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专委会则将在其指导下致力 于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参与方、服务方和推动方。专委会也成立了数字货币研 究组。


央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公开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是替代实物现金,降 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表示,“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 平台,走在了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的全球前列;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 等金融科技对个人资产安全、隐私保护、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对全球金融治理架构的 影响。”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博士认为,“未来,可能出现建立一个分 布式的总账,用于登记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里面央行提供免身份核查和免下载 基本的数字钱包。银行将来也可能提供数字钱包,原来的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打包 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面。”


2014年人民银行成立研究团队开展数字货币的深入研究,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 币的可行性。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京召开,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 币的战略目标。


2015年,央行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 行流通环境、数字货币面临的法律问题、数字货币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法定数 字货币与私人发行数字货币的关系、国际上数字货币的发行经验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形成系列研究报告。


数字货币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 。是否应用于数字货币,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业务处理性能、交易一致 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决。


央行于2016年选择在票据业务应用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应用原型系统,研究其技术 成熟度和业务适配度,验证其在金融行业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2016年7月,央行启动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 决定使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应用场景,并借助数字票据交 易平台验证区块链技术。


2016年9月,票据交易平台筹备组会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牵头成立了数字票据 交易平台筹备组,启动了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封闭开发工作。



本文转自“百丽百灵”,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